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图文】教育一个女人,就是教育一个家庭
教育一个女人,就是教育一个家庭
严伟
2014-03-17 15:13
教育一个女人,就是教育一个家庭文/严伟
最近读英国历史学家和专记作家菲利普/肖特的著作《毛泽东传》,读到这样一段文字:
“五年之前,他曾在湖南赞许地评说贫穷妇女中婚外情,甚至三角、多角恋爱的流行,毛认为她们与富家女人相比,要做更多的体力活,因而也就更独立。在毛认为,肉欲主义意味着妇女的性解放。但他强调提高妇女的地位还有一个更宽泛的目的。毛在当时就深知:使一个男人受教育只一人受益,使一个女人受教育则全家受益,而这句话在50年以后才在西方发展论者中变成一个流行的口号。教育一个男人只是教育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人,就是教育一个家庭。”
作者所写的这段话,用在了1931年的毛泽东身上。80多年过去了,中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工作地位、社会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应验毛泽东“妇女半边天”的论断。职场处处杜拉拉,家家都有狮子吼,说来说去一句话,中国男人不够绅士,让女人们担当了更多的家庭与社会负担。
场景之一:
某大都市地铁车厢。两外地老人从座位上站起,探头张望地铁是否到站,一知识妇女迅速拉自己的女儿抢占老人的座位,女儿抢到座位后,得意洋洋地给知识妇女让出其旁边的座位,知识妇女夸女儿孝顺。没有到站的两外地老人面露尴尬之色,乘客怒视知识妇女,知识妇女“王顾左右而言他”。
场景之二:
某大都市考点,一对母女的对话。
母亲:题目都一样吗?
女儿:妈,你太牛了,考试的题目与昨晚做的一模一样。
母亲:妈花了500元,还不是为了你拿个一等奖。
场景之三:
某大都市宾馆。某妇女把宾馆里的牙刷、牙膏、拖鞋全部打包装进旅行箱。
儿子:妈,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母亲:你爷爷、奶奶可以用。
场景之四、五、六......
教育一个女人,就是教育一个家庭。换一个视角,套用时下最时髦的一句话“爸爸去哪儿了”,中国的男人们是否将家庭教育的责任都让女人们去承担了?中国教育是否再次验证“教育一个男人只是教育一个人”?
附录:
阴性教育让男人缺乏匪气
文/严伟
和大多数的人一样,自小长期受母爱教育,在家里最疼我的、最亲密的人是母亲,在幼儿园、小学清一色接受女教师形式上的“温柔”教育和内容上的“大地母亲”教育,在古典诗词里感受“慈母手中线”的艺术熏陶,在电影里“革命母亲”召唤我,母亲几乎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主宰。成年后,曾与同行的朋友讨论过“我们(我的和文艺作品中)的父亲在干什么?”的问题,大家哈哈大笑,说“这是历史遗留问题”。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父亲也和文艺作品中的大部份父亲一样,基本上不是主角,而是配角。但有一件事,曾影响了我一生的成长。小时候,小伙伴之间打架,我在旁边观望,还挥着手说“打得好”。父亲看到后,给我一个巴掌,说:“我最看不起起哄的看客,你把人家打了,我去向人家家长道歉,你被人家打伤了,我送你去医院。你记住,一个男人要敢于打架。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你一定要在其中,这样的男人才会有出息。”小时候父亲的这一席话,让我受到了很强势的男人教育,如果那一次父亲换成了母亲,她肯定会教育我“打架不好,要做一个好孩子”,我想,那今天我一定会变成一个唯唯诺诺的人、规规矩矩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问一个中国孩子“最崇拜的人是谁”,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也许是周杰伦,也许是姚明。崇拜明星自然没有错,也无可指责什么,从一定意义上,只有有了崇拜的人,才会有奋斗的目标。但我也听说过一个美国孩子的回答:“我最崇拜的是我父亲,他是一个清洁工人,很平凡,但他很尽责,关键他很爱我。”父亲形象,这是被中国文艺作品省略了的角色,却在国外倍受重视,一部《美丽人生》,父亲用生命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一个孩子在如此残酷的集中营,有了灿烂的梦想,并得以实现,这无疑是一种男人教育、阳刚教育,而中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阳刚不足,阴柔有余”缺陷,使得今天之中国男人,在人格上酸性过高,过多地呈现出心理阳痿状。
突然想起古代大户人家有三样东西:门前三棵老树、厅堂三个老友、厨房三个老仆。三棵老树,宅基久远,根深叶茂;三个老友,礼仪之邦,豪情盖天;三个老仆,宽厚待人,厚德载物。 现在的大户人家,现在的男人,最缺的是什么?在我看来也是三样东西:书卷气、义气、豪气。      一缺书卷气。一个人可以没文化,但不能没有书卷气;书卷气不是满口理论,是一种思维、一种智慧、一种让人信任的气质。一个人的智商不仅仅体现在做事上,更体现在做人上。
二缺义气。义气这东西体现了一个人的情商。在一个物欲横流的年月,人们的情商在不同的语境,分值差异太大,无气可言。一个人可以有匪气,此匪必须有情可寻,两肋插刀也绝非坏事,那是眼光是否放远,情商是否高人一筹。
三缺豪气。这是与身俱来的东西,学不会,装不想,命里已定。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性格决定的,是一种人格魅力,别人夺不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需要豪情盖天的气场。
三岁看到老,书卷气、义气、豪气,这些气场其实和一个人童年接受的男性教育密不可分,很难想象童年受母性绝对控制的人,成年后会豪情盖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我们养育男孩时,我们其实还在养育一个未来的“父亲”!
母亲
家庭教育-父亲带孩子,到底有哪些好处呢?
谈谈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不只靠母亲,有些事只能父亲教!
幸福女人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