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祗·祖先·年画

木版年画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及文化信息。作为节庆民俗的鲜明载体,木版年画从宋代形成到明末清初大规模兴起并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产地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其影响面之大、应用地区之广泛、文化信息之密集、地域风格之丰富、民族心理之鲜明深切,为中国其他民间艺术所不及。从目前的发现来看,中国的主要年画产地已达20余处,在主要年画产地影响下进行翻版刻印的则不计其数。各地年画作坊一般在农闲时间进行印制,进入腊月以后,数以亿计的木版年画从大小不等的年画作坊流出,经由各种买卖方式,输入城镇乡村,几乎在大年除夕的一天一夜之间,数以亿计的木版年画贴满了中国百姓的家庭。

  


河南安阳是木版年画的重要产地和使用地之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信息。以神像和祖宗轴为代表的安阳木版年画全面反映了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折射着百姓的精神信仰,反映了新春时节劳动人民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和希冀。在乙未年新春到来之际,就安阳博物馆馆藏安阳地区木版年画介绍如下,恭祝全国人民新春快乐。

分布、分类与内涵

自2008年起,安阳博物馆开始了对安阳木版年画的系统调查与征集工作。经调查可知,在安阳所辖安阳县、滑县、内黄县、汤阴等地已发现多处木版年画产地,如滑县慈周寨乡李方屯、老店乡马兰集、八里营乡官寨村、万古镇双庄村以及汤阴菜园镇前、后高汉村、内黄东庄镇李新张村、安阳县永和乡苏奇村等处。安阳木版年画以滑县木版年画为代表,起源应不晚于明代初期,经有明一代的发展,到清乾隆年间进入繁盛期,后影响至汤阴、内黄、濮阳、安阳县等地。民国时期是安阳木版年画的整体兴盛期,文革期间,以神像画为主的安阳木版年画遭受重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后,近十年来急剧衰落。

根据本馆在调查征集过程中见到的木版年画(以刻版为主),依内容可将安阳木版年画综合分为:神像年画、孝行年画、装饰年画、戏曲年画、符咒年画等。

  

神像是安阳木版年画中一个重要类别,也是区别于其他地方木版年画的一个重要特色。安阳木版年画神像画中既有佛教众神,又有儒道仙家,还有形形色色的民间俗神。按职责可以分为生活神与生产神。民国《安阳县志》载:民国所祀神祇多“县像凿龛,设位于家者,主室则有家堂、财神、灶王、场神等;庭院则有天地等,大门则有钟馗门神等;牛棚马厩则有牛马王;石碾棚中则有青龙白虎;山居则祀山神,近河则祀河神。”在安阳木版年画刻印的神像中,既有各类单独的神像,亦有将各类神像组合在一起的三像、四像、五像,乃至七十二位全神的群像。其中玉皇体现了对天的崇敬;神农氏成为农耕信仰的“田祖”;观音以救苦救难大慈大悲得到广泛信仰;关帝忠义千秋,与安阳本地的特殊信仰——比干组成的文财神以公正赐予人间财富与福荫;灶神则“上天言好事,出门保平安”,不仅仅保护人们的日常安全,同时又担负着规范人类言行的“监察神”职责。这些神像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在日常生活中交织构成了一个严格周密的地方民间信仰体系。

  

感恩是中国传统年节礼仪中与敬神同等重要的事项。人们祭祀先祖、祭典亡人,深深打印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奉先人的儒家文化烙印。祖宗轴是安阳木版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安阳民间新年祭祀祖先用的标有列祖列宗姓名和位置的年画,广泛存在于安阳地区滑县、内黄、汤阴等地的木版年画中。安阳当地的民俗为除夕下午去墓地祭拜后,将祖宗轴悬挂于堂屋山墙上。初一拜年时各晚辈则首先对着祖宗轴磕头行礼。元宵节过后,再次到墓地祭拜后,祖宗轴方能收起。如此之下,祖先与后人一起共度了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满足着人们新春期间阖家团圆、敬祖思源的美好梦想。

  


追求幸福生活是古今中外全人类共同的话题,装饰年画也成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安阳木版年画中用于装饰的主要有八仙、花鸟、吉祥组字及吉祥图案等。在这一部分年画中,既有传说中的虚幻情节,如八仙、麒麟送子、吹箫引凤等,又有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内容如蝙蝠寿桃、燕子蝴蝶等,它们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表现手法,满足着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需求,反映着人们对家庭美满、子孙昌盛、福寿康宁等所有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中国戏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也是人们休闲娱乐、接受教育、传承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木版年画常将戏曲故事作为一个重要的类别,选取一部戏曲中最具代表性,情节冲突最为激烈的场景加以表现,被称之为戏出年画。安阳木版年画中也有戏出年画,大多为单张独页,个别注明了戏出名称。戏出年画通过或激烈或平缓的故事情节,点缀了人们的生活,传播着忠孝节义的社会伦理与公共道德。

价值、特色与现状

相对于其他地方的木版年画,安阳木版年画题材内容包罗万象、体裁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涵厚重深刻、艺术风格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从目前所见到的安阳木版年画来说,其题材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各种类型的神像,大小不一的祖宗轴、装饰画、灵符禄咒、纸钱、广告商标、水浒纸牌乃至于启蒙教育所用的《三字经》《蒙学诗》等,无所不包。

  


安阳木版年画的体裁形式一般以表达功能为主,按照北方民居的要求和格式,根据当地群众欣赏与实用的需要,分门别类,量体裁衣。主要有中堂、立轴、对联、门画、屏条、小贴张、扇面、纸牌、鞋样本子等。

  

安阳木版年画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其他木版年画中少见的。神像之上许多横批中的语句来源于《诗经》《中庸》《尚书》等经典著作中。如 “神之格思”,出自《诗经·大雅·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如在其上”,出自《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左右。”此外还有“大德曰生”出自《周易》、“自求多福”出自《诗经》等。

  

安阳木版年画是一种形、色、意交汇的民间艺术。语言文字上采用经典语句,寓意深刻;构图上使用字画相配,文意十足;画法上采用线版手绘, 画意浓厚;设色上采用半透明色,雅丽柔和;线条则以细线为主,恬淡轻松;菊花、竹子等文人画常见题材用作空白处的装饰,文雅秀致。形式上的文雅与内容上的乡土有机融合,形成了安阳木版年画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

  

安阳木版年画以敬神祀祖为主要形式,以祈福纳祥主要内容,清晰地描绘出了农耕时代人们的精神天地,炽烈地展现了老百姓的心灵向往,缤纷地表达了那个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的全相。在敬天礼地、怀亲念祖的主旋律中,木版年画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心理,蕴含着农耕时代人们生育与生存、生命与生活的终极理想。在漫长的农耕社会中,人们借由木版年画传达的民间信仰,调节着民众心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

  

随着当前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革,目前安阳木版年画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处于一种快速衰落的过程当中。按年画艺人所述,包括滑县、汤阴、内黄及安阳县在内的木版年画都随着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大致相同的过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战争对木版年画的制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五十年代的各类运动亦对木版年画的生产形成重创。六十年代初木版年画制作稍有恢复。但随即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对安阳木版年画是一次致命打击。以神像为主的木版年画被认为是封建迷信的代表,许多珍贵刻版在当时被作为四旧烧毁。木版年画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沉重打击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同时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装饰年画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2000年以后,木版神像年画受到胶印年画的巨大冲击,产量急剧下降。近年来,绝大多数木版年画已停止印制工作。如汤阴菜园前、后高汉村木版年画。2012年初的调查中,在汤阴菜园镇尚有后高汉秦岭、前高汉秦水平等在春节前从事木版年画印制工作。然而至2013年春节时,上述两家则皆因胶印年画的冲击而停止生产。内黄李新张木版年画也于2013年春节前停止了制作。因此,对安阳木版年画的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

收藏、展示与传播

自2008年,在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安阳博物馆开始了对当地木版年画的保护工作,通过对木版年画的物质化收藏与保护、木版年画的非物质文化解读以及传统文化的社会传播等方式,来实现对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再现与传承。

  

博物馆作为一个储藏历史传统的文化殿堂,不仅要保存文化实物,还要致力于保护好过去的历史传统与价值观。在这一方面,安阳博物馆通过实物资料的收藏、“记忆工程”的实施,以及多重馆藏体系的构建等方式,来实现无形文化遗产有形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与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刻版是木版年画的主要载体,从2008年起,安阳博物馆开始致力于当地木版年画的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征集木版年画刻版766块,内容涉及神像、孝行、装饰、符咒、戏曲故事等类别,较全面地反映了安阳木版年画的概貌。画作是木版年画的成果,在征集刻版(包括古版与今版)的同时,我们亦十分重视神像、族谱、装饰画等画作的入藏。


记忆工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存方式,即采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存在加以保护。2008年起,安阳博物馆对安阳地区的木版年画进行较为全面的田野普查,重点不仅局限艺术学和美术学,而是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艺术学、美术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调查。在普查内容和普查手段上,则尽量全面而准确。其中普查内容包括产地、历史、村落人文、代表画作、遗存分类、张贴习俗、工艺流程、工具材料、传承谱系、艺人队伍、生产情况、销售情况、相关传说与故事、民俗民谣以及现存刻版数量等。在调查手段上,除传统的文字和摄影外,还加入录音和录像,以适应活态和立体的记录。采访问答、传承人口述等采用录音笔等器材进行音频记录,而年画制作过程、年俗生活和张贴方式等重要场景,则采用数码摄像机等进行影像记录。通过以上方式,力图对之进行全方位再现。

基于木版年画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双重属性,博物馆必须突破原有的传统博物馆藏品思想观念,在原有馆藏基础上建立有形“物”与无形“物”相结合的双重馆藏体系。目前,安阳博物馆的木版年画馆藏体系,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的馆藏,如刻版、年画、工具等,还包括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的馆藏,如录音、录像、照片等。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的馆藏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馆藏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重馆藏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开拓了广阔的表现空间和多元而崭新的表现形式,也是博物馆在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特征。

安阳木版年画的珍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一幅幅充满乡土特色的版画作品,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信息。此外,还包括木版年画的分布、起源、发展、现状、传承谱系、制作工艺、销售范围、使用方法及民俗民谣等等。面对安阳木版年画内容上的庞杂性,安阳博物馆在三年来调查征集的汇总及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出版了《安阳木版年画刻版》一书。此书不仅仅是年画刻版的图录汇总,更是在力图重现年画背后的观念信仰和民风民俗。

其次,安阳博物馆还及时推出了“版上天地——安阳木版年画刻版展”专题展览。此次展览以安阳博物馆近年来征集到的木版年画刻版为展览对象,以“版上天地”为展览主题,在点明展览内容的同时,突出滑县木版年画以敬天礼地的神像画为主的地方特色。展览主题以“敬天礼地——天上篇”“ 纳福迎祥——人间篇”和“永言孝思——地下篇”三部分串联出天上、人间、地下的完整架构,以此勾画出滑县木版年画的类别全貌,并与主题中的“天地”作出呼应。在制作工艺部分,详细对滑县木版年画的制作流程进行分解,以制作工具为展品,配合制作过程的图片资料,展现从原材料到成品完成的全过程。该展览荣获2012年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2015年春节期间,作为河南木版年画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河南省文物局组织了部分精品将赴加拿大温哥华进行展出。

配合木版年画的收藏展示,安阳博物馆积极推出了相应的社会教育活动以增强木版年画的社会影响力。2012年以来,安阳博物馆逐步推出了“快乐暑期——我爱木版年画”专题夏令营、“博物馆中欢乐一日”等专题教育活动,共有六批次百余名少年儿童参加。在专题活动中,孩子们参观木版年画展厅,倾听木版年画专题讲座,欣赏木版年画的色彩造型,了解木版年画背后的传说与典故,并在社教人员的带领下进行木版年画的印制工作。

  

安阳木版年画孕育于农耕文化,反映着新春之际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信仰。在五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安阳木版年画的内容反映了天上诸神、人间百态,形式从洋洋洒洒的天地诸神到精巧细致的炕头贴画,张贴位置则从大门堂屋到灶头粮仓。在社会急剧发展的过程中,安阳木版年画也在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消亡着。消失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规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全面而真实地保存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揭示并再现其历史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之上,将之留传于后世。这也是安阳博物馆的职责之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文物报》)

(执笔/周伟 杨红梅 郑嘉凤 摄影/吴在洹 王志毅 上色制作/耿文杰 刘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滑县小学生:国庆假日学习印制木版画,感受非遗魅力
行走的年画地图|遇见杨柳青
重放异彩的滑县木版年画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艺术性与思想性探究
刻版工艺之利线
清河镇木版年画:雕刻时光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