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镜进化论补充说明之一 :几种线条工艺、时间及应用

为更准确表达理论, 本进化论更名为青铜镜轴心雕版制范技术进化论, 或简称青铜镜进化论。青铜镜进化论建立在客观工艺技术的基础上, 自成理论体系。近日发现在纹饰制作技术工艺上, 瓦当与青铜镜同源, 画砖与青铜镜部分同源。青铜镜进化论适用于瓦当分析, 部分适用于画砖的工艺分析, 换言之, 青铜镜进化论同时破解瓦当、画砖一部分技术工艺之谜。另一方面瓦当、画砖上的资料有助于完善、修正青铜镜技术工艺的认知。青铜镜的时代跨度大, 纹饰类型多, 失真现象常见, 不易归类理解。为方便大家理解这门技术工艺, 笔者逐步补充了原论文不明晰的内容, 不断修正错误的内容, 并从应用的角度与读者一起探讨。



图1


图4


一、应用题提问

在正式介绍内容前, 让我们判断以下几面铜镜的朝代、时期 (图1~图6) , 答案在最后公布。


图2

图5


二、理论内容说明

从铜镜实物和图片看, 在一千多年的岁月里, 工匠为创新纹饰线条风格, 尝试过多种工艺组合, 但始终没有脱离雕版印刷、纸版印刷、人工刻画三种技术工艺。其中, 纸版印刷技术可以分为纸张印刷工艺、折纸印刷工艺、剪纸印刷工艺。纸张印刷工艺, 这里是指在平面纸张上描画线条, 然后如邮票打孔样刺穿线条位置, 制成印刷纸版, 最后用该纸版进行印刷。折纸印刷工艺与纸张印刷工艺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为获得对称相似图案, 先将纸张对折或折叠起来, 再作加工。剪纸印刷工艺与折纸印刷工艺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剪掉线条外多余区域, 而不是刺穿线条的位置。


图3

图6


(一) 同面线条

指图案线条基本在同一平面 (曲面) 上。特点是不管线条大小怎么变化, 都在同一个平面 (曲面) 上, 平视线条如高原平台。同面线条常见于战国后期至西汉早期镜的主纹饰上及东汉中期的剪纸铜镜上。制作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战国后期至西汉早期采用“正反雕版印刷工艺”, 即先制作单组平面图案的雕版 (图章) , 然后用该雕版在平板上印刷多个对称的相同图案, 用金属刀 (主要指铜刀) 挖空线条以外区域, 制成平面雕版, 最后用这个雕版制范。如图7主纹为龙纹, 基本是同面线条组成的图案。笔者观察一些镜子上对称相似图案的细微线条, 发现部分地方差异明显, 说明压印、雕刻平板线条时出现失真。这种失真不应出现在纸张印刷工艺上, 更大的可能是平板有些许不平整, 导致雕版压印时部分线条缺失, 造成雕刻的线条差异, 说明这个阶段并未出现纸版印刷工艺。第二种, 东汉中期采用“剪纸印刷+雕版印刷”工艺, 即先制作剪纸纸版, 然后在平板或曲面板上印刷图案, 用金属刀挖空有颜色区域, 制成平面 (曲面) 雕版, 最后使用这个雕版制范, 如图8。


图7 西汉早期龙纹镜


(二) 嬗变三角锥体线条

这里指在平板上刻画浮雕文字或线条制成的雕版, 然后用该雕版压印泥范所得的文字、线条, 如图9。其特点是线条较粗大, 线条平视时, 横截面呈变化的三角形, 少数呈变化的梯形, 线条宽度与高度没有严格的正比关系。少数呈梯形是因镜子打磨抛光时被磨掉了字体的顶部。这种线条主要出现在西汉中期, 制作方式是采用“纸张印刷+雕版印刷”工艺, 即先在纸张上描画立体字的线条, 然后如邮票打孔样刺穿线条位置, 制成印刷纸版。接着用该纸版在平板上印刷文字线条, 用金属刀按线条雕出立体字, 最后用这个带立体字的雕版制范。起初笔者觉得嬗变三角锥体线条是使用“正反雕版印刷工艺”制作, 问题是硬面与硬面接触的印刷不能获得立体线条, 符合“工匠精神”和历史解释的是使用纸张印刷工艺制作木雕版。

(三) 正比三角锥体线条

这里指采用“V”形刀口竹木签在泥范上刻画所得的线条。特点是线条较细小, 线条宽度与高度有严格、恒定的比例关系。经过分析, 西汉早期 (靠近中期阶段) 翘沿镜属“长乐未央”“见日之光”镜种上属于这种线条。制作方式是采用“雕版印刷+纸版印刷+人工刻画”工艺, 即先用文字雕版在纸张上印刷文字, 刺穿纸张上的线条位置, 制成纸版。然后用纸版在泥范上印刷线条, 用竹木签在泥范上临摹线条。文字本来可以用竹木签直接在泥范上刻出, 但考虑到需反书且工整漂亮, 镜子大量生产, 非一人之力可做到, 所以除了刻画, 还采用了某种印刷工艺, 如图10。除了纸张印刷工艺, 在我们的认知里找不出当时有另一种介质能起到印刷的作用。或者纸张使用在铜镜制作上的时间, 是西汉早期靠后的时段, 这是值得大家探讨的地方。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纸地图显示, 纸张的使用时间不迟于西汉初年。汉镜上常见的“1”形密集线及一些装饰也属于这种线条。



图8 东汉中期对凤镜


(四) 米锥体线条

指使用圆珠笔头形刀口的竹木签在泥范上刻画所得的线条。特点是米锥体线条起笔、收笔处有似米粒的尖头, 线条通体圆滑顺畅。经过分析, 战国后期弦纹镜、西汉后期至东汉早期的博局镜、禽鸟镜、常见的弦纹线, 都属于这种线条。其制作方式有两种:第一种, 西汉后期至东汉早期镜采用“雕版印刷+纸版印刷+人工刻画”工艺, 即先用雕版在纸张上印刷线条, 刺穿纸张上线条的位置制成纸版。然后用纸版在泥范上印刷线条, 用竹木签在泥范上临摹线条, 如图11。第二种, 战国后期弦纹镜及弦纹装饰线, 是采用圆珠笔头形刀口的竹木签直接刺入泥范, 旋转托盘来获得, 如图12。



图9 西汉中期“日光”镜

图1 0 西汉早期“日光”镜

图1 3 三国至魏重列式神人瑞兽镜


(五) 浮雕线条

这里指在平板上雕刻浮雕图案, 制出浮雕雕版, 然后用该雕版压印泥范所得的图案, 如图13。特点为浮雕是不同曲率线条组成的集合, 经过分析, 西汉中期同源镜属、三国至北宋早期青铜镜上的图案基本都是浮雕图案。制作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西汉中期同源镜属, 采用“纸张重复印刷+雕版印刷”工艺制作。即先制作单组图案的纸版, 用该纸版分别在木板上印刷几个对称相似的图案, 按照线条雕出立体图案雕版, 最后用该雕版制范。从部分星云镜、草叶纹镜可知图案是旋转对称, 而不是镜像对称, 说明使用纸张印刷工艺,非折纸印刷工艺。第二种是三国至隋代时期采用“整版纸张印刷+雕版印刷”工艺制作, 手法基本与西汉中期同源镜属工艺相同, 不同的是整版纸张印刷不追求图案对称相似, 无须在木板上重复印刷图形。从铜镜实物和图片看, 三国至隋代时期铜镜图案很少对称相似, 说明工匠少有制作对称相似雕版。第三种是唐宋时期采用“折纸印刷+雕版印刷”工艺制作, 即先将纸张对折, 在纸上描画多个图形, 将图形线条位置刺穿, 摊开纸张成纸版。用纸版在木板上印刷图形线条, 按照线条雕出立体图案的雕版, 最后用该雕版制范, 以上工艺用于制作镜像对称图案。制作旋转对称图案时, 需微调一下, 将折纸沿中线撕开, 翻转其中一半, 然后接合使用。雕版本来可以用金属刀直接在平板或曲面板上雕出, 但考虑到同时期大量镜子的图案风格、神韵如出自一人之手的现象, 然而一人之力不可能做到, 所以除了雕刻, 还采用了纸版印刷技术。雕刻木板时, 普工按照线条做轮廓雕刻, 大师做精细雕刻。唐宋时期青铜镜常常出现不同组别的浮雕图案对称相似, 有些镜像对称、有些旋转对称, 如此复杂的情形, 用折纸印刷工艺最有优势, 最符合“工匠精神”。



图1 1 西汉后期东汉早期“四神”镜
图1 2 战国后期弦纹镜


本部分内容适用于瓦当的工艺分析, 部分适用于画砖的工艺分析, 以后笔者将专门作探讨。

三、前文铜镜解答

图1线条为米锥体线条, 对应时间是西汉后期至东汉早期, 考虑到图案为对称相似, 逻辑上看偏迟, 判断为东汉早期。图2线条为正比三角锥线条, 对应时间是西汉早期靠后时期。图3为浮雕线条的星云镜, 对应是西汉中期。图4为平面线条, 综合镜钮及图案风格, 判断为东汉中期。图5为浮雕线条, 范围是西汉同源镜属及三国至北宋早期两个区间, 综合外环及图案风格, 判断为唐朝早期。图6为浮雕线条, 范围是西汉同源镜属及三国至北宋早期两个区间, 综合文字、图案风格, 判断为隋朝。


作者简介:罗郁松, 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东莞市工商局职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铜镜进化论补充之五:对称相似图案推论
中国剪纸常识
它曾是古代文人挚爱的文房雅物 如今却无人问津
什么是扬州?04
版画木刻本、石印本与影印本的价值区别
色序对于不干胶标签印刷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