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州杨家埠出土汉代画像镜考释

2006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州杨家埠清理了一座东汉墓,编号2006YJBD23M1。该墓为竖穴土圹砖椁墓,方向192度,葬具及人骨无存,砖椁残长4.48、宽4.48、残高1.16米。随葬器物47件(组),包括:泥质陶罐、灶、釜、井、水桶、狗、博山炉、托盘、三足盆,釉陶罐、臼形罐、小盘口壶,瓷罐、盘口壶、锺,印纹陶罍,铜洗、鐎斗、簋、缽、甑、璏、帽形器、四乳规矩镜、画像镜、五铢钱、小铜圈,石研黛器、黛板,鎏金铜刀,镶铜扣漆器,铁刀,银手镯,等等。发掘者结合墓葬规模及出土器物判断,此墓时代为东汉中期,墓主当具有一定经济实力。

        该墓出土的一面画像镜,编号D23M1:19,虽残损,但镜体硕大,做工精良,纹饰精美,属东汉画像镜精品,现将其纹饰铭文考释如下。

        一、纹饰考释

        该镜为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一周连续椭圆短线纹。主纹饰为四组浅浮雕画像,以四乳钉均分成四区,各乳钉外均围绕一圈细小的乳钉。主纹饰区外围一周阳文篆书铭文,铭文外饰一圈栉齿纹。宽厚画纹带缘,缘面自内向外分别饰三角锯齿纹、弦纹、蟠螭纹、弦纹各一圈。镜直径21、高2.1厘米,钮直径3.5、高1.9厘米,缘宽2.2、厚0.9厘米(图1)。

图1

图2

        为便于叙述考释,现将镜面主纹饰区划分为A、B、C、D四区(图2)。各区图像直述如下。

        A区:中间坐一人,头戴高冠,双手袖于胸下,有肩羽。左侧一人立侍。右侧三人跪侍献物,右上方有榜题,不识。

        B区:一人半跪作长袖舞状,足踩踏盘。左侧跪一人,右侧跪二人。

        C区:中间坐一人,头戴三山冠,双手袖于胸下,有肩羽。左侧一人立侍。右侧三人跪侍献物,右上方有“山人”榜题。

        D区:饰一俯首奔跑的瑞兽,头生分叉长角,短尾,背上安置有鞍,足踏流云。右上方有“白”榜题。

        引证1:《古镜今照》上册第287页“永元三年”铭东王公西王母画像镜[1](图3)。该镜图像布局与D23M1:19相似;画像内容除瑞兽不同外,其他三区基本相同。特别是该镜按顺时针方向分布有“永元三年作”、“仙人”、“西王母”、“王女”、“白虎”、“仙人”、“王公”、“玉女”、“云中玉昌(倡)”的榜题,且周铭为“石氏作竟世少有,东王公,西王母,人有三仙侍左右,后常侍,名玉女。云中玉昌□□鼓,白虎喜怒毋央咎,男为公侯女□□,千秋万岁生长久”,榜题和铭文为相关图像的辨识提供了直接依据。

图3

        通过比对两面铜镜的图像、榜题,我认为:杨家埠画像镜A区中的主像为西王母,左侧为王女,右侧为三仙人;B区主像为云中玉倡,右下方当为击节打拍的俳优;C区主像为东王公,左侧为玉女,右侧为三仙人(即榜题中的“山人”)。

        D区瑞兽右前方有“白”字榜题,易误导人将其识别为白虎。但仔细对比观察,D区瑞兽形态与永元三年镜白虎差异非常明显,确非白虎。又瑞兽背上安置有鞍,易令人联想到汉代画像镜中常见的马图像。或若将鞍桥视为驼峰,则又让人联想到骆驼。但是,马和骆驼均为无角动物,实与图像不合,联想非也。

图4

        引证2:《汉广陵国铜镜》第312页四乳禽兽纹画像镜[2](图4)。该镜四区分饰形态不同的神兽:青龙与鸟、白虎、马、独角兽。其中,白虎长尾上卷,马尾散顺长垂,形态特征均与杨家埠画像镜之角兽不相类。

图5

        引证3:《汉广陵国铜镜》第314页“王氏”铭瑞兽纹画像镜[3](图5)。该镜四区亦分饰形态不同的神兽:垂鼻长牙的大象、伏地的老虎、回首张望的独角兽、俯首奔跑的鹿。其中的鹿图像与杨家埠画像镜D区瑞兽极似。类比可知,杨家埠画像镜D区瑞兽应为白鹿,榜题仅有“白”字,“鹿”字漏省。

        沔之洲按:曹操《气出唱》有“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唐·王昌龄《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有“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由此知,白鹿,神兽也,可驾车,可骑行。D区瑞兽,头生分叉长角,短尾,背置鞍,足踏流云,仙人骑行之神兽白鹿无疑。如此,图顺义当。


        二、铭文考释

        杨家埠D23M1:19除镜面残缺字和漫漶字外,可识别铭文为:“刘氏作竟□且好□而□□世□保上有东王公西母仙人子高赤□子□由天下矣”。

        引证4:《汉镜文化研究》上册第80页第710条[4],“王氏作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之保。服此竟者不知老。寿□东王公西王母。山人子高赤松,长保二亲宜。”

        引证5:《汉镜文化研究》上册第80页第615条[5],“青羊宋氏作竟佳且,明月予世保。东王父西王母。山人子槁不知老。周由天下之四海。乐无亟。”

        沔之洲按:“竟”,通“镜”。“保”,通“宝”。“山人”,即“仙人”。“子高”,当为“子乔”,汉刘向《列仙传》载有王子乔事迹。“由”,通“游”。以上三例铜镜铭文,句式结构和内容多有重合。句式结构上,或为七言诗句,或为七五句式、七六句式、七三句式结合体;内容上,多列述神仙。此类铜镜铭文汉时当有格套,似可归纳为:“某氏作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之保。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乔赤松子,周由天下之四海……”

        综上考证,补正后D23M1:19铭文当为:“刘氏作竟(镜)佳且好,明而日月世之保(宝)。上有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高(乔)赤松子,周由(游)天下矣。”


        三、余论

        汉代对置式神像镜中,西王母、东王公多处于对称位置。对置式构图的神像一般有两组或四组,两组神像即对偶神西王母和东王公,四组神像则再加上其他两组图像,通常以历史人物、仙人、仙禽瑞兽组配。此类画像镜的题材含义,多是表现神仙世界仙人逍遥快乐、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

        东汉中晚期,神仙镜大量涌现,各地铸镜作坊在镜图内容、物象配组、铭文等各方面互相借鉴效仿,并且将大量现实世界场景融入了镜图中的神仙生活世界,表明这一时期神仙思想在民间流播广、影响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附记:杨家埠出土汉代画像镜照片、关联墓葬的考古资料由李晖达先生提供,特此鸣谢。

 

2017年5月1日写于钱塘江畔


【注释】

[1]浙江省博物馆编:《古镜今照》,文物出版社,2012年3月第1版。

[2][3]徐忠文、周长源主编:《汉广陵国铜镜》,文物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

[4][5]清华大学汉镜文化研究课题组:《汉镜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4月第1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王母孕育婴儿画像镜文化内涵初探
青铜镜最高成交价格
“吴王、越女二人兮”东汉铭文画像镜
从战国方仙道至金元全真道 东华大帝的神格与演变(上)
镜中仙境 依旧蓬莱
汉代唯一署名铜镜作坊“杜氏作”铜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