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古玉沁色鉴定(4)



历代古玉沁色鉴定(4)


陈逸民  陈莺


2、      商代玉器的沁色

 

商代玉器的沁色,因为各地出土了几个商代大墓,得以一窥其庐山真面目。


湖北盘龙城出土的商代早期玉器,四川广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代玉器,江西大洋洲出土的商代玉器和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器,都能使读者商代玉器的沁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23  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出土的玉牙璧形器 


3-24  李家嘴墓地出土的玉蛇和玉鹰


3-25  杨家嘴3号墓地出土的玉坠饰


商代特别是早期玉器中,有一些完全被沁成鸡骨白色的器物,如图3-23三星堆遗址仁胜村出土的玉牙璧形器、图3-24湖北盘龙城遗址李家嘴墓地出土的玉蛇和玉鹰和图3-25湖北杨家湾3号墓地出土的玉坠饰所示。从图3-23广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牙璧右上方的缺损处明显可以看出其内部的玉质也已经被沁在白色,这种现象在商代早期出土的玉器中还是比较普遍,图3-24和图3-25都是商代早期盘龙城遗址出土的几件玉器,它们出土在和四川广安相隔3000里路的武汉黄陂,却也一样被沁成白色。可见,全器被完全沁成白色,在商代玉器中特别是早期的商代墓葬中还是比较多见的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早期的商代玉器其所选用的玉材的密度不够致密玉质比较疏松的原因。


3-26  湖北杨家湾出土的商代早期玉戈


3-27  江西大洋洲出土的商代玉戈


3-28  河南博物院藏商代后期玉戈


更多的商代玉器不是完全沁成鸡骨白色,而是玉器器表较大面积的受沁,如图3-26湖北杨家湾出土的商代早期玉戈、图3-27江西大洋洲出土的商代玉戈,直至商代后期还是能发现这类大面积受沁的玉戈(图3-28河南博物院藏商代后期玉戈)。这种器表大部受沁的玉器,不仅和它们的玉质有关,也和它们器表面积过大有关。


3-29  河南淮阳县冯唐村出土的商代后期玉璇玑


3-30  安阳妇好墓出土的柄形器


商代后期玉器器表大部受沁的现象大为减少,这可能和玉质有关,如图3-29河南淮阳县冯唐村出土的商代后期玉璇玑,因玉质致密晶莹,受沁就少。妇好墓中的玉器,虽然受沁情况不一,但较少受沁的玉器大为增多,如图3-30安阳妇好墓出土的柄形器,几乎没有受沁。这可能和商代后期武丁征伐鬼方后和田玉料不断进入中原有关,从鉴定的角度分析沁色对玉器鉴定的启示,可以有这样的领悟,在商代后期,所使用的玉料一般都是上好的和田籽粒,如果出现的商代后期玉器,所选用的玉料较差,不管上面的沁色如何逼真,一般可以断定为现代仿品。因为密度差玉质疏松的玉料,制作假沁的难度越低。其原因如下:一是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和田地区人烟鲜少,在冰天雪地中到崇山峻岭上开采玉料的可能性太少,而在河流中采集籽粒的可能性极大,也就是说,商代晚期的玉器一般都是采用和田籽料制作玉器;二是征伐鬼方后,作为一种重要战略物质的玉料,供应有了保障,采用品质较差的地方玉料制作玉器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也就是说,商代晚期的玉器一般都是采用和田籽料制作玉器。三是即使采用地方玉料,其品质一定类似于和田籽粒。


3-31河南安阳新安庄出土玉环


商代玉器上的朱砂沁比夏代时大为增加,出现较多,图3-31河南安阳新安庄出土玉环上就可见这种朱砂沁,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汉代,才逐渐消失。朱砂沁在玉器上的出现,应当和朱砂是祭祀场合仪式中重要的祭典工具有关。


总之,商代玉器的受沁现象是复杂的,其早期和中期的玉器受沁比较厉害,到晚期玉器受沁的现象趋于平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器辨伪四点
历代玉器用料特点和常见玉料辨识(上)
老祖宗的好宝贝(第六期)——牛河梁遗址“玉人”
玉润墨香说古玉二十七
[转载]大家说玉:“古玉挂红”和“葬玉涂朱”(徐洪明2012)
价值连城的馆藏精品古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