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盖州的“中街方城”

夏秋之季去营口盖州,是件挺幸福的事情。都知道辽南盖州的水果好吃,一方水土一方人,这里的精华之处,除了丰饶的物产,更有那同样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与难忘的往昔。

中秋将至,这周的沈阳地理栏目,请跟随我们一起去融入大沈阳的概念,去盖州的街头走走。就像沈阳还有中街方城的痕迹一样,盖州也曾经是一座老城,并且至今还留有一些当年城中的建筑。去体味这座古城下的市井生活,别有一番滋味。

从盖平县到盖州市

“盖县原来叫盖平县,康熙三年设盖平县,归奉天府管,这就多少年啦。清朝之前,那历史就远了,叫过辰州,汉朝的时候有个平郭县,盖平就是盖县和平郭两个地名合并得来的。”

早就听说盖州历史悠久,一进入盖州市,记者就急于打听这里的历史,一位在路边乘凉的大爷一股脑地把他知道的事都告诉了记者。

如今的盖州市,一眼看过去似乎跟很多中国的小城市都差不多,街道、楼房,人群、车流,房子的老旧程度在告诉记者,这里应该是一个建设较早的地方,保留着上世纪80和90年代的许多特征。我们的目的地显然并不在这里,而是盖州市的老城区位置,就像沈阳还有中街方城的痕迹一样,盖州也曾经是一座老城,并且至今还留有一些当年城中的建筑。

据资料记载,盖州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已经是商贾云集的辽东重镇,这一名声在清代中叶更是到了一个小高峰,被称为东北的“财货通衢”。

在战国时期,燕国开拓辽河流栈,盖县和当时的沈阳一样,都属辽东郡;汉晋时期,这个地区设了文县和平郭县,统归辽东郡管辖,这段历史中有了那位大爷口中的原盖平的“平”字的由来;再后来,这里一度叫建安,唐时于建安城设置建安州都督府。

历史到了辽金之后,才能依稀与今日相衔接。直到辽代,盖州的古称辰州才得见于历史,辽于建安城置辰州,这个名字在金代改为了大家最为熟悉的盖州。现在盖州市这个名字是上世纪90年代由盖县改来的,显然除了行政上的需要,古韵古味也在考虑之中。到了明代废了前朝而改卫,故盖州为盖州卫,后又改筑了新城,也就是后来留下来的盖县县城。

老城,如今是通过市井商业的繁荣程度和一些残留的地名被判断出来的,比如路边小店的招牌上明晃晃地印着西关、南关的字样。据当地人说,西关的上帝庙和南关的钟鼓楼是保存下来的老建筑,于是我们沿着还算热闹的商业街,向老城城中前行。

一座建筑具有两代建筑风格

大名鼎鼎的玄贞观,即人们口中的上帝庙,就隐藏在一排排的商业牌匾之中,山门左右都是小商店,丝毫也没有耽误人家的生意。青砖灰瓦的建筑在这里来讲跟一幢普通房子没太多区别,丝毫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可以是文物,也一样可以当商业店铺。

就在盖州市内红旗大街崇教寺里路北,玄贞观的门前,立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碑,上边的文字是:“俗称上帝庙,现存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庑殿式屋顶,保存有金元时期的建筑风格……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天聪九年建修该庙文字。殿前有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的重修碑记,山门为清代所建。”

好家伙,看似不太起眼的一座建筑,具有元明两代建筑风格和民间建筑特点,山门还是清代重修的,正在我暗自惊叹盖州这一处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时,一位老大爷随手把雨伞搁在石碑上,到附近的店里去了。当地人对这里,就像对待一个熟悉的老朋友,既没有高山仰止的敬重,也谈不到去破坏和轻蔑,大概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据盖州当地的文史资料记载,这座上帝庙是除了义县奉国寺之外省内第一座年代较早的古建筑。据《盛京通志》载:“在城西门内,今名上帝庙,正殿五楹,配庑五楹,山门三楹”。据当地人说,新中国成立前寺院已经很破旧,只剩下大殿和山门,现在所看到的都是后来不断维修后留下的。

上帝庙,又名玄帝庙等,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并将它们分为四组,称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同为道教的护法神。

后来,玄武被说成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封为上帝。玄贞观内面积不大,大殿属于我国传统的大木架结构建筑,细部雕梁画栋,有图案装饰。传说殿内原供的真武大帝,其座下有一口锅,内有小匣,匣中有符,焚之可召大鬼,任君差遣,还有一颗避水珠,可以避洪水。当然,这些都是神话传说罢了。

在后院,有一字排开的几座残碑,雕刻精美,包括重新玄贞观的碑记、烈女碑等。从后门出来,就到了玄贞观一侧的小巷里,这边也是用了一侧的古建筑开了小店,有凉皮、小笼包等,往来行人不断,那市井的感觉有几分像平遥古城,古建筑里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南关钟鼓楼,车在楼下过

既然玄贞观位于西关,而钟鼓楼位于南关,那么我们当然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行。

一路上几乎都是青砖瓦房,不过很多已经在拆迁的过程中,一地狼藉。当天刚刚下过一场雨,路面泥泞,可见度不高,打听之后才知道,我们走在的是盖州古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钟鼓楼就在这条街上。远远地在路的尽头,似乎隐约可见一座类似城门楼的建筑跨在道路中央。

慢慢走得近了,终于看得清晰。路在这里被一座城楼包裹,钟鼓楼之上,中间是一座观音阁,东侧挂钟,西侧挂鼓,阁后为大慈宝殿,左右各有一配殿。钟鼓楼为石条砌基,青砖筑身,西端北侧有花岗岩台阶通到台上。

这里仍旧是盖州老城里南北大街的必经之处,无论是行人还是汽车,在这里都缩减到同一条道路之内。原来在文史资料中曾经看到过,老沈阳的钟鼓楼,曾有“人从碑下走”的说法,因为立在楼里的石碑在人们的头顶上,行人从楼下通过时自然有了这样的景象;而今天的盖州,这样的情景从文字资料里跳出来,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钟鼓楼附近是一片老城区,但是很多已经在面临拆迁改造,像南关饭店、鼓楼复印社这样的牌子,静静地讲述着这里的历史。这座钟鼓楼,据说是明朝洪武年间扩建南面城时修建的,是原盖州城的繁华地所在,如今街道已经成了一个马路市场。这大抵是很多古代繁华地的共同归宿,就像中街的热闹一样,在北镇、兴城我们所见的古城楼或钟鼓楼下,也一样是商业繁荣,不过道路状况还能保留有如此原汁原味、周围没有扩建广场的倒是并不多见。

资料记载,钟鼓楼距原南城门约350米,距东西城墙各约340米。当地人说,老人们讲民国年间钟鼓楼还曾改当过图书馆,现在不让上去了,但样子基本没变。1988年它成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钟鼓楼下,人们生活在时代的另一端,享受着缓慢的生活与市井的安逸,这是盖州特有的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盖州古迹(一)
悟空问答
辽宁盖州古城在保护性修复中重现气韵(图)
​盖州钟鼓楼的“前世今生”
辽宁省营口市文物古迹介绍
「魅力盖州」走近盖州境内的古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