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茶(酒)具的金银器造型风格考察(下)
(四)瓜瓞单耳杯


《诗经·大雅》中《绵》云:“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瓜者多籽,其叶绵延。“多籽”音谐“多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之中多子即谓多福。瓜叶绵延者,意谓子孙生生不息,有祝颂子孙万代昌盛之意。故“瓜瓞绵绵”,就成为一句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成语,在传统工艺文化中也成为一种寓意深远的传统民俗经典造型与吉祥传统装饰纹样。宋元时期金银材质的金瓜或银瓜杯都属此类传统经典杯盏款式。


四川彭州宋代窖藏出土的金瓜杯(图1),彭州市博物馆馆藏,这是一件仿生器。



制作工匠巧妙利用瓜的形状,把瓜剖成两瓣,以此为母型制作成一件金瓜杯。金瓜杯高3.6厘米,重101克。此盏方唇,直口,斜腹,圆底。金器整体呈长条五棱瓜形。瓜柄扭成一圈;瓜蒂处装饰有五片叶子,每片叶子分别装饰着细密的叶脉纹;瓜棱内,用小鱼子纹饰成卷草纹,近瓜脐处饰有双卷叶折枝花纹,内里以小碎点纹衬地;瓜脐外鼓,瓜脐上面饰着小碎点纹。瓜脐边上錾有“齐”字的铭文。“瓜形器”是金银器的常见造型,如瓜棱瓶、瓜棱壶等,但瓜形盏还是首次被发现。这类器物的造型匠心独运,自然清新,同时也体现出了这件金器的时代风尚和制作者的生活情趣。“仿生器”在宋代的窖藏文物中屡见不鲜,这也体现了宋人普遍的审美风尚和高超的工艺水准。


南宋银鎏金瓜形杯,福建博物院藏(图2),长9.5、宽4.3l厘米,福建福州茶园山许峻墓出土。




此器银质,瓜形,通体鎏金。器型为瓜形,呈瓜棱六瓣,一端连接瓜蒂与枝叶为把。瓜叶枝藤缠绕,刻工精湛,造型新颖别致,具有宋代造型风格。


元代初期的金银器制作基本沿袭了宋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元代金银器在宋代金银器的基础上,工艺、形制、品种都有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自身的时代特色。湖南临澧新合、益阳八字哨元代窖藏出土银枝梗瓜杯,是元代金银器制作延续宋代金银器制作工艺的经典代表作。


湖南临澧新合元代窖藏出土银枝梗瓜杯(图3)。



湖南临澧新合元代窖藏出土金瓜瓞单耳杯(图4)。



湖南益阳八字哨元代银器窖藏出土银鎏金梵文绥带结单耳杯(图5)。




受宋元时期金银器金瓜杯的造型以及吉祥寓意的影响之下,龙泉窑也烧制有类似的青瓷瓜瓞单耳杯。宋元时期龙泉青瓷瓜形类仿生作品十分稀少,弥足珍贵。目前笔者所见仅为两件,一件为浙江省博物馆典藏的元代龙泉青釉瓜式杯,另一件为龙泉芦溪山房典藏元代龙泉青釉瓜瓞单耳杯。


元代龙泉青釉瓜式杯,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图6)。高4.4、口长8.1、口宽6.9厘米。此杯直口,圆唇,杯外壁分成六瓜瓣,外口的一端贴瓜茎和双叶,形似被对半切开的鲜瓜,设计巧妙,里外施青灰釉,平底无圈足。




元代龙泉青釉瓜瓞单耳杯,龙泉芦溪山房典藏(图7),高6、宽9.5、长11厘米。





此杯直口,圆唇露胎,胎质呈砖红色,杯外壁分成六瓜瓣,外口的一端贴瓜茎和双叶,形似被对半切开的鲜瓜,设计巧妙。


(五)花式盏


金银材质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便于锤打成形,易于錾刻花纹,所以宋元时期的金银茶盏酒具的造型,多见以自然植物的花朵瓜果样式为仿生母型,制造出各种各样的花式盏具杯碗。其经典代表佳作,当属如前所讨论贴花盏时介绍的江苏溧阳平桥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的银鎏金栀子花盏、梅花盏、葵花盏等。受宋元时期这类金银花盏的造型以及装饰风格的影响,龙泉窑也生产烧制了大量的具有金银花式茶盏风格的青瓷盏具。


南宋龙泉哥窑花口盏,龙泉吴甲堂典藏(图8)。高6、口径10、足径3.8厘米。此盏,六曲花口,斜弧腹,内壁凸六条筋,外壁十二道棱线,圈足小而高,通体施天青色釉,釉面温润肥厚,器身满布浅白断纹,圈足呈铁褐色。




南宋龙泉哥窑八方杯,龙泉吴甲堂典藏(图9)。高5.3、口径9.2、足径3.2厘米。此盏,敞口,八边形,自口往下内收,圈足。内外施青色釉,釉面土沁严重,破损处可见胎釉呈夹心状,紫口铁足。




南宋龙泉哥窑八方杯,龙泉吴甲堂典藏(图10)。高5.4、口径8.7、足径3.5厘米。此杯口呈八角形,侈口下收敛至圈足,器壁较薄,圈足规整,内外釉色皆呈棕黄色,圈足呈红褐色。



南宋龙泉哥窑八方杯,龙泉吴甲堂典藏(图11)。高5、口径9.8、足径2.8厘米。此杯口形作八角,侈口下收,圈足较小。




南宋龙泉窑哥窑花口盏,龙泉吴甲堂典藏(图12)。高5.4、口径9.8、足径2.8厘米。此盏口作八瓣花口形,壁自口唇下收敛至圈足,圈足较小。内外施青绿釉,釉面土沁严重,口沿剥釉处露黑胎,圈足呈褐铁色。





元代龙泉窑青釉八角杯,浙江省博物馆藏(图13),高5.6、口径9.6、足径3.3厘米。




此杯口腹作八角形,侈口,自唇下收,内为尖底,圈足较高,施粉青釉,口沿釉薄泛白色,圈足括釉整齐,呈褐紫色。


(六)菊瓣盏


菊、梅、兰、竹被中国文人称为“四君子”。菊花开在深秋,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中国文人崇尚的高风亮节精神的象征。同时菊花也象征久长,寓有长寿富贵之意。在宋元时期以金银所制的花式盏中,多见以菊纹为饰或以菊花为形的茶盏,统称菊瓣盏。


南宋菊瓣纹银盏,浙江省博物馆典藏(图14)。口径10.1、底径5.5、高4.6厘米。此盏圆唇,口微外侈,口呈多曲状,共计二十四曲,弧腹,呈凸起菊瓣状,圈足外撇亦呈菊瓣形,器内底以花蕊为饰,整器似一朵盛开的菊花。




南宋金质菊花盏,四川彭州市博物馆藏(图15)。高4.6、口径10.4、底径4厘米,重124克,四川彭州南宋金银器窖藏出土。此碗是一件代表南宋时期金银器仿生器制作最高水平的作品。其以器底制作成菊花蕊,器壁制作成菊瓣,将器物的纹饰与器型有机结合,使碗体似一朵盛开的菊花。



元代蜜蜂赶菊银质菊花盏,湖南涟源桥头河镇石洞村元代银器窖藏出土(图16),口径11.6、底径5.2、高6.2厘米,重80克。




整件银盏以菊花为造型设计制作,敞口,深腹,腹壁为菊花瓣痕,高圈足,圈足外壁也以菊花瓣纹装饰。银盏的精彩之处在于盏内的生动装饰。盏心表现了菊花的细碎花蕊,密密点点,饱满紧实,由花蕊而外层层叠叠排布4环菊花瓣,花瓣长短相间,左右错开。最内一层菊花瓣细密瘦长,围绕花蕊成圆环状紧致铺展开,每一花瓣之内还刻有一细痕,这一层繁密紧凑,尽显花瓣的娇嫩和活力。从内而外的第二层菊花瓣精致醒目,共有32瓣,均为素面,围成环的菊花瓣形似铺展开的折扇扇面,内窄外宽,挺拔朝上,花瓣瓣尖圆润厚实,这一层疏朗有序,凸显了菊花花瓣肥厚饱满、生命力旺盛的特点。 由内而外的第三层菊花瓣共计32瓣,随着银盏腹壁的外凸,这一圈的面积更大,菊花瓣造型也更为宽阔,每一花瓣横跨第二层花瓣的相邻两个花瓣,依然是素面,这一层厚重规整,展现了菊花瓣成熟灿烂的一面,并和第二层一起装饰了银盏腹壁的绝大部分面积。银盏的口沿被处理成由32瓣花瓣组成的波浪形,这是由内而外的第四层菊花瓣,这一层菊花瓣内还錾刻有折枝花纹。花枝招展的菊花芳香四溢,引来两只前来采花的蜜蜂,相对而舞,扑翅嬉戏。这种以模仿自然界花朵为造型制作的盏即是元代时期流行的象生花式盏,常见的有菊花盏、葵花盏等。以蝴蝶、蜜蜂与菊花搭配的纹饰称之为“蝶赶菊”“蜂赶菊”,表达了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受宋元时期流行的金银材质菊花盏的影响,龙泉窑生产制作了大量的青瓷菊花盏,其代表经典款式有以下几种:


元代龙泉窑青釉菊花大碗(图17)。高11.2、口径26、足径6.5厘米。此碗,敞口,圆唇分38瓣,圆弧腹下收,鸡心底,圈足,腹刻内凹外凸菊瓣纹,分上下两段,菊瓣交错,造型优美,装饰简练。胎灰白,施青灰釉,圈足底露胎,呈朱红色。1984年青田县鹤城镇窖藏出土。




元代龙泉窑青釉菊纹盏,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典藏(图18)。高4.5、口径8.3、足径3.3厘米。此盏敞口深腹,圈足,盏作上下两层菊花形,上层与口沿作成28瓣,内壁菊瓣成凹椤形,外壁成直条形。施青灰釉,足底无釉处,露胎成朱红色。1980年龙泉市供村出土。



元代龙泉窑青釉菊瓣盏,惜瓷草堂典藏(图19)。




(七)莲瓣碗


莲作为花中君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与“廉”谐音,故“青莲”又是“清廉”的象征。莲花又象征纯洁的爱情,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云:“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莲”与“连”音同,又莲蓬结子称莲子,故“莲”又是“连生贵子”之吉祥寓意的形象直观的表达。莲花是佛教的代言之花,故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为佛教菩萨的法座。以莲花瓣作为器物的纹饰兴盛流行于南北朝。金银器物之上以莲瓣为饰也是盛唐金银器工艺品之最常见的一款经典纹饰。


南朝婺州窑刻划莲瓣纹碗,惜瓷草堂典藏(图20)。




唐鸳鸯莲瓣纹金碗,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图21)。高5.5、口径13.5厘米,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此碗器壁捶作出上下两层向外凸鼓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片,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单元里都錾刻有装饰图案,上层主题是动物纹,下层是单一的忍冬花装饰图案。唐鸳鸯莲瓣纹金碗,共出土有两只,可能是皇室用酒器。就已出土的唐代金碗而言,这两件唐鸳鸯莲瓣纹金碗是仅见的最富丽堂皇的金碗。



唐鎏金莲瓣卷荷叶圈足银水碗,陕西省法门寺博物馆藏(图22)。高8、口径16、足径11.2厘米,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此碗侈口,尖唇,圈足。碗壁为双层仰莲瓣,下层素净,上层莲瓣之忍冬卷叶边与石榴形蕊心鎏金。口沿尖瓣之间饰扇形花瓣,一圆形花叶托于双层莲瓣之下。圈足为卷荷,喇叭圈足之上錾刻四片向上翻卷的荷叶,荷叶边饰为露头隐尾之摩羯鱼。外底錾刻有“衙内都虞候兼押衙、监察御史安淑布施,永为供养”发愿文。内足壁墨书密教咒语。此碗与四阏伽瓶同为智慧轮所供,《物帐碑》称之为阏伽水碗。阏伽水碗为供奉水之具,其圈足所饰之鱼梵名摩羯鱼,意译为大体鱼、鲸鱼、巨鳌。为经论中多处记载之大鱼,被视为与鳄、鲨鱼、海豚等同类,或为假想中之鱼。印度神话中,以之为水神之坐骑。



南宋银鎏金芙蓉花盏,东阳市博物馆藏(图23)。口径9、底径3.9、高4.7厘米,1978年浙江东阳东郊斯村出土。




受唐宋时期流行的金银器械莲瓣纹饰的影响,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装饰款式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文化传统,生产制作了以下几款莲纹经典青瓷产品。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花莲瓣纹碗,丽水市博物馆藏(图24)。口径18、足径4.4、高7.5厘米,浙江丽水金桥头村南宋德祐元年(1275)叶梦登妻潘孟光墓出土。




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直口盏(金缮修复),惜瓷草堂藏(图25)。口径8、高4.5、底4.3厘米。




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碗,惜瓷草堂藏(图26)。高6.5、口径15、底径4.5厘米。




南宋龙泉窑青釉莲瓣碗(金缮修复),惜瓷草堂藏(图27)。高7、口径15、底径4.5厘米。




元代龙泉窑青釉莲瓣盏(金缮修复),惜瓷草堂藏(图28)。高5、口径11、底径3厘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宋官窑在龙泉”又现新证
向金银器学习的 唐宋瓷器!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仿金银器元素的对比整理(上)
广东省博物馆藏龙泉青瓷青瓷鉴赏
瓷器底足之10 元代早期龙泉窑底足
龙泉各窑口标本赏读:经典的鬲式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