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河与中华农业文明(一)
2017-06-12 樊志民 农史研究

黄河与中华农业文明(一)


     2017年6月7日,本人在我校博览园农史馆接受了农林卫视《走黄河看农业》栏目组刘平等记者对《黄河与中国农业文明》的专访,硕士研究生李伊波随行做了录音与文字整理。以下文稿,从黄河在自然河意义上的价值、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黄河在中国农业历史上的价值等三个维度进行了集中阐释。

一、黄河的自然河义项

     黄河是条自然河,长达5500多公里,流域面积7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一条著名的大河。它与中国的农业、历史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因此,中国人民有必要了解它。黄河发源于西北,和华北联系起来,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较早的地方。有地质学研究认为,黄河在地质时期可能从兰州向东走渭河河道至华北平原入海,后来因鸟鼠山的隆起,黄河在北边拐了弯,走今天河套平原这一带,流经黄土高原。

     在历史早期专称为“河”而非“黄河”,从“河”到“黄河”的变化,一方面缘于流域内植被的破坏,另一方面也与它流经黄土高原带去大量泥沙有关。人们通常认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并花了很大的力气去治理,现在看来,它是种自然现象。实际上,如果没有黄河带来的泥沙,很可能没有华北平原。古代人们常以九州代指中国,“州”的原义指的是水中高出水面的岛丘。也就是说在历史早期整个华北平原可能多是沮洳之地,由于水比较多,露出水面的一些小岛和地块成为常见景观。后来随着黄河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形成了华北平原。辛树帜先生曾经主张用平治水土替代水土保持这个概念,认为水土保持过分强调或突出了人的主观因素而忽略了其自然性。

      水土从黄土高原流失地来看,对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是破坏性的灾害,另一方面,它向下游输送泥沙的过程又是造田的过程。过去,黄土高原每年有十几亿吨的泥沙随着黄河下泄,大约三分之二入了海,三分之一沉积到现在河南、山东这一带,现在河南山东一望无际的平原是由黄河堆积出来的。近些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及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实行,黄河泥沙量大为减少,这本应是一件好事,但是却给下游的河南山东带来了不少困扰。随着黄河泥沙的大幅减少,一个是对黄河清流对河道的冲刷不断加剧,导致使河床下陷、河岸崩塌,河南、山东的农田出现水位下降的现象。另一个对山东的直接影响是黄河入海口泥沙的减少,致使淡水和海水的比重发生了差异,山东近些年出现比较严重的海蚀现象,海水把已经成陆的土地给冲刷掉。更严重的是黄河入海口的植物少了充分泥沙的供应,海水倒灌后,很多植物生存条件发生了变化,导致大量植物干枯、死亡。

     总而言之,大河的水土流失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可以作用于它但很难从根本上予以改变。孰好孰坏,需要辩证地看待。辛老认为水土流失这个事,静态上看是个坏事,动态上看可能是有利的,如果放在一个长时段大范围内看,很可能是利大于弊。他曾形象地比喻道,静态地看的确是坏事,但坐着火车看有利有弊,坐着飞机在高空俯瞰则利大于弊。因为它是将生态条件较差地区的的泥沙带到了下游,促进了华北平原农区的形成。可以说黄河是个搬运工,它给下游地区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和水分。人类早期文明最先大多出现于大河冲积平原,所以从自然角度来看黄河,水土流失是个自然现象,不要把它看成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二、黄河农业与中国历史

     黄河发源于西北,流向华北。它所流经的西北和华北在中国早期历史上起了重要作用,至少在唐以前中国历史是以黄河为轴心的。如果中国历史是本书的话,东西向流的黄河是书脊,中国前半段的历史是顺着这条书脊翻开的。实际上夏商周三代与秦汉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

     研究中国历史渭河是必须关注的一条河流,渭河作为黄河最大的支流,它和黄河下游的东西向走向完全一致。有学者讲,从河流角度讲,渭河是支流,黄河是主流,但是从文化角度讲,渭河可能是主流,黄河是支流。因为唐及其之前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是以关中的长安、咸阳作为它的核心地域。周人秦人在这里也曾不断地迁徙,但是基本趋势是在关中平原经营一段时间后然后把西北这边的事做好,历史上称作“奔于戎狄之间”或“秦霸西戎”,过去一直比较忌讳或不愿谈及这样的事情。现在来看,周秦可能由此探寻或建立了一种后世中国统一的模式:先把黄河流域、关中平原经营好,将大后方的事处理好,然后东向统一天下。周秦汉唐都是如此。

     经营好关中以后再经营西部,在农业历史上讲它是农牧结构的配置,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农业和西北的牧业结合起来的过程,农可以富国,牧可以强兵。过去总认为农牧是种产业结构,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农牧业也是种军事配置,农可以维持人们的生存,有了牧业以后就意味着有了骑兵和战车。

     农牧、农耕、农渔三种农业文明类型基本上是根据由北到南的纬度变化而形成的,黄河流域兼具农牧和农耕两种文明。黄河流域由东向西,虽然平行于纬度,但由于距离海洋的远近变化,带来了降雨量与植被的东西差异,加之地形地势抬高导致了经度的变化有时接近了纬度的变化。所以在中国西北地区的黄河中上游,以牧业为主或半农半牧;在中下游华北平原以农耕为主,农和牧这两个要素在黄河流域做到了很好的结合。

     回眸中国历史,在传统农业时期基本上是以农牧配置为骨干。到了宋以后,这种配置无非是从西北转移到东北而已,元、清等少数民族从东北进入了中原。实际上,这样的农牧配置在传统农业时代,满足和维持了人类基本生存和人类安全的基本需要。

三、黄河与中国农业文明发祥

     黄河作为一条大河,刚好处于北纬30-40度之间,处在中纬度地区,这样的纬度决定了它在早期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从世界历史上看,世界几大文明基本上都处于这一纬度,黄河的整个流向基本和这个纬度相重合。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过程中,黄河流域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一般讲中国农业有三个类型,北方草原文明、中原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北方草原地带,由于生存条件相对严酷一些,所以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文明很少在北纬40度以北出现。江南地区不排除有一些早期农业的点状发展,但从历史上看,直到西汉时期这里的农业发展仍比黄河流域的水平要低很多。原因在于这里的自然条件太丰裕了一些,自然能提供给人类的供给更多,饭稻耕鱼就可维持人们的生存。只有黄河流域既有相应的自然供给,又存在自然胁迫,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过农业来维护自己的生存,但是又必须要参与劳动,这可能是黄河流域文明较早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另外,黄河流域的土壤、植被也是重要的因素,这里土壤比较疏松、植被相对稀少,有利于人类早期的农业开发。此外,黄河流域一年四季分明、植物的兴衰荣枯整个的周期性比较完整,对于人们何时耕种、何时收获,起了很好的指示作用,这是黄河流域农业较早先行一步的重要原因。概而言之,黄河流域的纬度、土壤、植被、气候等条件适宜了农业的产生,利于中国农业的早期发展。

     在农业起源上,一般称多元起源、多元交汇。也就是说只要有合宜的条件都可以产生原始农业,但是那一农业类型发展进入文明状态却是有区别的。中国由北到南,黄河流域先走了一步,称之为多元交汇。一方面它先走了一步,另一方面周围的一些文明不断融入进来,这对于把中国历史较早地导进入国家与文明形态发挥了重大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江南也可以看到比较发达的原始文明,辽河流域、珠江流域等都可以见到点状的发展程度比较高的一些遗址,但是五帝时期部落联盟,甚至进入国家形态的夏商周都是在黄河流域。这样的趋势一直到唐,唐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唐以后都城东迁的过程意味着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优势的逐渐消失,这即为历史上所谓的经济重心的东向与南移。

四、黄河农耕文明与夏商周三代

      中国的农业文明由北自南可形象的概括为:北方草原地区遒劲的农牧文明、黄河流域厚重的农耕文明、江南富庶的农渔文明。这实际上可以和历史发展时期基本相对应,厚重的农耕文明基本上讲夏商周三代,如果讲中华五千年文明,以公元为界,前半段长于后半段,如果讲4000年文明,以夏开始前后相若。三代占据了前半段,后面诸多王朝占据了后半段。

     夏商周国祚绵长,何以存续了哪么长时间?可能与它们的制度设计有关系,这是种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而形成的制度设计。由农业进入文明,具有独特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平和一些,社会结构相对稳定一些。我们中华民族现在讲的群体意识、国家意识,以及儒家的许多对人关爱的学说,都是农耕文明的一种表现。我们可能对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抢掠颇多微词,有时候指责他们不够文明、比较野蛮。实际上,狩猎游牧民族以动物性食物来维持生命与生存的,他们进犯农区给民众带来巨大冲击,这源于他们的生存方式,无猎杀则部族以难存续。游牧民族崇尚英雄,农耕民族更多的讲群体、和谐,这样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历史前半段的相对稳定;这样的制度设计由家庭、氏族、部落发展国家,家国同构的模式使得我们进入文明时代时比较多的保留了血缘的温情、群体的意识、秩序的观念。夏商周三代的长期存续,可能或与由农耕进入文明的路径选择有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破解夏朝历史,必须认清夏商周在地域农业方面的差别
3小时五千年:黄河文化弘扬中国精神
黄河流域为何不会是夏朝夏文化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发现黄河源头,仅碗口大小,严禁任何人靠近
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历史意义
黄河文化内涵与中国历史根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