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丨山西夏县裴介村两座魏晋墓发掘资料公布!为研究河东郡魏晋时期经济文化提供依据

2020年10月至12月,为配合运城市正威集团新材料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运城市文物工作站(现为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发现的古代墓群和其他古代遗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在运城市夏县裴介村西古代芦河北岸的平缓台地上,西南直线距离8公里是历史上有名的河东盐池,向北1公里为开凿于隋代以前的姚暹渠,再向北10公里左右为东北—西南走向的鸣条岗,东北直线距离10公里是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古安邑遗址和汉晋河东郡治遗址所在地,东距夏县城9公里。这处古墓群具体位于裴介村西500米东北—西南走向的一块高台地上,海拔364.9—365.9米(图一)。

图一   裴介村墓地位置图

据当地村民口传,解放以前这里称为青岭,以坟冢和荒地为主,发掘前这里为农田,地表植被有苹果树、葡萄和白牡丹药材。发掘区是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东西长530、南北宽62米,地块中间有一条南北向小路垂直穿过。此次发掘的128座墓葬中,有东汉和魏晋墓葬10座、宋金元墓葬39座、明清及时代未详的墓葬79座。103座墓葬集中分布于路东,包括东汉墓葬8座;25座墓葬分布于路西,包括疑似三国曹魏或西晋初年墓葬2座。此外,在路东还发掘了4座汉代陶窑,清理了1处清代墓地明堂遗存。这其中,编号M21、M22的两座墓葬互邻成组,均为东西走向,M21在东,M22在西,间隔30米。这两座墓葬的发现较为重要,先行简报如下。

一  M21

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土洞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过道和后室等部分组成,墓向235°(图二)。

图二   M21墓室俯拍图

墓道 开口距地表0.3,口长13、口宽0.8、底宽1.05,距地表最深6.05米,填土较致密。

墓门 砖砌拱顶,宽0.85、高1.2米。封门砖三层,门外层弧凸,门内两层。单砖一般长33、宽16、厚6厘米。

甬道 土洞,宽1.13、长0.8、残高1米,顶部形态不详。

前室 土洞,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9、残高1米,顶部形态不详。地砖斜向铺砌,有少量半截砖。前室距甬道口正中30厘米处,用7块残砖垒砌成略呈圆形的三层砖台,砖台直径最宽约50厘米,由下向上逐渐收分,中间留孔洞,应该有灶台的寓意。

过道 土洞,长1、宽0.8、残高1米,顶部形态不详。地砖斜向铺砌,有个别为半截砖。

后室 土洞,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2.85、南北宽约2.5米。墓壁约在1.7米处内收向上,收为穹窿顶,最高处当在2.3米以上。后室地砖亦为斜向铺砌,部分为半截砖。后室存一副棺及骨架朽痕,葬式不明,棺底铺白灰。

后室、过道和前室地砖位于同一平面(图三)。

图三   M21墓室平面图

1.陶凹沿盆 2.铜镜 3、7.陶罐 4.陶碗 5.铜钱 6.陶瓮 8.铜弩机 9.陶平板器 10.砖灶台 11. 小铁刀

随葬品全部出自后室,包括:陶器6件、铜镜1面、铜钱35枚、铜弩机1件、小铁刀1件,另有漆器残痕两处。从出土情况看,绝大部分都保存在原位,个别器物或有水移现象。

陶罐 2件。泥质灰陶。M21:3、7,形制相同,敞口,宽沿,斜方唇,束颈,鼓腹,平底,腹部最大径位于中上部。高20.5、口径11.7、腹径22.8、底径15.3厘米(图四:1、2,图五)。

图四  M21出土陶器线图

1、2. 罐(M21 : 3、7) 3. 凹沿盆(M21 : 1)4. 平板器(M21 : 9)5. 碗(M21:4)

图五    陶罐(M21 : 3)

陶瓮1件。M21:6,泥质灰陶。直口,平沿,无颈,鼓腹,平底,腹部最大径位于中上部,器身有刮削痕。高19、口径12.5、腹径26、底径17.5厘米(图六)。

图六   陶瓮(M21 : 6)

陶凹沿盆 1件。M21:1,泥质灰陶。口部呈轮槽式双沿状,内沿低于外沿,沿唇外凸。腹部有一道凸弦纹,弧收为平底,出土时外腹壁和凹沿处残存白色涂绘物。盆底有两道凸弦纹,出土时残存红漆黑色状物质,可能原来有小件漆器放置在此处。高10、口外径32.3、凹沿宽度3.6、底径18厘米(图四:3、图七)。

图七  陶凹沿盆(M21 : 1)

陶平板器 1件。M21:9,灰黑陶,质地疏松,出土时置放在骨架上,朝上的一面残存红漆器痕。长11.5、宽7.9、厚0.5厘米(图四:4、图八)。

图八  陶平板器(M21 : 9)

陶碗 1件。M21:4,泥质灰陶。敞口,圆唇,弧腹,平底。高6.5、口径17、底径9.5厘米(图四:5、图九)。

图九  陶碗(M21 : 4)

铜镜 1件。M21:2,宽缘,半球形钮,锈蚀严重,图案不清楚。直径10.5、厚0.7厘米。

铜弩机 1件。M21:8,锈蚀严重。高6、长7厘米。

小铁刀 1件。M21:11,锈蚀严重,单面刃。残件长约11、厚0.3厘米。

铜钱 35枚。M21:5,锈蚀严重,粗略辨认出货泉1枚、剪轮五铢16枚、其他五铢钱18枚。

二  M22

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前后室土洞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前室、过道和后室等部分组成,墓向240°。

墓道 开口距地表0.6,口长12.5、口宽0.8,底最宽为1.14米,底距地表最深6.4米,斜坡较陡。墓壁较为平整,填土致密,有些部位土质干硬,似夯土。填土内多见砖块,出土10块以上的半截砖和1块较完整的砖。残砖宽尺寸三种:17、17.3、18.3厘米。残砖厚尺寸三种:5.5、6.3、6.5厘米。较完整的砖长32、宽15.3、厚4.8厘米。

墓门 砖砌拱形顶,宽1.1、高1.06米。封门砖两层,外层略弧凸,几乎全为半截砖,大致可数出六层,略呈“之”字形;内层封门砖六层,整砖立置平放齐缝封堵,下铺地砖。

甬道 土洞,未发掘,长约1米,宽不详,高度和顶部形态不详。

前室 土洞,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约1.9、南北宽1.9、残高1米,顶部形态不详。前室正中,距甬道口约1米处,用3块残砖摆砌成“座”,其上再放置1个灰陶瓮。

过道 土洞,东西纵长1.06、南北横宽1.13、残高1米,顶部形态不明。过道两侧的中部位置摞放10-11块条形单砖,总高0.7米。

后室 土洞,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2.3、南北宽2.2米,推测亦为穹窿顶。中部有盗扰痕迹,残存棺痕和漆器痕迹,南侧放置2个灰陶罐。

后室、过道和前室地砖均位于同一平面,地砖几乎没有完整砖(图一〇),这一现象与过道两侧摞放的整砖形成鲜明的反差。

图一〇   M22墓室俯拍图

墓葬遭过盗扰,残存随葬品有灰陶罐2件、灰陶瓮1件、陶壶口沿1件。陶瓮出自前室,其他陶器出自后室(图一一)。

图一一   M22墓室平面图

1. 陶壶口沿 2、3. 陶罐 4. 陶瓮

陶罐 2件。泥质灰陶。M22:2,残,直口,平沿,短颈,宽肩,鼓腹,腹中部有硬折棱,腹下部有明显瓦楞状刮削痕,斜收为小平底。高18.5、口径9、腹径18、底径8厘米(图一二:3、图一三)。M22:3,直口,平沿,短颈,口部有歪扭现象,宽肩,鼓腹,腹部最大径位于中上部,中部有拉坯形成的一道弦纹,下斜收为小平底,腹下部有黄色和黑色沾染痕。高14、口径9、腹径20、底径9厘米(图一二:1、图一四)。两陶罐内都有类似“水锈”的黄色痕迹。

图一二   M22出土陶器线图

1、3. 罐(M22 : 3、2))2. 壶口沿(M21 : 1) 4. 瓮(M22 : 4)

图一三  陶罐(M22 : 2)

图一四  陶罐(M22 : 3)

陶瓮 1件。M22:4,泥质灰陶。直口,平沿,短颈,鼓腹,最大径位于中上部,下部斜收为平底,腹部存留拉坯形成的浅瓦楞痕。高23、口径16、腹径31、底径19.5厘米(图一二:4、图一五)。

图一五  陶瓮(M22 : 4)

陶壶口沿 1件。M22:1,灰陶。敞口,宽沿,斜方唇。口径12厘米(图一二:2)。

结 语

M21和M22不仅位置互邻成组,而且墓型和葬俗相同,随葬品也有共同之处,二者时代应当相近。我们对这两座墓葬的具体年代做了一些粗略的分析。

发掘区东端是由8座东汉墓组成的墓地,M21和M22则位于发掘区西部。两处墓地之间最短距离150米,这极有可能是墓地兴衰导致的“距离”(即时代造就的“距离”)。此外,东汉墓地与晚期墓地混在一起,历史上盗掘严重,每座墓葬被盗扰的次数都在2次或2次以上。由M21和M22组成的墓地周围则几乎没有晚期墓葬,M21保存完整,M22塌陷后曾有过一次盗扰。与同发掘区东汉墓地作比较,这种现象很可能与两处墓地原来的地表标识有些关系,而墓地地表标识不同,应该与时代背景不同有一定关系。

从墓葬形制角度来看,夏县裴介村西同一发掘地块内的8座东汉墓葬,长斜坡墓道均为上下同宽,砖构墓室均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多室墓型,前、后室面积相差不大。反观M21和M22,长斜坡墓道均为口小底大,墓室均为土洞,小前室大后室面积相差较大,且前后室之间有短过道相连。显然,就墓葬形制而言,M21、M22具备与东汉墓不同的风格,这很可能是二者年代不同造成的。此外,从墓底距地表的深度来说,这两座墓葬的深度要普遍超过其他8座汉墓(2米左右);地砖位于同一平面的特征,与其他几座汉墓地砖存在高低落差的特征也不同。

从随葬品的角度来看,同发掘区8座东汉墓葬中,釉陶器普遍存在,随葬品中经常能见到陶壶、质奠器、井、灶、仓、猪圈等器类,但这些东汉墓中常见的陶器组合或器型不见于M21和M22;M21和M22前室用砖摆成“灶台”的葬俗,则不见于东汉墓葬。这些随葬品和葬俗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别,应当就是二者年代不同所导致的。

M21出土的凹沿盆,器型独特,宽沿下凹如轮槽倾斜状。这种器型与陕县刘家渠M107:2陶洗和偃师杏园村M34:6凹沿盆的造型高度相似。前者M107属于整个刘家渠汉墓群中“不能确定年代”并“值得讨论”的两座墓葬之一,后者杏园M34属于典型的西晋墓。此外,洛阳曹魏正始八年(247年)墓标本35:66陶盆与M21出土的凹沿盆属于同类器型,只不过前者宽沿下凹及轮槽特征尚不明显。陶盆上这种宽沿下凹的风格常见于三国西晋时的南方地区,三国东吴朱然墓中青瓷釜形罐口沿做法就是如此。M21出土的凹沿盆,是我们将这两座墓葬确定为三国曹魏或西晋初年的主要证据之一。

M21和M22缺乏西晋墓特有的陶四系罐、多子槅、灯、马、武士俑等。除了凹沿盆外,这两座墓葬呈现的整体特征和部分文化因素见于西安三国曹魏纪年墓。例如:墓道口小底大,墓室前后室均为土洞,前室有砖台,两重砖封门并向外弧,陶器皆为泥质灰陶,出土铜镜,发现漆盒朽痕,棺底有白灰等。

河东郡属于曹魏政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M21与M22沿袭了部分东汉晚期的墓葬特征,但又呈现出土洞、随葬品少、使用灰陶、用残砖铺地的新风格,这种情况符合有关曹魏时期的一些历史记载。例如:社会经济凋敝,人口锐减,当时政权极力推行薄葬制。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倾向认为这两座墓的时代为三国曹魏或西晋初年。河东郡治是汉代、曹魏和西晋时期的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11月(简报完成),其附近曹魏时期墓葬面貌如何,尚没有明确的资料公布,西晋墓也仅发现一座。夏县裴介村西这两座墓葬尽管缺乏纪年,但仍然为探讨河东郡曹魏时期和西晋初年的墓葬提供了重要资料。基于此,我们在文章标题里直接将墓葬的年代标识为“魏晋”,目的就是为了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如有不妥,还请批评指正。

 附记 

丁金龙领队,丁金龙、钟龙刚、李辉、张会祥、张新等发掘,梁孝、李辉照相绘图。王大奇、丁金龙执笔。

END

图文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

原文名为《山西夏县裴介村两座魏晋墓发掘简报》

刊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3年第2期

此处省略注释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杨严严

终审 | 郑   媛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高碑店市出土文物小考
山西翼城原村元墓发掘简报
河北遵化发现一座500年前明代太监墓
四川罕见汉代遗址挖掘:陶俑穿草鞋成谜
南京市雨花台区梅村路汉代墓葬
揭秘湖南祁阳古墓,从商周至明清达300多冢,元代墓无一发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