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城足迹丨走进滇西北独龙族秘境Part3
2014-09-15 罗卿 城市作坊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接上期“独龙族民俗和传统民居聚落”,今天科城继续陪您走近独龙族民居建筑。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中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族人民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民族建筑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其传承和发扬创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何为中国民族建筑?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原副会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单德启先生认为:广义地讲,中国人使用的,采用中国人的适宜技术来建造,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蕴含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都应该称之为中国民族建筑。

独龙族,作为全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人口总量极少的一族,其民族建筑特色解析,对于独龙民族建筑传承与创新至关重要。何为独龙族建筑?由单先生定义,我们推延认为:独龙族人民使用的,采用独龙族的适宜技术来建造,符合独龙族的审美要求,蕴含独龙族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建筑,都应该称之为独龙族民族建筑

一、独龙族建筑特征

(一)居住建筑特征

建国以来,外界对独龙江的关注与帮助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传统独龙族建筑渐渐被陆续建设的新型木板房、砖混结构新民居所取代。独龙江乡现状住居大致分四种类型,各类型均代表一定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

类型1传统独龙族民居。普卡哇村,是整个独龙江乡传统聚落保存最好的一个村落,作为独龙族民居最原真的活化石,对应父系氏族社会结束迈向社会主义初期的生产力状况,充分体现了典型刀耕火种时期独龙族的简单住居结构和简单生活方式,成为独龙族民居建筑的原朴研究范本。普卡哇村位于全乡中部,南北建筑特征兼具,干栏式建筑和井干式建筑均有,墙面使用木楞、木板或篾笆,屋顶茅草覆顶,建筑室内陆板圆木、木板或竹篾笆均有见。屋内设火塘,门面向东方,无窗或设小窗,光线极暗,牲畜饲养在楼下。独立于主房另建有粮仓或牲畜房。

普卡哇村传统民居聚落

类型2是近三十年来,独龙族与外界往来频繁后受外界影响所形成的一字型单廊民居,整个怒江州散布于怒江两岸的傈僳族、怒族民居中也比较常见。每栋一户,外廊入口与主要道路连通,一般直接临街临路而建。木板房居多,底层架空,屋面用铁皮或石棉瓦覆盖。

铁皮顶木板墙民居建筑


石棉瓦屋顶民居建筑

类型3是2008年以后大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由地方政府统一设计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坡屋顶,空心砖或木板墙体,空心砖外墙面以木楞、木板、篾笆或双色外墙漆装饰,屋面采用灰色彩钢瓦或红蓝两色挂瓦,普卡哇村采用茅草芙顶装饰。

孔当村保障性住房

普卡哇村保障性住房

类型4的住居形式仅存于孔当中心村,是完全受现代建筑影响的多层建筑,建筑风貌与普通乡镇无二。 民宅多为一层或两层坡屋顶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为3~5层平坡结合建筑。

巴坡村委会办公楼

乡政府驻地孔当村委会民居

(二)其它建筑特征

独龙族聚落构成的其它元素还包括:教堂、院落、旁门、斯旁和旁亚等。

教堂是整个怒江州重要的公共建筑,信教比例高达80%,独龙族约有10%的民众信奉基督教,教堂在村落布局中很重要。现状全乡约有六座教堂,南方居多。教堂一般布局在主要交通沿线,民居聚落外围,或聚落与聚落之间。大部分教堂建筑外观形态与民居相似,简单朴素,仅通过置放“十”字架与其它民居建筑区分。

离住房10~30米左右,还有“旁门”(仓库)和“斯旁”(晾晒谷物的草棚)建筑。“旁门”和“斯旁”建筑,有的二者融为一体,有的则单独搭建。

村落一侧的教堂

这也是教堂

水磨房

住屋边的“旁门”(仓库)

二、民居基本特质

(一)平面基本类型

在独龙族民居“一”字型的体量下,廊作为交通核心连接各个功能房间,同时,还作为与外部环境的过渡空间存在。在独龙族传统民居中,廊与功能房间的组合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前廊后室:廊道位于房间之前,作为交通空间有效连接内外部环境。此平面类型开间较多,建筑体量较大。

2、边廊:廊道位于一边或一角,此平面类型多为一开间和两开间,廊道在整个体量中所占比例较小。2009年以来建设的新民居,较多采用边廊平面布局,节约了交通空间。

3、中间穿廊:廊道位于民居中央,呈通透式的过廊形态,大多将建筑分为两个部分。民居整体体量较大,多为狭长的“一”字型。此类组合形式在传统民居中所见不多,新民居建设也没有再出现。

前廊后室

边 廊

中间穿廊

(二)结构形式

独龙族传统民居建筑均为木结构,结构形式有两种,“干栏式”和“井干式” 。

1、干栏式“千脚落地”房

“干栏式”建筑底层架空,人居楼上。独龙族干栏式民居建筑俗称“千脚落地房”。顾名思义,“千脚落地”是对民族建筑外形和底层架空支柱的形象说明,建筑底层木桩和房柱,象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千脚落地”架空高度多在400-1500cm之间。采用密集排列支柱的方式,目的在于保持上层房屋自身的稳定,既满足生活需要,又弥补缺乏大型木柱材料的不足。房间外围根据实际需要,沿地形的上坡向(多为东向),可架空长短不等的狭窄连廊,而进出室内的入口,常从房屋的上坡向开设。

2、有架空层的“井干式”木楞房

“井干式”建筑,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槽,组合成矩形木框,层层相叠成“井”框状空间。这种方式由于耗材量大,建筑的面宽和进深又受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比较厚重。

独龙族井干式建筑主要分布在独龙江乡北部,仓库、牲畜房也普遍采用这一结构形式。 建筑主体墙面有和木板两种形式,木楞墙面是以圆木或半圆木垒叠而成。这类民居由于上部建筑主体的自重较大,因而架空层的支撑构件以石块为主叠砌而成,并结合木柱共同支撑其上部房屋。房内多铺以厚木板,整个房子呈长方形。房顶盖以茅草,有的用劈开的薄木板盖顶。

这两种形式的民居一般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房屋中间均设有一个或两个火塘,一个火塘象征一个家庭,两个火塘的房屋多为长形,屋内两边用竹席隔成小间。火塘上方设竹木搁物架,火塘内安放铁三脚。

(三)建构元素

1、茅草屋顶

传统建筑均为人字形的木制屋架,悬山两面坡屋顶,上面铺置椽子和竹子各一层交织而成网状,顶部茅草用藤篾捆扎固定。屋顶坡度多在3.6~4.0分水之间,悬山顶,多数传统民居屋顶以茅草覆盖,少量以木“闪片”覆盖。

2、墙面及门窗洞口

孔当以南地区的“千脚落地”房墙面以竹篾编织而成,竹篾墙上几乎不开窗,而门洞口则是先木块拼接,然后再与竹篾墙结合形成门;孔当以北地区多为木楞房,墙面为圆木或木板,门窗洞口尺度较小,在建造时先预留出门窗洞口位置,搭建出门窗的木框架,然后在沿着边框垒叠木头。独龙族民居的门一般朝东开,不能朝西开,因为独龙族认为朝西不吉利。

3、基座

“千脚落地”房的支撑木柱或竹柱直接落地,与山地结合,长短、疏密不均的众多木柱,是独龙族建筑的重要特色;木楞房多以石块为承重基座,结合木柱共同支撑相对沉重的上部建筑。也有在下部,加建竹篱,蓄养牲畜或作为储藏空间。

4、结构形式及构造技术

“千脚落地”干栏式建筑的结构体系分为两个层次,先由落地短柱(“千脚”)支撑起楼板形成平台,然后再在楼板上落柱搭建上部建筑,这类民居的构造技术较为简单,建筑构件之间多为绑扎而成;而木楞房的结构体系,底部为架空层,上部为井干房,出现榫卯及类榫卯技术。

5、立面形式及主要材料

(1)立面形式:立面基本为三段式。

下段:多建在山坡之上,用几十根木柱,多排排列,也有用石块累积代替。形成纵向密集的条纹肌理。

中段:墙体主要为木板、圆木或竹篾,采用不同建筑材质和不同处理方式,形成的立面肌理也各不相同。

上部:人字形的木制屋架,悬山两面坡屋顶,出檐约600~800mm。传统屋面材料主要有茅草,少量采用木闪片。茅草屋顶随着长时间日晒、烟熏,色调会由浅灰黄慢慢变深灰、深黑。

(2)建筑材料:主要有圆木、木板、木桩、竹蔑、茅草和毛石。

木——木为桩,圆木、半圆木为墙为地板,木板为墙为地板;

石——毛石基座;

茅草——屋面材料;

竹篾——编织各色图案,作为建筑墙面、地板。

(3)建筑色彩:基本为竹、木、茅草的材料原色。色彩以灰、黄为主,风化后呈现深灰、深棕或深黑色。

(4)建筑装饰:建筑表面一般悬挂有生产工具、动物头骨等物品装饰。

今天,小编先再为您呈现一些独龙江影像。下一篇,科诚将与您分享独龙江乡现状建筑风貌改造方案,陪您一起展望独龙江未来,审视独龙江变化。

怒江美食

独龙族小朋友

先休息一下,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龙族民居:独龙族的民居屋“木垒房”
高山族民居
你一定知道56个民族,但你知道他们最具特色的建筑特色是什么吗
央视远方的家《边疆行》第33集:秘境独龙江
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民居
如此精密巧妙!140种常见榫卯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