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德香港2016春拍|搏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专场精彩呈现

自今年春拍,“搏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将成为嘉德香港的固定拍卖专场。此专场的设立是基于近年海内外高古瓷市场的利好走势,亦旨在为藏家呈现更多、更精的早期中国陶瓷,并健全、丰富对于早期中国陶瓷的认知,物以稀为贵,物更以知为贵。


2016/05/31
嘉德香港
搏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
拍卖日期:2016年05月31日14:00 HKT
展拍地点:香港JW万豪酒店3楼宴会厅(香港金钟道88号太古广场)
点击图片查看本场拍卖电子图录

本次专场器物多为唐宋制器,今后随着专场的日臻成熟,会将器物年代上限继续向前延伸,汉晋陶瓷、新时期时代陶器等皆会囊括,让早期陶瓷的脉络、系统更加明晰。


本次专场撷取唐宋制器60件有余,细分五个专题版块:唐三彩、青瓷、青白瓷、白瓷,以及两宋茶盏。拣选器物,以品相基本完整为基础,将具有典型时代与窑口特征的器物纳书,大都数为同类器中出类拔萃者,来源有序者更不乏。真伪鉴别一直是阻碍藏家入门的门槛,来源有序对于高古瓷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藏品流转的记录,欧美日本等国十分成熟,公私收藏皆如此,这对于藏品本身,或之后的传承者,都是意义可观的。而国内还显得稚拙或不够重视。


为给藏家传递更全备的信息,图录制作上颇费心。将器物的多个角度完全呈现,让观者直观地捕捉到重点。器物解说方面,基本遵循博物馆、考古报告等学术惯用体例,力求客观地描述每一件器物的造型、胎釉、烧造工艺、装饰技法等,并将不同窑口器物的鉴赏标淮传达出来。另会提供详尽的品相报告。


本场器物精品赏析



760

唐(618-907) 

巩县窑三彩环柄小杯

口径4厘米 底径3.1厘米 高5.3厘米

HKD:30,000-50,000

USD:3,900-6,500

拍品式样乃仿唐代金银器而来,同类器可见日本私人收藏(《世界陶瓷全集·11·隋唐》,页251,图232左图),也称环把小斗或单耳罐,为唐代贵族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精美酒具之一。相同造型者还见于唐代白瓷(参见《白瓷之乐》,页30,图33;《中国陶瓷全集5·隋唐》,页138,图137)。

小杯形制精巧,成型周正。杯身罐式,口沿外翻,束颈,圆鼓腹,平底。肩部塑环状柄,斜挺向上,活泼俏皮。使用时,需拇指与食指相捏而持。外壁施黄、白、绿三色彩釉,交融流淌至胫部,口沿内侧亦施。色彩明快透彻,光亮滋润,为同类器中佼佼者。罐底及内部胎体细白,可见现平行的螺旋纹,乃轮制法成器,胎薄体轻。整器样貌十分可爱讨喜,与常见的三彩器辉煌斑斓的风格截然不同,为难得的实用唐三彩小品佳器。




765

唐(618-907)

巩县窑绞胎梅花纹方枕

长13.7厘米,宽9.3厘米,高6.2厘米

HKD: 600,000-700,000

USD: 77,400-90,300

本件小枕为唐代绞胎臻品,品相完整,来之极为不易。其尺寸精巧,不同于常见实用者,而釉面的华丽又绝非明器。学者通常认为此尺寸的枕或为脉枕,在此提出,可为一说。

拍品为通体胶胎与局部贴面绞胎结合而为,精工细作。枕形小巧,秀雅别致。长方体,周正之至。两侧面器壁中央靠上各设一个通气孔。枕面以贴面胶胎装饰梅花纹,花瓣层迭,朵朵交错排列,交接而成网格状,规整中不失灵动。四壁通体胶胎,纹饰如行云流水,千变万化,妙趣横生。釉面见细密的开片,釉面柔和光润。底部施黄褐色釉,并见三处支钉痕,可知其为满釉支烧而为,难得少见。胎体入手较沉,可见胎质缜密,淘选精细。

绞胎制器难度大,存世少。如此件胎釉上乘,品相堪称完美,艺术效果强烈者极为罕见。




766

隋(581-618)

青釉雕瑞兽计蒙坐像

长26厘米 宽14.5厘米 高19厘米

HKD: 450,000-500,000

USD: 58,100-64,500

本品所雕瑞兽形象为雨神“计蒙”,亦名雨师。《山海经·中次八经》载:“又东百三十里日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龙首、人身、鸟爪,龙角卷曲,怒目圆睁,僚牙外露,口微张露舌,似在喷雾施雨。双耳斜直向后,毛发分明,臂生羽毛,身材魁梧,肌肉明显,筋骨毕现,腰披围布,垂坠自然,两足岔开,双手置于膝上,下肢弯曲呈坐姿,气势勇猛威武,栩栩如生。

整器满施青釉,胎釉结合紧密。胎体上施有化妆土,釉面玻璃质高,透明度强,流动性大,釉色青中泛黄,釉面见开片,釉下见气泡。

整器集捏塑、堆贴、刻划等技法于一身,写实程度高,雕塑感强。瑞兽威风凛凛、奇异非凡之态表现淋漓,可谓鬼斧神工,乃古代青瓷中难得的雕塑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又品相佳,未见同类者,实属可遇而不可求之精品。


    



774

金(1115-1234)

耀州窑刻划花犀牛望月(吴牛喘月)纹碗一对

口径21.4、21.7厘米,足径6.2厘米,高7.5厘米

HKD: 1,200,000-1,800,000

USD: 154,800-232,300

拍品为金代耀州窑青釉刻划花经典作品,成对保存,品相完整,胎正釉美,工艺精湛,极为难得。

碗敞口,深弧壁,浅圈足,足心微凸。外壁口沿下凸饰一道弦纹,与外翻唇口精淮平行,从而形成一条带状纹饰。唇口薄、弦纹细,较771至773号拍品处理更为精道,是为细工。碗内口沿以下近一寸光素,弦纹内菱形开光,内刻犀牛望月图,一轮明月高悬天空,一头水牛跪卧滩头,头部昂起,口微张。刀法流畅犀利,构图简洁明快。

此图案惯称为“犀牛望月”,后经专家考证,或当为“吴牛喘月”。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满)奋曰:‘臣犹吴牛,见月则喘。’“刘孝标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土多暑,而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此种纹饰也见于金代定窑器、铜镜等,是为当时流行纹样。

整器烧造时,先裹足满釉,后足端刮釉,然后入窑。胎质缜密坚致,釉水厚润,玻璃感强,透明度高,莹泽清亮,颇为罕见。内外壁满布较细密的网状开片,气泡可见。足内、胫部可见深姜黄色斑块,是为胎中含铁,在煤窑自然氧化气氛下烧成所致,釉薄处而显。足端所呈现的褐色,亦因此。

两只碗尺寸相差无几,刀工当出一人,釉光光亮度上乘,当为同一窑烧造,属目前所见同类器中出类拔萃者,且成对保存,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795

北宋(960-1279)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花雁衔芦纹洗

口径17.4厘米 底径16厘米 高3.3厘米

HKD: 200,000-300,000

USD:25,800-38,700

来源:苏富比纽约,2011年3月3日,编号717

此洗造型沉稳雅致,直口,平底微内凹,口沿涩圈,旧镶铜口。器形简约中见细微变化,口略宽于底,器壁斜缓向上,上阔下收,微妙的变化体现着宋人制器的极致。此式景德镇青白釉洗多见敞口斜壁,拍品式样极为少见,相近者可见清宫旧藏(参见《故宫陶瓷馆·上编》,页208,图144)。器里刻划花装饰雁衔芦,两只大雁首尾相接,展翅翱翔,小头长颈,口衔芦苇,枝叶远远长过雁身。里外施青白釉,透明度高,玻璃感强,釉质莹润,开片大小错落。

雁衔芦乃传统工艺纹样,宋金时期磁州窑制品常见,后吉州窑也有出现,经常以单只衔芦雁表现。拍品式样,目前未见它者,极有可能为孤品。

“雁衔芦”纹饰的产生和演化过程十分复杂,解读也出现偏差。《淮南子》中有“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大雁口衔芦苇是为了躲避“缯缴”缠绕脖颈。此典故以为大雁“知保身”、“远其害”,称“雁之智”。然避躲避“缯缴”实在是不能令人信服。综合目前学者的考证,以下几点供参考:一,雁衔芦纹与源于西域兴于唐代的雁衔绶纹密不可分;二,北方游牧民族萨满教对大雁崇拜,入主中原后必影响工艺创作;三,唐代后期,大雁跻身祥瑞禽鸟行列,为衔瑞题材之一,意向符瑞;四,宋金时期是谐音吉祥纹饰发展的重要时期“衔芦”谐音“衔禄”、“传胪”;五,也可归入飞鸣宿食题材,寓有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之意。




798

唐(618-907)

定窑白釉印花双鱼纹海棠式杯

长15厘米 宽10.3厘米 高2.5厘米

HKD: 220,000-250,000

USD: 28,400-32,300

海棠花式杯,敞口,斜壁,平底,不同于常见者带圈足。整器以内模模制而成,工艺考究,内壁平整,外壁隐约可见手工压印痕迹。杯心海棠形开光内印双鱼纹,首尾相接,咨意游动。内壁满釉,外壁施釉不到底,底部涩胎,可见黄褐色垫烧痕迹。釉色如象牙,质若羊脂,温润匀净。

此式造型源自萨珊式金银多曲长杯(参见《定瓷艺术》,页49,图57),北魏至唐代陆续由西亚或中亚传来,成为盛行的金银酒器,亦可见水晶、白玉制品。瓷器制品中,多见变八曲为四曲,变高足为浅圈足。

拍品式样者,可见台北故宫藏品、河北曲阳涧磁村出土物等(参见《定州花瓷》,第33页,图I-14;《定瓷艺术》,页50,图58),另外,伊朗、埃及等海外遗址也见同类器出土,为当时流行器形,亦可见当时定窑生产规模可观,产品已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亚非、欧洲。旧配锦盒。





805

辽(916-1125) 

白釉印花花卉纹花口方碟一对

口径11.1厘米 底径7.6厘米 高3.6厘米

HKD: 200,000-300,000

USD: 25,800-38,700

来源:美国安思远旧藏

小碟四方斗式,平底,花口外侈,器壁斜直。内里模印花卉纹,碟心以铜钱纹样划分为四区,空白处填花叶图案,纹饰构图呈四方连续,简练明快,清晰流畅,匠心独具。内壁满施白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釉面莹润洁白。底露涩胎,芒口,迭置覆烧。成对保存,来源可循,十分难得。同类器见于北京房山北郑村塔基、天津武清大良塔基,以及辽宁朝阳北塔天宫出土者,第三者出土时内盛水晶、玉石珠饰等物。

花口碟为辽瓷典型器,晚期十分流行,多见三彩印花装饰,也有白釉刻花、印花者。其造型源于契丹族传统使用的木质、皮革质容器。根据形制,大致可分三型:圆形八曲花口碟、方形花口碟(拍品式样)、八角方碟。按相关学者研究考证,方碟流行于10世纪中叶到11世纪末,不少出土于塔基,辽国境内的两大窑场,龙泉务窑和缸瓦窑都烧造过此类产品。




814

金至元(1115-1368)

三彩剔刻花锦地团花纹枕

长52厘米 宽18.5厘米 高16厘米

HKD: 800,000-1,000,000

USD: 103,200-129,000

瓷枕风格独特,传世少见。枕形近长方,但变化稍多。前壁内凹,后壁微弧,枕面两端高,中间低,前面低,后面高,既利于枕卧,又增加器身的变化。外壁近底3公分处,剔刻两条平行的弦纹,其间填黄彩,形成绕身一周的黄色条带。其下无釉,可见红褐色胎体及化妆土痕迹。黄色条带以上满剔刻铜钱式锦地纹,填绿、白彩,锦地上饰团花纹,填黄、白、绿、褐彩,枕头四角饰以如意云纹状包角,格外别致。整器绿彩为底,辅以黄、赭、白三彩,配色明快鲜丽,填彩精淮,装饰效果强,具有宋金以来三彩瓷枕特征。观胎釉特征,或为山西窑口制品。




817

北宋至金(960-1234)

酱釉茶盏

口径13.7厘米 足径4.1厘米 高4.3厘米

HKD: 200,000-400,000

USD: 25,800-51,600

茶盏斗笠形,斜直壁,与平面呈45度角,薄口微侈,浅圈足微撇,足心挂釉乳突。内外施酱釉,色泽均匀,呈半木光。修足规整,瓷土细润,色灰。采用裹足满釉、足底刮釉、匣钵正烧的烧造工艺。外壁下腹、胫部有金属物侵染,可知原有金属盏托相配。此盏成形周正,胎薄体轻,形制优雅,制作上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酱釉制品。

宋代酱釉瓷器在定窑、耀州窑以及当阳峪窑等北方大窑都有烧造,除常见的茶盏外,还有盖碗、瓶、壶、盏托、花口碗、花口盘等。有学者指出其可能有意仿照宋代酱色漆器特征而成。当然,不可否认二者有密切关系,但酱釉瓷器自有其本身的发展演变,于此或仅能说它的流行或与宋代漆器盛行有着平行发展的关系,而不能说是绝对受漆器影响。




824 

南宋(1127-1279)

吉州窑黑釉茶盏

口径11.9厘米 足径4厘米 高5.8厘米

HKD: 80,000-100,000

USD: 10,300-12,900

吉州窑装饰多样,以各式窑变斑纹,如玳瑁、虎皮斑,以及木叶纹、剪纸贴花、彩绘等多件,如本品这样素黑乌亮者殊不多见,乃斗茶、点茶佳器。

盏口微敛,斜壁深腹,里心圆饼状微微鼓起,假圈足,足心微打洼。通体施乌黑釉,釉面光润,发色均匀,可见细密的网格状开片。吉州窑黑釉瓷的色泽不似福建建窑和北方诸窑,釉面无浮光,自然古朴,以其点茶,别有一番意趣。圈足露米白色胎,粗松似陶,但又似陶非陶。

整器胎体规矩,造型稳重静雅,釉色,发色佳,乃质量上乘者。采用匣钵正烧,成品率高,质量精,但产量低,费时费工,不易得。




825

南宋(1127-1279)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口径12.4厘米 足径4.2厘米 高6厘米

HKD: 200,000-300,000

USD: 25,800-38,700

唐宋饮茶风盛,宋代尤以点茶、斗茶为尚,且茶色尚白,以黑釉茶具斗茶最适,其中建窑产品最负盛名,为宫廷贵胄、文人士大夫、僧道等阶层所赞誉,文献中多有体现。常见建窑兔毫盏有两种,一为青黑地,一为酱褐地。酱褐地者宋人通称其为紫泥、紫欧、紫盏等。蔡襄《茶录》中说斗茶“以绀黑兔毫盏为贵”,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皆指拍品式样的青黑地兔毫者。

此式茶盏乃建窑最经典器形,薄唇口微侈,外壁沿下一圈微束,为持用方便而设,美观实用并举,符合宋人生活美学。深腹,底承较浅圈足,足内稍稍打洼。施釉不到底,近底处积釉一周较厚。口沿釉薄,一圈赭褐色。器身黑釉耀眼,乃上等发色。褐色兔毫丝丝垂流,仿若流星划过天际。建窑黑釉窑变效果的呈现取决于窑室气氛、窑温、窑位等诸多因素,非人力所能决断,固每一件建盏都具有唯一性。底部露胎处,可见铁色胎体,胎厚扎实,可保持茶汁温热而不烫手。

此件兔毫茶盏釉面莹泽光亮,黑釉绀黑黝黝,金褐色兔毫丝丝垂垂,层次丰富。点茶其间,击拂茶水后,所得茶面细沫,白黑相映,至雅至美。


拍卖结果 New
中国嘉德2016春季拍卖会结果
Woolley and Wallis 亚洲艺术品Part I 拍卖结果
北京华辰2016春季拍卖会结果
更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看点|香港嘉德秋拍高古瓷总50件一览
嘉德香港2018春季拍卖会搏泥幻化—中国古代陶瓷
器物说2021杭州首拍|古格·私家藏瓷
香港2018秋拍“高古瓷器”成交全记录(总览:56件瓷器)!
直击佳士得 | 香港春拍 【禹火紫霞】及【浮生闲趣】专场重器一览
最新拍讯 | 香港佳士得秋拍高古瓷成交记录(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