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目錄學 | 集部 | 总集類序

文籍日興,散無統紀,於是總集作焉。一則網羅放佚,使零篇殘什,並有所歸;一則刪汰繁蕪,使莠稗咸除,菁華畢出。是固文章之衡鑒,著作之淵藪矣。《三百篇》既列為經,王逸所裒,又僅《楚辭》一家。故體例所成,以摯虞《流別》為始。其書雖佚,其論尚散見於《藝文類聚》中,蓋分體編錄者也。

《楚辭》本劉向所輯錄,至東漢王逸作注時,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十七卷。自此疏釋《楚辭》者,咸以王注為定本,故《四庫》敘文云:「王褒所裒」也。《楚辭》本總集之始,《四庫總目》仍探源於摯虞《流別》者,本《隋書·經籍志》之說耳。《隋志》云:「總集者,以建安之後,辭賦轉繁,眾家之集,日以滋廣。晉代摯虞,苦覽者之勞倦,於是採摘孔翠,芟剪繁蕪,自詩賦下,各為條貫。合而編之,謂為《流別》。是後又集總鈔,作者繼軌。屬辭之士,以為覃奧,而取則焉。」《隋志》著錄:「《文章流別集》四十一卷,梁六十卷,《志》二卷,《論》二卷。摯虞撰。」《晉書·摯虞傳》稱「虞字仲恰,京兆長安人。父模,魏太僕卿。虞少事皇甫謐,才學通博,著述不倦。虞撰《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輔決錄》,又撰古文章,類聚區分,為三十卷,名曰《流別集》。各為之論,辭理愜當,為世所重。」是《文章流別集》一書,早已見重當時,宜其為後世取則也。

考魏文帝雅重文學,自為太子時,即與徐幹、劉楨、應、阮瑀、陳琳、王粲、吳質為友。值魏大疫,諸人多死。太子<與吳質書>有曰:「昔年疾疫,親故多離其炎。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頃撰其遺文,都為一集。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游,猶在心目,而此諸子,化為糞壤,可復道哉!」「間者歷覽諸子之文,對之抆淚,既痛逝者,行自念也。」而書中品論諸家文辭之語尤多,不煩悉舉。所為「撰其遺文,都為一集。」即總集之體例,遠在摯虞《流別集》之前矣。特文帝裒為此編,常置几案,以備一己之観省,所謂「歷覽諸子之文」者,蓋指此編而言。當時既未流布與外,故知之者鮮耳。然後之論及總集源流者,自不可置而不言。況魏文早有《典論》,乃論文之先驅,摯虞文論,諒亦有取於是也。

《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2012年5月

《文選》而下,互有得失。至宋真德秀《文章正宗》,始別出談理一派,而總集遂判兩途。然文質相扶,理無偏廢;各明一義,未害同歸。惟末學循聲,主持過當;使方言俚語,俱入詞章,麗製鴻篇,橫遭嗤點。是則倂德秀本旨失之耳。今一一別裁,務歸中道。

真德秀編有《文章正宗》二十卷,《續集》二十卷。《四庫總目》卷一百八十七,是書<提要>云:「是集分辭命、議論、敘事、詩歌四類,錄《左傳》、《國語》以下,至于唐末之作。其持論甚嚴,大意主於論理而不論文。《續集》二十卷,皆北宋之文。闕詩歌、辭命二門,僅有敘事、議論。而末一卷議論之文,又有目無書,蓋未成之本。」又云;「德秀雖號名儒,其說亦卓然成理。而四五百年以來,自講學家以外,未有尊而用之者。豈非不近人情之事,終不能強行於天下歟?然專執其法以論文,固矯枉過直;兼存其理以救浮華治蕩之弊,則亦未嘗無裨。藏弆之家,至今著錄,厥亦有由矣。」《崇文古訣·提要》云:「宋人多講古文,而當時選本存於今者,不過三四家。真德秀《文章正宗》,以理為主。如飲食惟取禦饑,菽粟之外,鼎俎烹和,皆在其所棄;如衣服惟取禦寒,布帛之外,黼黻章采,皆在其所捐。持論不為不正,而其說終不能行於天下。」《四庫總目》卷一百九十《古文雅正·提要》云:「考總集之傳,惟《文選》盛行。於歷代殘膏賸馥,沾溉無窮。然潘勛九錫之文,阮籍勸進之箋,名教有乖,而簡牘並列,君子恆譏焉,是雅而不正也。至真德秀《文章正宗》、金履祥《濂洛風雅》,其持論一準於理。而藏弆之家,但充插架,固無人起而攻之,亦無人嗜而習之,豈非正而未雅歟?夫樂本於至和,然五音六律之不具,不能嘔啞吟唱以為和;禮本於至敬,然九章五采之不備,不能袒裼跪拜以為敬也,文質相輔,何以異茲。」《四庫總目》卷一百九十一,《濂洛風雅·提要》云:「夫德行文章,孔門即分為二科,儒林、道學、文苑,《宋史》且別為三傳。言豈一端,各有當也。以濂、洛之理責李、杜,李、杜不能爭;天下亦不敢代為李、杜爭。然而天下學為詩者,終宗李、杜,不宗濂洛也。此其故可深長思矣。」《四庫總目》卷一百九十四,《斯文正統·提要》云:「三代以前,文皆載道。三代以後,流派漸分。猶之衣資布帛,不能廢五采之華;食主菽粟,不能廢八珍之味。必欲一掃而空之,於理甚正,而於事必不能行。即如《文章正宗》,行世已久,究不能盡廢諸集,其勢然也。」若此諸論,於《四庫敘文》所云「文質相扶,理無偏廢」之恉,補充說明,略無餘蘊矣。

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孔子刪詩」條下云:「真希元《文章正宗》,其所選詩,一掃千古之陋,歸之正旨。然病其以理為宗,不得詩人之趣。且如《古詩十九首》,雖非一人之作,而漢代之風,略具乎此。今以希元之所刪者讀之,「不如飲美酒,被服紈於素。」何以異乎唐詩<山有樞>之篇;「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蓋亦<邶詩>「雄雉于飛」之義。「牽牛織女」意仿<大東>;「兔絲女蘿」,情同<車舝>。十九作中,無甚優劣。必以防淫正俗之旨,嚴為繩削,雖矯昭明之枉,恐失國風之義。六代浮華,固當芟落,使徐、庾不得為人,陳、隋不得為代,無乃太甚,豈非執理之過乎!」卷二十一,「書法詩格」條下又云:「真德秀之《文章正宗》,凡近體詩皆不收。是今之律詩,不足為詩也。」顧氏所言,至為平允,深中真氏《文章正宗》之失。可知詩文之道,固與理學異趣。宋元以來編總集者,必操正邪之見以繩詩文,固亦一大障蔽也。

至明萬曆以後,僧魁漁利,坊刻彌增。剽竊陳因,動成巨帙。倂無門徑之可言,姑存其目,為冗濫之戒而已。

明代刻書之濫,昔人多已言之。益以書肆射利,編印尤繁。勢不得不假託名流以傳其書,萬曆以來,斯風尤盛。如《翰墨選注》十二卷,《鉅文》十二卷,則託名屠隆;《中原文獻》二十四卷,則託名焦竑;《明文雋》八卷,則託名袁宏道。斯固偽跡昭彰,人所共知者也。其他如《翰墨鼎彝》、《吟堂博笑集》、《二十六家唐詩》、《三蘇文粹》、《賦苑》、《諸儒文要》之類,皆不著編輯者名氏,但標某樓某堂選刻而已。斯倂明末書賈所為,以備場屋策論之用者。《四庫總目》於此等書但存其目,亦足以考見一代書林之弊病已。

來源:張舜徽著《四庫提要敘講疏》,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本文編輯:夢琴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續文章正宗》宋-真德秀
葉燮《原詩》
原詩
礼记述注 提要/序
陰與陽和氣與神和的本體合一論
志誠:透過他人完成工作,培養「跨出去」的能力 (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