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验

为什么纳粹德国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呢?从大环境上说,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得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对自由市场慢慢持怀疑态度;具体到德国,当时德国急需要走出困境,自然要选择见效快的方式,尽管所选择的方式不是那么完美。


德国从欧洲的叫花子变成欧洲的大款后,世界上其他苦苦坚持自由市场的国家当然有所反应。就在大家对比德国的境况对自由市场持怀疑态度时,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自由的市场制度并没有终结,相反正在经受着考验。”据说此后美国一旦遇到经济上的衰退,政界和学术界都会不由自主地搬出罗斯福的这句话给美国打气。


罗斯福不愧为伟大的政治家,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远见卓识。如今大部分曾经实行计划体制的国家基本上放弃了计划体制,从半遮半掩地实行市场体制到公开实行市场体制,那些还死死抱着计划体制不变的国家在经济上基本上是不成功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本主义滞涨时期,据说苏联的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皮鞋敲打桌子,扬言要埋葬资本主义。即使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并没有认为苏联的体制优越,仍然苦苦坚持自由的市场制度,八十年代初,美国和英国还进一步加大了私有化进程。后来,苏联不仅没有埋葬资本主义,反而自己也转了向。可以说,滞涨也是对美国、对自由市场制度的考验,不是天佑美国,而是美国人的远见卓识。


历史资料看多了,就发现“考验”一词不是罗斯福的首创,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讲词中也说美国正在经历一场内战,这场内战正在考验这个国家,决定这个国家今后的历史走向。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美国经历那次考验后,迅速崛起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用美国人自己的话说,就是经过那次内战后,美国从此没有内战。

联想到某国,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确实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于是有些人就弄出一些“模式”、“盛世”之类的词汇描述当今的发展。不过,我觉得那些什么模式、什么盛世之类的,也在经受着考验。


但愿某国在经受考验的过程中有美国那样的运气。

本学期我办了一个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班,希望以后能办出品牌,培养出杰出的经济学家。我知道这是对我的一场严峻的考验,但愿我也有美国那样的运气。呵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美国为什么要帮苏联建工厂?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苏是如何从亲密走向冷战的?
20世纪的全球化与现代化
世界历史顺口溜
读书随笔:The Great Deformation畸变(4-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