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古发现的图像(绘画)及其功能和性质

这个题目比较大,是从考古的角度探讨绘画的功能和性质。选择这个题目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讨论绘画,大家比较容易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考古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很多绘画资料,其实也揭示了它们的周边环境,很多早期绘画都有实用功能,实际上当时的目的不是为了艺术。另一方面,最近这几年有个新兴的“墓葬美术”学科,我讨论的这个题目,最后也会涉及到“墓葬美术”这个学科本身的问题。


绘画的几种主要形式,有壁画卷轴画,还有手卷屏风画。这四种绘画,在考古中都发现了很多,而且有不止一个体系。这次谈的早期绘画,时段大概从战国起,一直到辽代。尽管宋元金以后的也有不少,但为了让焦点集中,更晚一些的就不涉及了。


1

首先,早期的壁画,能早到多久呢?现在考古学发现史前就有。但早期的壁画基本都是几何纹的。



石峁遗址史前壁画


那么从史前到夏商周这段时期有没有呢?目前除了商周时期,基本上没有。但是现在考古学进步了,发现了一些跟绘画类似的东西。比如丝织品上的痕迹,图案是鸟凤纹,和当时青铜器的装饰很像,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



陕西绛县衡水西周墓地出土凤鸟纹荒帷(局部)


南方地区的早期帛画,反映了明显的区域风格。南方地区用棺椁制度,把帛画贴到棺板上,以显示墓主人死后生活的世界。这和北方地区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北方地区建造地下墓穴,建筑本身创造了一种空间,可以作壁画。早期的壁画很多都是在陕西发现的。这些壁画基本上就是把墓当做一个地下世界。所以在顶上画天象,画一些想象中的羽人,画飞龙,实际上表现的是天象图。而这种天象图,在南方地区则会直接画在棺上,比如曾侯乙墓。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漆箱盖面天象图


这些墓葬中的壁画或帛画,虽然从现代的角度说,它们都是绘画,但当时的目的,不是为“绘画”而绘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论点。


早期中国绘画的另外一个特点是透视原理。一个特色是主角一定要大于配角,在汉代就很明显。另一个特色是多角度的透视,这种透视观一直延续到现在。


另外,绘画题跋也在很早就出现了,比如四川发现的砖画。所以题跋这种传统,起码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大概有两千多年了。



2

再简单讲一讲卷轴画。现在发现最早的卷轴画是在战国时期。


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出土人物龙凤图帛画(左)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人物御龙图帛画(左)


这两个都是从长沙楚墓出土的。其中一件上方还保留着装裱的小杆子,保护得很好。在发掘现场可以看到是盖在棺盖上的,这种画在当时的用途其实很简单,实际上就是导引图。它并不是为了绘画,而是想画出墓主人死后怎样走向另一个世界。



新疆地区唐墓出土伏羲女娲图


这种类型的导引图在中国延续了很久很广,一直延续到新疆地区。新疆地区也是盖在棺上,但是图像不太一样,图像中画的伏羲女娲很像中亚人,而且绘画的手法很多也受到西方的影响。


3

另外一种就是手卷。早期手卷发现得很少,只能从一些出土文物上的绘图来看。



湖北包山楚墓出土漆奁


这是从湖北包山楚墓里出土的,现在在湖北省博物馆。


这些漆器保存得不太好,它本身就像一个长卷画一样。如果大家知道早期的一些绘画,比如《洛神赋》之类的,就会看到,这种构图实际上是完全一样的,是一组人物一个画面,用树作间隔,在中间表现一个题材。如果大家熟悉中国早期手卷的话,它们的布局和构图都是这样的。


4

接下来谈另外一个画科,就是屏风画。现在最早的发现大概是战国时期的。如河北的战国中山王墓,屏风本身已经毁掉了,因为北方地区漆器很难保存,它的图案基本上就是卷云纹,上面是不是有具体的人物,现在很难说。从当时的出土文物来看,当时画写实的东西很少。



河北中山王墓出土虎食鹿屏座


再如虎食鹿的主题,则受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山王墓在河北地区,北方游牧民族很多,所以它有很多写实的动物造型。最早发现的实物都在新疆地区,但出土的屏风都比较小,实际上是一种专门为墓葬而做的屏风,不是实用的。


5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开始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墓室开始出现墓道了。墓道其实为壁画创造了很多空间,因为有时候墓道很长,几十米,于是人们就在两侧画画。



徐显秀墓墓道


北朝发现的几个特别有名的墓都是北齐墓,比如太原的徐显秀墓,它两侧的壁画就是仪仗队,画的基本上都是真人大小,甚至比真人还要大。



徐显秀墓人物面部晕染


另外,里面也反映一些外来宗教、外来绘画风格的影响。比如仕女面部的红色,这种画法一般被画画的人称为晕染,实际上不是中国的传统画法。早期的中国画颜色都很匀,是平涂的,就勾一个边,颜色刷厚厚的一层。从这个就看出中国的绘画方法通过丝绸之路而受到外来的影响。


6

隋唐时期,从绘画角度来看很多方面都达到顶峰。这时山水画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画科,花鸟画也独立出来。


人物画在唐代时候达到了顶峰。他们画得非常生动,比如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中的一幅壁画,是外国使节在觐拜,他把这个人物的神态处理得很生动。



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唐代流行肥美人。这个很有意思,唐墓最早在七世纪就出现了肥美人在逗鸭子,画得非常生动。为什么唐代以肥为美?原来一个很美好的传说是说因为杨贵妃很肥,皇帝很喜欢杨贵妃,因此大家都效仿皇帝的审美。但是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实际上是错的。杨贵妃其实是八世纪的,而这个图告诉我们,七世纪就有肥美人了。



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壁画观鸟捕蝉图


实际上,绘画不仅反映了宗教、思想,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经济。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考古学的研究,要以事实说话,很多文献的东西只能听听或参考一下,绝对不能单以文献研究为出发点,然后再拿考古材料去比对。


7

下面我们谈一谈“”这个概念。我们看到的很多墓葬里的东西,是被作为“画”挑出来看的。但实际上这些“画”都不是独立的,都是组合中的一个部分。今天我们谈的绘画,都是墓葬的一部分


打一个比方,墓葬就像一个小交响乐队,要配置各种各样的“乐器”,比如建筑的构件、棺椁,还有壁画、个人的拥有物,或者礼器、明器,还有吃的、用的。乐器实际上都是乐队的一个组成部分。乐队可以大,可以小,它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而不同。



唐韩休墓壁画乐舞图


这就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时墓葬中的东西,它们有自己的功能,都不是作为“美术”埋到里面的,这非常重要。比如前面提到的两幅辽画,也是为墓主人能享受原来的生活,才挂进去的。现在很多人研究“美术”这个概念,把这个称为“墓葬美术”实际上是个误导。

从另一个角度讲,“美术”这个词也不是中国人的,中国古代没有,一直到一百多年前,连“美术”这两个字都没有。这两个字是日本人传过来的,日本人翻译了西方英语的fine art,借用中国字拼在一起,然后中国又学日本。所以我们研究美术史、图像学,有时候就要考虑,研究古代人的东西的时候,不能拿今人的概念去强加给它们。


我们研究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到原来的背景。研究图像领域的,一定要记住:第一,文献是参考,可以利用,但文献不能作为主导。第二,用材料一定要读得全面,而且要读透。现在很多人不仅不读第一手材料,而且很多材料是你用我、我用你,最后连原始出处都不知道。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一个经验教训就是,三思而后行,拿实物说话非常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岩 :多相之维:考古学与美术史的跨学科观察
喜欢古墓的你们,书单已为你们准备好(一)
唐墓壁画中的山水图式 ——兼及美术考古对于鉴定学的意义
秦汉-绘画
汉代伏羲擎日、女娲举月图图像建构研究
韦正 | 天界想象——河西魏晋墓葬门墙画像砖的含义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