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销艺术品掀起欧洲的“中国风”

18世纪,欧洲流行一个法语新词“chinoiserie”,意为“中国风尚”、“中国风”。富丽雅致的色彩、奢华繁复的设计、浓郁芬芳的茶叶、自然主义的园林,这个名词背后是对神奇富饶的东方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18世纪以来,随着中西贸易的持续开展,神秘的中国越来越吸引西方人的关注,中国的瓷器、漆器、牙雕、景泰蓝、丝绸等外销艺术品无不受到西方的青睐。

当时在欧洲,无论是国王的宫殿,还是王公贵族的城堡、大臣府邸,甚至寻常百姓人家,都以中式风格的装饰为荣;一时间,中式园林、中式凉亭、中式客房、中式书房、中式装饰等等应运而生,竞相辉映。成为这一时期中西文化对话与融合的例证。

法国枫丹白露宫景泰蓝陈设

一批批生产于18~19世纪的中国艺术品,如瓷器、木制品、竹制品、珐琅器、象牙制品、漆器、墙纸画、通草水彩画等各门类艺术,通过广州口岸,源源不断地流向西方,并融入进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西方人生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现在,在欧洲许多著名宫殿中,我们仍旧能看到数量众多的中国艺术品。

18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在广州开通商馆以来,由于直接贸易,催生了大规模的西方订单。外销艺术品除了传统的中国样式与纹样,也越来越多地融入了西方的审美与技艺。

清·金胎掐丝珐琅嵌画珐琅执壶

与中国传统艺术品不同的是,由于这一时期外销艺术品的创作主要是面向西方市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多有中西合璧的色彩。艺术品的创作者是中国的民间艺人,而艺术风格却偏向西式,更多地具有“洋味儿”。例如掐丝金地景泰蓝,它即保留了中国景泰蓝艺术的传统,又吸取了西方国家立体浮雕的艺术精华,堪称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掐丝珐琅如意罐

其次,这批外销艺术品的服务和销售的主要对象是西方人,因而它们兼具艺术和商品的双重特点。与此同时,西方人将自己家族的徽章、自己喜爱的艺术造型交由来华贸易的中介人带到中国,交由手工艺人订作,完成后再带回西方留做纪念。在西方,此做法一时蔚然成风。

素雅的青花瓷、雍容的景泰蓝、华美的丝绸,无不勾起西洋人的异国情结。那时欧洲人对中国商品的痴迷程度,绝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欧美名牌的追捧,整个18世纪是“中国风”的黄金时代。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这些景泰蓝
明清景泰蓝的优劣
景泰蓝鉴藏常识
宫廷收藏佳品景泰蓝拍场价格逐年走高
張宗憲先生向上博捐赠​46件铜胎掐丝珐琅器,其中不乏全球仅有的孤品
中国元素 027【景泰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