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爸爸去哪了?应酬、打工、玩游戏……
2014-08-29 00:40 来源: 侨报网 

侨报网讯】“爸爸去哪儿啦?”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出这个问题时,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中国的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

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中国的爸爸们真的有这么忙吗?他们到底在忙些什么?真的必须这么忙吗?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是一则近日来在微信朋友圈中被无数次转发的微信,它引发了无数网民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无限感慨,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

最想要的礼物是陪伴

爸爸去哪了?对于这问题,很多中国孩子会给出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回答——应酬。

广州大洋网报道,“回家吃饭?一星期回一次就不错了。”已经步入中年的李明说。

李明家住成都,曾是备受羡慕的公务员,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但不到两年,他因受不住机关的沉闷就下了海,当了一名律师。

如今,李明在律师行业已经打拼了近十年,小有成就。但是谈论起“回家吃饭”的话题,他很吃惊地突然发现,“我已经很久没回家吃饭了”。

李明的女儿小美刚上一年级,可李明却几乎没有时间陪孩子吃上一顿饭。

李明的老婆张丽抱怨:“我们一家人吃个饭太难了,一般晚饭都是我跟女儿一起吃的。他哪天晚上回家吃饭,就跟那星期中了彩票一样。老夫老妻了,我是无所谓,就是苦了女儿了,天天吵着要爸爸。”

中国父亲因为应酬而疏远孩子,并不是个别现象。

2013年底,深圳少年公益团体“蚂蚁兵团”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开展的一项题为“我眼中的爸爸”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7%的孩子不喜欢爸爸应酬晚归。

对于应酬,中国爸爸们的解释也显得非常无奈。

李明说,“不是我不想回家吃饭。现在还是拼事业的时候,今年你退缩了,可能一辈子没办法辉煌了。如果你们认为我不重视家庭,那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我是为了这个家在打拼,为了孩子的未来在打拼。”

可是,对于父辈的辛勤打拼,孩子们却并不“领情”。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的话在微信朋友圈中被无数次转发,它引发了无数网民尤其是为人父母者的无限感慨,甚至心痛。一位爸爸就说:“仅看到这句话,胸口就好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真的,我突然发现,和孩子在一起的亲子时光真的太少了!”

此间,石家庄《燕赵晚报》还以“六一我的愿望”为题对该报小记者团中的40多个孩子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1至5年级的孩子们,有一多半希望六一当天能和父母一起游玩,而选择物质上礼物的孩子几乎没有。

当问及爸爸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是多少时,记者惊讶地发现,竟然有50%的爸爸每周陪孩子的时间平均不足5小时。

“如今的中国孩子最想要的礼物已经不是漂亮的玩偶,也不是赛车模型,而是最真诚、最温暖的陪伴。”该报记者感叹。

最奢侈的陪伴是父爱

今年暑假,10岁的兰鑫烨成了一个网络名人。

人民网报道,7月25日,当一组名为最萌父子照片出现在在网上蹿红,照片说明是:一位留守儿童利用暑假千里迢迢看望自己在中建三局务工的父亲。

这个留守儿童就是兰鑫烨,他借助官方举办的一次农民工子女夏令营的机会从武汉郊区来西安看望自己的父亲。

兰鑫烨说,自己已有三年没有见到父亲了,非常想念他。这次通过参加夏令营了解了父亲在建筑工地的工作情况,顺便把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通报给父亲。

三年见不到父亲,是什么感觉?兰鑫烨自己也说不上来。不过,当兰鑫烨看到爸爸参与建造的一座座高楼时,他开始非常崇拜爸爸,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工地上的项目经理。

临走时,兰鑫烨的父亲嘱咐儿子:照顾好妈妈。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中国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

在很多中国城市孩子苦恼父亲太忙没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同时,还有很多像兰鑫烨这样的农村孩子期盼着一年或者多年未见的父亲出现。

和兰鑫烨一样,5岁的这个暑假,涵涵(化名)也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涵涵只有五岁半,妈妈去年8月份因脑溢血突然去世,一个月前,他便到武汉,跟着爸爸在工地上生活,住工棚,吃食堂,晚上父子俩挤睡在一张杂乱的单人床上。

涵涵的爸爸姓胡,湖北麻城人,40多岁。因为工作太忙,回来累得倒头就睡,没有时间陪孩子坐地铁、去游乐场,最奢侈的就是逛逛旁边的解放公园。

爸爸要去工地干活的时候,涵涵都在垒了围墙的生活区玩,围墙外面还有什么,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爸爸让他不要乱跑,围墙之内才安全。

即便一天内的多数时间他都没有爸爸陪,但一想到过几天就要上学,要被送回老家,他就不高兴了,吵着“我不要回去,我要跟爸爸在一起”。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小媛25日称,目前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相比,留守儿童数量增加了200多万,总体上处于持续增长的趋势。

而兰鑫烨、涵涵只是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员。对于这一群体,父亲的陪伴是奢侈的,奢侈得几乎难以触及。

父亲撒手不管造就“假性单亲妈妈”

台湾资深记者陈安仪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引起很多大陆人的共鸣,她提出了“假性单亲妈妈”的概念,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说不到两句话, 或是早出晚归、见不到孩子的面。有时候,即使老公星期天待在家里,也只限于吃饭、睡觉、看电视、打游戏,通常两只眼睛都不会摆在孩子或孩子的妈身上。

西安《华商报》报道,家住西安市长安区的雷女士觉得自己就是假性单亲妈妈,她老公是做通信工程的,长年驻在外地,周末偶尔回来,她则是全职太太。雷女士说,生孩子前她不会做饭,家里水电气什么事她都不管。自从丈夫在外工作后,她除了打理家里所有事情外,还单独带孩子。

老公周末回来后,会开车带娘俩出门“放风”,“只有这个时候,才觉得像个家。2岁多的女儿因为长期见不到爸爸,对爸爸有了陌生感,有时候都不愿意让爸爸抱。”

雷女士说:“孩子的成长,不能没有父亲的陪伴。父亲能给孩子安全感,女儿现在有些胆小内向,我觉得和父亲陪伴少有很大关系。”

如今,“假性单亲妈妈”的现象正在中国快速蔓延。

哈尔滨柳树小学一年级学生林林的爸爸因工作关系要经常出差,他从出生之后便全由他妈妈宋扬女士一个人在忙,最累的时候便是孩子生病的时候。

宋扬说:“他总是嫌孩子吵,匆匆吃完走人,如果哪天回来得早,心情好才和儿子玩一会儿,电话却接个不停。”宋扬觉得自己就是一部照顾儿子的机器,“孩子的爸爸只要按时把钱拿出来,在与不在似乎都没多大区别”。如今,她已习惯这种生活。

哈尔滨156中初三的川川爸爸工作很忙,而且家务劳动能力比较差,不会开车、不会做饭,所以川川妈妈义不容辞地担当了家里几乎所有的家务。有了孩子之后川川妈妈就自称“女汉子”,工作之外,每个周末都在马不停蹄地送川川上课中渡过,各种文化课、各种才艺班外还要去上击剑、古筝……

对丈夫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缺位的不满并非宋扬和川川妈妈所独有,痛诉男人在亲子教育中的不作为,是中国妈妈们聚会时最能引起共鸣的话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良宝说,从中国社会的传统上看,“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化思维依然根深蒂固,有些爸爸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工作、赚钱当成逃避亲子教育的借口,尤其是那些富裕阶层,对社会资源的占有更多,更容易将其看成于己有利的搪塞理由。

(编辑:曹同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奔跑的蜗牛0920
【望安山文学】兰天宇||大山里的父亲母亲(散文)
妈妈是什么?爸爸是什么?这个答案看完后只剩下感动和深思!
你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30件小事一看便知
好爸爸的7条标准,当爹的都好好看看
打不是“亲”,骂不是“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