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元代青花瓷器的另类解读15-国宝元青花的解读(4)



元代青花瓷器的另类解读15-国宝元青花的解读(4)


陈逸民  陈莺


4、元青花的天价。


16元报价,18元成交!这样的价格,即使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还是显得偏低。即使现在的物价比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涨了100倍,那还是只有1800元!涨了1000倍,仍然只有18000元,还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件国宝级瓷器的相应价位。


这样的价位合理吗?


朱立恒先生并没有对这个价位提出置疑,这位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显然不属于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18元钱虽然在当时足够他生活一个月,放到现在也不过是千把元钱。从法律层面上,他不可能再因为这件宝物现在的价格而重新提出新的要求,事实上他也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是善良的中国老百姓的觉悟,这样觉悟的中国老百姓还有很多,许多民间收藏爱好者都愿意把自己的藏品捐献给国家,但他们的善良愿望往往落空,因为我们的许多专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待这种善良的愿望,其中一个很奇特的理由是这些收藏爱好者想洗白手中的藏品,也就是说,捐献还在口头议论时,这些藏品已经被判断为仿品。没有上手,没有仔细的观察,没有仪器的测试,一切善良的愿望都在襁褓之中就灰飞烟灭了。有多少专家没有看过东西就敢断定真伪,有多少专家根据价格就敢断定东西的真伪,一切都在某些人的口中,其根源在于元青花鬼谷子的天价价位。


扬州晚报的这篇报道也把这件元蓝釉白龙纹梅瓶现在的价位作了臆测,谓其可能高达3.4亿元甚至40亿元。能以这样的价位成交吗?完全不可能,收藏在公立博物馆中的藏品是国有资产,它怎么可能出现在文物市场或者拍卖会上呢?也就是说,它不可能以金钱来衡量它的价值。相当一部分人往往喜欢议论我国古代艺术品的价格,好象只有价格才能体现这些艺术珍宝的价值,一些鉴宝类节目热衷于宣传古玩的价格,煞有介事地给出所谓的合理价格,从而使受众把注意力凝聚在金钱的焦点上而忘却了这些艺术品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传承价值,忘记了它们所载负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含。把这些文物以价格来衡量它们的价值,不仅亵渎了文物本身,更亵渎了朱立恒先生的爱国之心。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鉴宝类节目的专家席上只要坐上古玩商人就会散发铜臭的缘故。


5、蓝釉白龙纹梅瓶的价值。


价值不同于价格。我们这里讨论的是这件文物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它会给我们传递怎样的历史信息呢?


首先,不管是3件、5件还是6件,它告诉我们,这样的蓝釉梅瓶,绝不是孤品,600多年后还有不止一件保存,那么当时生产的数量一定不低。这样的信息对于我们判断元青花瓷器的存世量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这样一件俗称“反青花”的蓝釉瓷器,蓝色相当艳丽,发色纯正,说明元代的工匠们使用钴料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说明元代的工匠控制窑炉温度的技术已经有着相当的火候,高温技术的控制已经得心应手,它所体现的元代瓷器的工艺成就,足以证明了元青花在元代的普遍性。众所周知,反青花的工艺技术比青花的的制作更为困难,它的产量也远远低于青花瓷器,因此这种反青花瓷器在民间的存在,足以说明元青花在元代并不是什么十分稀罕的珍宝,在民间的存在可能比反青花多得多。


再次,从这件蓝釉白龙纹梅瓶上欣赏元代艺术的创新思维。


从器型上看,它已经和宋代梅瓶有了明显的区别。其丰肩修腹弧线斜收至胫部,底足处略有外撇,这样的造型特征,既保留了宋代梅瓶的修长体型,又含有元代体型丰腴的韵味,其最大腹径与高度的比值近似于黄金分割,使得这样的作品极具美感。读者可以欣赏我们所列出的十几张这件蓝釉白龙纹梅瓶的照片,从器型到纹饰,无不闪烁着元代艺术家的创新思维。



它的龙纹,可谓是认识元代龙纹的最好典型。这是一件典型的赶珠龙纹,白色蛟龙舞于腹部,四肢奋力拟在追赶前方的火焰宝珠。龙首细小微微上仰,龙嘴张口吐舌,露出利齿,鼻似如意,下颚飘扬一缕长髯,双角微微后翘,细颈蛇身,充满动感。三爪如镰刀,纤细有力。所有这些特征,是我们可以用来判别元代龙纹的最好借鉴。读懂这样的龙纹,能够欣赏它所具的美感,实在是爱好者艺术鉴赏能力的最好体现。


一件本来价格不高的元代珍宝,它所承载的信息,可以使我们解读出不少社会学、民俗学和工艺技术的密码,解读这些密码,读懂这样的瓷器,是收藏爱好者自身审美能力的体现,而在欣赏这件瓷器的过程中,也一定能够提高欣赏者的审美能力。只有懂得这件瓷器艺术价值的人,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收藏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青花瓷器的另类解读12-国宝元代青花瓷器的解读(1)
2件日本国宝的拥有者、旧藏曾拍出7800万,一个宁可让企业破产也要保全藏品的日本大藏家!
许多国宝级文物多來自民间
一个日本人的顶级收藏:“对物鞠躬,无论行多少次礼都不为多”
藏品展览 / 瓷器精品1
清宣统青花矾红彩云蝠纹直颈瓶档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