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代顺治青花馆藏鉴赏

清代顺治朝历时十八年,社会动荡,百废待兴,政局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御窑厂不可能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所以景德镇瓷业一度萧条,产量很少。官窑生产时停时产,所以官窑瓷器并不多见,而民窑则开始全面恢复大规模生产。此间,御窑厂施行“官搭民烧”制度。“官搭民烧”不仅为陶瓷生产闯出了新路子,同时也为后期康熙瓷器的繁荣与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清顺治 青花花鸟纹盖罐 故宫

顺治青花胎体偏厚重,胎体有粗、细之分,粗为渣胎,有灰白或灰黄色;细的洁白坚致,瓷化程度较好。制作工艺基本沿袭明末天启、崇祯的风格。

清顺治 青花洞石楸叶诗句盘 故宫

顺治修胎不太规整,并能看到明末瓷器中常见的放射状跳刀痕。器物底部多不沾砂,一改万历以来民窑瓷器普遍沾砂的现象。

清顺治 青花云龙纹炉 故宫

清顺治以来,由于战乱、海禁等原因,国际陶瓷市场消失,景德镇陶瓷供大于求,窑户只能竞争国内陶瓷市场,为了符合战乱时期国人对瓷器的心理需求,窑户生产瓷器不管精粗一律垫瓷饼烧制,生产出来的瓷器也都厚重耐用。

清顺治 青花“加官进爵”图盘 故宫

平底器中部内凹,可见旋纹。盘的底足较平,少见明代的塌底现象,盘底往往有窑裂,底边带窑红即火石红。足根微微向内收,足墙较深为宽圈足,个别是双圈足,有的器物足沿经过工匠仔细修琢,呈“泥鳅背”,很光滑,具有康熙早期青花的特点。

清顺治 青花司马光砸缸图笔筒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

顺治青花釉面多数是白中闪青,呈鸭蛋青色,釉层较厚,透明度较差。为了迎合西方人的需要,此时出口的瓷器釉色偏白、偏薄、透亮。为了降低成本,内销的日用粗瓷釉色乳浊肥厚。大部分器物,如大缸、大盘、净水碗、香炉等口沿普遍施一道酱釉。许多琢器的底足不施釉,露胎。

清顺治 青花阿弥陀佛罗汉碗 美国芝加哥博物馆藏

顺治青花使用的青料有质量较好的浙料和质量较差的江西土青。

清顺治 青花花卉纹莲子盖罐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青花有多种发色,最好的一种呈翠青色,纯净而略含紫色,这是以浙料为对象而提炼的青料,主要用于画出口瓷器;

其次的一种呈淡青色,深沉釉底,含蓄而有韵味,是以浙料和江西土青为对象精炼的按比例调制的青料,主要用于画内销高档摆设瓷和庙宇供奉瓷;

再次的一种呈灰青色,由于是青料中的下脚料,含杂质较多,青花中普遍带黑褐色斑点,纹饰晕散而不清晰,主要用于画粗瓷。

清顺治 青花花鸟纹花觚 深圳博物馆藏

顺治青花的造型,一般来说线条简单平直,比明晚期所做更加规整细腻,一改万历以来民窑制作草率的风气。器物形体多高大厚重,轻巧的器形不多见,风格上风格趋于简单,朴素典雅、端庄大方。

清顺治 青花蓝地白花缠枝菊盖罐 桂林博物馆

顺治青花以生活用瓷为主,陈设瓷为辅,造型侧重实用性,新创的器形不多,基本是延续明代的传统式样,形制上虽多具明代之遗风,但也出现一些新颖的品种,并在过去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改进和变化。

清顺治 青花双兽耳龙纹瓶 广东省博物馆

常见有日常生活用的盘、碗、碟、杯等,还有笔筒、筒瓶(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瓶、洗口兽耳瓶、花觚、观音尊、直口罐、莲子罐、将军罐。以及一些出口欧洲的外销瓷,如各式大盘及盖罐等。

清顺治 青花麒麟芭蕉图筒瓶 桂林博物馆

这一时期青花造型最突出的特点是,烧造了大量的寺庙中奉用的器皿,也就是佛前供器,全是民窑,形体都比较粗厚笨重,制作不是很精细。如:供盘、供碗、香炉、撇口瓶、净水瓶等。有的在器身上书写供奉者的姓名、身份及祈求吉祥如意的语句,同时还写有具体的烧造年代,如故宫博物院藏清顺治十一年青花云龙纹净水碗、清顺治十五年青花云龙纹撇口瓶、清顺治十六年青花异兽纹炉等。

清顺治 青花净水碗 沈阳故宫

碗盘类器物有双圈足(中有一槽)、玉璧足(圈足外高内低)和打磨成泥鳅背足的多种。用于出口的折腰平地盘较少见,多见内壁和底一体的弧形盘。还有一种顺治时期特有的似盘似碗的器物,敞口,口沿施酱釉,弧壁,高圈足,足墙上宽下窄,釉底,内用青花书写“玉堂佳器”四字双圈款。双圈很大,字很小。

清顺治 青花天女散花碗 苏州博物馆

罐类器物器型较大,厚胎,修胎较细,造型古朴,肩部丰满圆润,腹下直斜,底部比口部大,整体感觉稳重。底部无釉无圈足,垫瓷饼烧制,洁净不沾窑砂。炉罐瓶类底部以无釉为多见,炉类一般为饼底实足。

清顺治 青花菊凤纹将军罐 桂林博物馆

将军罐一改明代将军罐矮胖的特点,器型高矮肥胖适中,多在40厘米左右,多平底且内凹,底无釉露胎。

清顺治 青花人物将军罐 湖南省博物馆

莲子罐多数无盖,尺寸不大,往往上面是画花蝶、花鸟和花卉纹。

清顺治 青花莲子罐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花觚一般呈直筒状,口足微外撇,底不施釉;

清顺治 青花花卉花觚 英国牛津大学博物

筒瓶又称象腿瓶,是清初的典型器。

清顺治 青花山水图象腿瓶 上海博物馆

香炉口外卷,圆鼓腹,胎体厚重,有圈足和平足实足两种。

清顺治 青花人物纹香炉 湖南省博物馆

笔筒有直口和撇口,直口圆筒形多,一般是平底露胎,用手抚摸,底非常细腻。

清顺治 青花花鸟纹笔筒 上海博物馆

由于顺治时期景德镇瓷器供大于求,工匠可以从容不迫的生产。此时青花瓷画面多处反应了这种供大于求的痕迹:写意的减少,写实画增多;认真描画的作品较多,随意描画的作品较少。

清顺治 青花落花流水纹橄榄瓶 山东济宁市博物馆

另外此时的战乱痕迹也在图画上有所反映,如画的鸟多是单只的,而不是成双成对的,表现出人们孤寂无助的心态;多见高僧、仙道潇洒活动的场景,表现了人们一种逃避现实,追求世外桃源般安逸生活的想法;多见“诗画”一体的装饰形式,一般在纹饰空白处用隶书书写格言或题诗一首(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前的青花瓷题诗多用隶书书写),往往落干支款,有的画一个简化的图章,说明有不少没落文人进入了瓷画工匠的行列,这是文人书画进入陶瓷纹饰的一个开端。

清顺治 青花花鸟纹笔筒 上海博物馆

顺治青花纹饰画面构图饱满,绘画一反过去单线平涂的方法,而采用双勾填色的技法。勾勒线条流畅稳健,填色准确,很少溢出轮廓线,与明万历以来的随意填色有明显区别。

清顺治 青花麒麟山水纹盘 桂林博物馆

山水、人物纹多写实,见披麻皴、斧劈皴、涂、染等技法,也有单线白描的画法。一些瓶、罐上使用皴染分水技法描画,层次色阶不是很明显。在这时期经常看到其中的渲染还不是很成熟,精品不多,也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器纹饰灰黑混浊。许多画风带有崇祯青花的特点,工笔、写意并用,有的清晰明丽,有的奔放,随意创作的纹饰寥寥数笔,生动传神,即有长篇诗文,也有短句。

总体看,顺治青花装饰上以山水、洞石花卉纹出现最多,其次是人物纹。纹饰都粗壮稚拙,单纯的带图案性质的花卉纹很少见。出口的外销瓷仍沿袭明末的山水加题诗的诗画题材。

清顺治 青花张骞泛槎图瓶 上海博物馆

常见云龙纹、二龙戏珠纹、行龙纹、浮云纹、怪石山林纹、虎纹、狮纹、豹纹、麒麟纹、异兽纹、蝴蝶纹、雀鸟纹、虾蟹纹、花鸟纹、牡丹纹、玉兰纹、菊纹、缠枝莲纹、洞石花卉纹、雉鸡牡丹纹、博古纹、山水图、喜鹊登梅纹、山石芭蕉纹、松竹梅纹、月映梅纹、八仙、罗汉、梧桐树叶、人物故事等。

龙纹一般高大雄壮,矫健有力,有的呈腾空起舞之势,常与斑片状浮云交织在一起,使龙身似隐似现。以顿、捺、皴、点手法渲染游龙浮云,翻腾转侧。

清顺治 青花龙纹盖罐 天津博物馆

兽纹均用笔粗放,十分夸张。朵云纹则勾边露白,多数呈括弧形。麒麟常和芭蕉画在一起,蕉叶中间多留白,只用双线画出主茎、主脉,相互之间,排列不是很紧密。

清顺治 青花麒麟蕉叶纹盘 天津博物馆

牡丹花出双犄,又称双犄牡丹,花形大。柳树叶呈点状对称,山头则画“苔点”,石头多瘦削呈玲珑状。山水有“四王”笔意,勾、染、皴、擦运笔手法并用,山峰层次多,有阴阳面。火焰纹形状如同二至三个并联在一起的“山”字状,其中间一焰明显伸长。草画成鱼鳞片状,俗称“鱼鳞草”或“竹编草”。竹叶画成“人”字形。

清顺治 青花雉鸡牡丹罐 故宫

另外,在一些笔筒、瓶、尊的口沿与近底处有的暗刻弦纹、卷枝、卷草纹等,俗称暗花边,花纹刻划较浅,这种装饰手法在天启、崇祯瓷器中最为流行,经常能看到,而清代康熙青花中也有少量出现,多是用在带有干支纪年的笔筒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带吉祥寓意的图案如加官图、平升三级等。

清顺治 青花山水纹橄榄瓶 山东济宁市博物馆藏

顺治青花的辅助纹饰有弦纹、卷草、如意头、水波、卷枝、莲瓣纹、蕉叶纹缠枝花等,开光的形式有长方形、椭圆形、扇形等。分两组、四组。

清顺治 青花观瀑图筒瓶 故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文学社陈哒哒分享学习笔记—清 康熙 青花 “丙吉问牛”图笔筒
浅谈明末清初之“过渡期”青花瓷
揭秘明代崇祯青花的时代特征
江西省博物馆藏康熙青花瓷器赏析
最具文人情怀的博古纹瓷器, 小分队能否在地摊淘到?
看完了,终于把陶瓷品种分清了(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