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部族构成的特点与性质

什么是部族?

就是由部落的聚合而形成的具有民族意识的共同体或是集合体,有的考古学家称之为“部落聚合”,我们认为,部落聚合可以说是一种早期的部族,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人类文明发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最早形成的是氏族,以后发展成部落,这是野蛮时代人类为了抵抗自然与野兽侵害所形成的共同体。农牧业生产出现之后,进入部落聚合与部族时代。这里要说明的是,前苏联的历史学家也曾经使用过一个词“部族”(народность),我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概念,可惜的是这一概念只强调了民族性,而忽略了从生产方式方面来理解部族的性质。我认为,部族形成的关键乃是最初的共同生产与生活方式。生活在同一地区的氏族,只有在从事共同的生产中,才可能有共同的利益。这是形成部族的基础。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利益,使得他们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为了共同利益与异己部族之间的斗争,最终使得部族固定起来。而且,这种生产并不是抽象的,它是特定形式的生产,只有农牧业生产所特有的性质,才会为部族的产生准备条件。

部族有什么不同于“酋邦”?难道只是为了标新立异另起一个名称吗?

当然不是,部族与酋邦有本质的不同。首先,部族的意义在于它是以人类发明为标志的部落与民族集合,具体而言是它指的是完成了牧业农业生产的各种基本发明或是接受了这些发明,如粮食栽培、家畜驯养、纺织制作、房屋建筑,创造了宗教与语言文字等。并不是所有的酋邦都独立进行了这些发明,也不是所有的酋邦都接受了这些文明。

渔猎采集

渔猎采集生产条件下,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流动的团体(即所谓游团bants),这是对的。这种团体从社会组织来看,属于原始部落,它的基本单位是家族,部落以家庭血缘关系为主。但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农牧文明兴起,并且形成多种发展模式,如以农业为主、以牧业为主、或是农牧混合等不同的部落聚合。这是人类定居以后,由于区域的接近,军事争夺不可避免。同时产生了最初的宗教与民族意识,部落聚合基本上是在同一地区的、有共同生产方式与宗教信仰的团体。由于还有相当多的氏族部落保持了渔猎采集生产。这就产生了农牧文明部族与渔猎采集的部落的分化,发达的农牧业部落聚合进入部族时期,其他的一些部落或是部落聚合仍然保持渔猎生产形式。部族文明的最大特点是创造与接受了文明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不同于原始部落,它的领袖是领导部族进行生产的英雄人物。他的统治地位与生产形式密切相关,至少在文明早期,部族首领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物。这对于任何文明其实都是一样的,人类理性的机制决定了人类要把最优秀的、最具有发明创造力的、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作出贡献的人作为领袖。最明显的一个当代例子就是爱因斯坦曾经被推选为伊色列国的第一任总统。文化人类学中有所谓“文化英雄”(cultural hero),就是指那些引导人们进行生产的部族首领。世界各国的部族首领多是观象制器者与开辟英雄。无论是观象制器还是开辟英雄,主要还是集中于农牧业生产时期,他们的发明主要是与农牧业有关。中国历史学家胡适给顾颉刚写的信中说:“至于‘观象制器’之说,本来只是一种文化起源的学说”1。这种说法是很有道理的。中国农业文明开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部族首领以“三皇五帝”为代表,他们无一例外,几乎都是农牧文明的发明家。中国古代三皇五帝的说法相当多,我们取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等书的意见,三皇为伏羲、女娲、神农;五帝为太皞、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关于他们的记载中,全都有发明创造的内容:

                                                           伏羲

女娲补天

 

伏羲禅于伯牛,钻木作火。(《绎史》卷三)

伏羲化蚕,西陵氏始养蚕。(《广博物志》卷五十)

太昊师蜘蛛而结网。(《抱朴子·对俗》。

火德王,故曰炎帝,以火名官。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未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史记·补三皇本纪》)。

神农教生谷,以致民利。(《管子·形势》)

黄帝乃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新语》)

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太平御览》卷七七二引《释名》)

黄帝始造釜甑。(《太平御览》卷七五七引《古史考》)

(少昊)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左传·昭公十七年》)

帝颛顼之法,妇人不辟男子于路者,拂之于四达之衢。(《淮南子·齐俗篇》)

……   

 

      从中可以看出,神农、黄帝、伏羲等就是古代部族的首领,人们认为他们创造了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条件,包括生产与生活工具,房屋建筑与文字等,当然,其中有相当重要的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发明,如颛顼所发明的“法”,可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中国上古法典。这一法典或许会证明,中国上古时代的法典可能也是系统的。可惜的是,以后由于封建制度长期持续,儒家思想抵制法家,导致法制衰退,使得中国文明蒙受巨大损失。

    但从以上有关部族首领的记载可以看出,最早的部族首领是以农牧业发明人的身份出现的,这就意味着部族制度的建立与农牧业生产与文明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当然,无须说明,在以后的发展中,由于不同的部族之间的政治与军事斗争的推动,部族首领由政治与军事领袖所担任,也是十分自然的过程。

其次,部族的重要意义是它的民族文化意识的产生,是对于自我的一种认证。世界上从没有抽象的文明,只有具体的民族文明,如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等。这些文明无一不是一定的部落与民族的聚合体创造的,而且各具特色。他们都有自己的文明经典,这是文明在精神世界最高层次的表现。部族时代就是共同文化精神形成的时期,人类由于人种的不同,肤色、崇拜、习俗等不同形成了最初的民族意识,共同的区域生活、军事斗争,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发展。

部族是从血缘联系为主的氏族向以民族聚合体进化的基础组织,或是说,它是国家的前身。它已经有了阶层与私有制,有了宗教、政治、文化意识。在部族中,法律制度是一种约定性的习俗,首领行使行政管理与法律的权力。部族早期形态中,可能是以民主制度为主的,以后的发展中,民主制度逐渐被家族世袭所取代,走向了封建制度。从而出现文明的代表形式城邦与国家。如果说部族与氏族或是部落聚合之间的不同,那就是在于部族是一种文明社会的组织,它是农牧业生产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是它的生产方式的规定。其次,它具有基本的公众管理制度,如部族的法规,基本的道德与生活秩序,主要有私有财产保障、杀人盗劫的惩罚、婚姻制度等,有了语言文字,具有宗教精神信仰等。可以说,它已经具备了早期的国家形态,只是没有国家与政府而已。

从人种、种群到部族,可以清楚地看出早期社会组织的发展历程。这一形态在以后的发展中,有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部族较早成为文明国家,有的部族在世界主要文明之外,被称为蛮族,其实这里的蛮族已经不是野蛮民族的意义,而是相对于古代文明社会不发达的民族,经过几个世纪或更长时间,才进入民族国家。

 



胡适“论观象制器的学说与颉刚书”,载《胡适论学近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7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产促进发展 政治决定命运
欧洲的三大蛮族
【转】蚩尤也是汉民族先祖,为何现代我们却只称炎黄子孙?
“蚩尤”到底是何物?为何黄帝一定要对其赶尽杀绝?
夏王朝到底存不存在?
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时,从外面“抢”来很多嫔妃,他不担心被害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