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年级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学   科
语文
年级
二(1)班
时  间
主备课人
李景丽
课   题
18     雷雨
课  型
讲读课文
二次备课人
学情、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雷雨》以简练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展开叙述。写景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情分析
2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能力。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压”“垂”等字。
(2)读文,并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学会写观察日记。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朗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美。
(2)在理解中提高能力。
设计思路
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指导学生观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我认为课文主要写了雨前和雨后的景色。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词,认识雷雨前、中、后变化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
课前准备
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课件
授课时数
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随笔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初读感知
自主识字
图文结合
学习课文
品读词句
总结课文
课堂拓展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出示谜语: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 ,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2、课件出示课题:
18、雷雨
1、出示自学提示:大声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勾画不认识的生字。
2、检测自读情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不理解,大家来帮忙。
1、出示要认识的生词,学生齐拼读后,同桌之间接龙读。
2、用带生词的生字自由扩词。
3、去掉拼音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雷雨前的景象。
(1)读一读第一段。
(2)体会“压”是表示什么的词?
(3)谁能来演一演这个动作?
(4)比较句子: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5)忽然一阵大风,吹的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提问:“垂”是什么意思?谁能做一做这个动作?
“树枝乱摆”说明了什么?
蜘蛛为什么逃走了?
(6)比较句子:
闪电亮,雷声响。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雨前还有哪些特点?
2、课件出示雷雨中的情景。
(!)播放录音。
(2)出示雨中的段落。
(3) 同桌交流雨中的变化。
3、同学们想不想看看雨后的景色?
课件出示雷雨后的景象。
师范读这部分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1、我们在生活中看到过雷雨吗?和课文中所描绘的雷雨是不是一样?
写一篇有关天气变化的观察日记。
18           雷雨
雷雨前:乌云   大风  闪电
雷雨中:雨(由大到小)
雷雨后:彩虹
学生猜。
学生读。
学生大声朗读,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生练读生词。
生自由答。
全班齐读。
生仔细观察图,想象情境。
生对比读后,仔细体会闷热的天气。
生齐读后体会
师生交流。
风大
师生交流。
生品读后体会雷雨的变化,并能用越来越说话。
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图。
生齐读。
欣赏交流其变化。
生观察图,。欣赏这种感觉
学生积极读。。
学生进行联想,作出对比。
2分钟
6分钟
6分钟
20分钟
4分钟
2分钟
教学反思
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我上课时通过课件出示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神奇。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今后我还会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评课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余晓娟《雷雨》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S版<小英雄王二小><夜色>教案
《荷叶圆圆》教案
【阅读类】《我是一只小虫子》
怎样开展中高年级字词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