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滇式剑和滇西式剑


西汉时期的中原人将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甘肃南部等地区统称为西南夷地区。

西南夷地区民族众多,有滇、邛都、夜郎、嶲、昆明等部族。这些部族在春秋晚期时便开始使用短剑进入战国时期后,用剑之风更加兴盛。


【↑↑↑云南博物馆藏蛇头柄滇式剑↑↑↑】

根据用剑习惯,西南夷地区可以分为四个区域:滇东地区(云南境内,楚雄以东),使用滇式短剑;滇西地区(云南境内,楚雄以西,不含横断山系地区),使用滇西式短剑;横断山系地区(滇西北和川西南地区),既使用滇西式短剑,也使用直柄短剑和巴蜀短剑;贵州地区,出土短剑数量不多,不构成系统。

滇人分布于滇东地区,主要使用滇式剑。滇人为农业民族,文明程度较高,活动区域以滇池为中心。

根据形制,滇式短剑可以分为AB两类:A类剑没有剑格,剑身窄瘦;B类剑铸有一字型剑格,剑身宽肥,部分B类剑的剑刃为带有折角的曲刃。


【↑↑↑西汉滇式剑↑↑↑】

云南博物馆藏品:左二为A类剑,右四为B类曲刃剑,均出土于晋宁石寨山;左三为A类剑及铜削(与下图为同一物),出土于官渡羊甫头。

两种滇式剑都是整体式剑,长度均在30~40cm之间。


【↑↑↑西汉A类滇式剑及铜削↑↑↑】

出土于昆明官渡羊甫头113号墓,铜鞘外为剑,铜鞘内为削,云南博物馆藏。

早期的滇式短剑多为A类剑,后期则以B类剑居多。


【↑↑↑战国B类直刃滇式剑↑↑↑】

战国铜猎头纹短剑,通长28.2cm,出土于江川李家山,云南博物馆藏。

嶲人和昆明人是游牧民族,主要活动于滇西地区,活动区域以洱海为中心,他们使用的短剑被称为滇西式剑。

滇西式剑的剑身为柳叶形,剑柄表面铸有螺旋形花纹。滇西式剑在身柄相交处铸有凸起的山字形纹,其中山字中间的一笔延长至剑锋,形成圆柱形剑脊。


【↑↑↑国家博物馆藏滇西式短剑↑↑↑】

滇西式剑亦为整体式剑。多数东周时期的滇西式短剑为青铜制成,也有个别为其他材质,如祥云大波那铜棺墓便出土过一柄红铜制造的滇西式短剑。


【↑↑↑雅安博物馆藏滇西式短剑↑↑↑】

东周时期滇西式剑的长度多在30~40cm之间,个别短者长度仅有20cm。西汉早期时,出现了较长的滇西式剑,长度可达58cm。

滇式剑和滇西式剑的剑鞘均由金属部件和木板(或皮革)组成。

童恩正所著《我国西南地区青铜剑的研究》一文中提到,滇式剑鞘由铜片和木板组成。工匠在制作滇式剑剑鞘时,先把一块铜片加工成剑鞘的形状,然后再在铜片的背面钉上一块木板,剑鞘便制作完毕了。短剑入鞘后,插在铜片和木板之间的空腔里。

滇西式剑剑鞘由鞘口和鞘身两部分组成,两者均为铜制,鞘口为长方形,鞘身为接近半圆形的舌形。鞘身的背面有缺口,使用时,需要粘上木板或皮革。

除了滇式剑鞘和滇西式剑鞘之外,西南地区还存在一些其他样式的剑鞘。


【↑↑↑云南博物馆藏铜制剑鞘(左一)↑↑↑】

滇式剑和滇西式剑的剑柄均为中空的圆筒,滇西式剑剑柄的截面为椭圆形,滇式剑剑柄的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两种剑均不需要安装夹木和缠缑。

铸造滇西式短剑时,范内会放置一根泥芯,泥芯所处位置即剑柄内部空腔所处的位置。为了避免泥芯接触到外范,置入泥芯后,需要用泥钉将其支撑起来。

安置完泥芯,工匠向范内注入铜液,待其凝固后,打开外范取出铜剑。此时泥芯处于短剑的剑柄内部,泥钉所处位置即为剑柄上的小孔。工匠用尖状物通过小孔将泥芯捣碎倒出,然后再对铜剑进行更细致的加工。

滇式剑的剑柄亦为中空圆筒,铸造方法或与滇西式短剑类似。

在西南夷地区,滇式青铜短剑和滇西式青铜短剑一直应用到西汉中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兵器谱|看到这种纹样的青铜剑要注意,中国只此一家,先秦时代滇西剑了解下
兵器谱:看到这种纹样的青铜剑要注意,中国只此一家,先秦时代滇西剑了解下
两柄一字格青铜短剑,滇人的铜剑纹饰有趣,...
德意志第三帝国的陆军佩剑
深度博物馆游览·青铜器·兵器
<中国传统宝剑>节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