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博物馆的藏品了解十二生肖俑

早在商代就以十二地支和十二种动物相配,也就产生了十二生肖。古代人拿生肖与人的命相结合后,并将其神化为生肖俑,十二生肖俑作为随葬品,在隋朝至初唐时期普遍流行,一般为陶瓷制品,亦有少数为石制或金属质,常见于隋、唐、 五代及宋墓之中,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随葬十二生肖佣,但根据身份佣的大小、材质都有着很大区别。

唐,十二生肖俑,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十二生肖俑,亦称“十二支神俑”,即代表地支的十二种动物俑,是中国古代用以镇墓辟邪的随葬冥器,通常以十二生肖俑整套出现,但也有墓葬出土单个生肖俑的情况,单个生肖俑应该是代表墓主人的生肖属相;也有学者认为墓葬中的生肖形象用来表示方位、记载年月。

唐代,三级文物,唐三彩生肖虎俑

随葬品的十二生肖俑为我们研究古代民俗风情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来,生肖俑从北朝开始出现,早期的生肖俑形象较为写实,为单纯的动物形。在我国出土最早的生肖俑是南北朝时期的,此时的俑的形制基本与人无关,体态生动形象。

北朝,生肖陶俑,山东省物馆藏

在隋唐时期达到高峰,多采用兽首人身的形式,成为以动物和人物相结合的形象。其主要类型有两种,一种为兽首人身,即以十二生肖动物的头像配以人身,俑的头部表现为生肖动物;另一种是人首人身,或怀中抱一生肖动物,或冠顶饰一生肖动物。隋-初唐时期,陶制生肖俑的下半身和士大夫宽袍大袖的的形象基本一致,且多为坐像,主要出土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南方地区。
隋,生肖俑博,湖南省物馆藏


初唐生肖瓷俑,岳阳博物馆藏

初唐多为兽首坐姿,盛唐常见兽首站姿。而此时北方地区才陆续有生肖俑的出现。这种兽首人身的形制一直延续到了五代十国。

唐代,彩绘十二生肖神像,观复博物馆藏

在唐末宋初,有另一类为“人首人身”,他们抱不同生肖动物或者在人物冠服上装饰动物形象。

南宋,青白釉褐彩十二生肖俑,江西省博物馆藏

到了宋代,生肖俑陪葬这一形制开始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制作更为便利的纸质冥器。而南宋以后,十二生陶肖便基本不再出现了,但十二生肖文化伴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即使消失了,也是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个中国人去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生肖简史
历代器物中的十二生肖
大展宏“兔”——文物迎新春:生肖信仰
博物馆里的4件“不正经”古董,别笑,这真是古人用心做出来的
关于兔兔,你不知道的事......
十二生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