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姜寨史前聚落考古研究

姜寨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姜寨遗址示意沙盘

在一般情况下,单个遗址形态的研究至少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整体形状,二是聚落内各种遗迹的形态,三是聚落布局或聚落内部各种遗迹相互关系的方式。影响整体形状的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地理位置和地形,二是社会组织结构①。本文即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从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角度入手,研究单个遗址的以上三个方面的聚落形态问题。

一、姜寨遗址的地理环境

不少学者认为,先进文化兴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地理因素,特别是气候因素。根据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成果,地理环境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头等因素,却也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史前时代,自然环境,包括山川地貌、海湖土壤、动物植物、矿产资源等,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原始文化的面貌及社会发展的快慢。当研究史前考古文化时,时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某一考古学文化的分布范围,是否与某个自然地理区域大体一致。它的经济类型或某种经济成分,由何种环境因素促成或制约,它的独特的文化成就是否与当地自然资源有关,它的发展或衰败有无受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等等。当然,也与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与破坏问题相关连②。姜寨作为六千年前母系氏族繁荣的居民点,在选址方面和规划布局方面,都是具有代表性的③。

1.渭河流域的地理环境

西安市临潼区境内陆势南高北低,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南部骊山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之间,最高点为1302米。山前为洪积扇和带状黄土台塬,东部较宽,西部较窄。渭河平原及黄土台塬是境内的主要粮棉产地,山区是发展果木、森林及畜牧的良好地区。区内河流纵横,渭河由西向东流,水势较大,河身较宽,北岸支流有清河等由西北向东南流,源远流长。南岸的零河、戏河、玉川河、沙河、临河、潼河等均源于骊山,由南向北流,流程较短,最长的仅有十几公里④。区内气候属暖温带,1月平均气温-1.3℃,7月平均气温27.2℃,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17℃。年降水量550毫米,多集中于7~9月,无霜期215天。这里大小河流沿岸都分布着时代不同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就有17处,姜寨遗址就是其中之一⑤。

2.姜寨遗址的选址

根据在黄河流域进行的普查得知,当时原始聚落的分布相当稠密。其选址,大体上接近现在的自然村。仰韶文化遗址多位于沿河两岸的台地上,许多是在河流的汇合口一带。这样的位置既便于生活用水以及制陶、农耕生产用水,又便于渔猎和采集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发掘遗物的分析,当时的农业已经成为主要的生产门类,农耕地大约即在遗址附近接近水源的地方。同时,河流的汇合口联系着河谷之间的交通,利于聚落之间的往来⑥。

姜寨遗址位于临潼城区北约1公里,南依骊山,北望渭水,西南为临河⑦。临河自南而北流经遗址西侧。遗址西南角被临河冲毁了一部分。遗址北距现渭河干流约4公里,根据地质及水文资料,渭河古道当在遗址附近。姜寨遗址实处于临、渭两河交汇处的三角地带。这个三角地带,依河来说属临、渭二级阶地,依山来说属山前黄土台塬⑧。这里正值山前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依山傍水,水源充足,对于原始的锄耕农业和家畜用水都是很方便的,周围还有丰富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可供渔猎和采集,当是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居住和开展生产活动的良好场所。像这样的自然环境,在仰韶文化早期的村落遗址中是很有代表性的⑨。

本文利用空间分析理论和文献⑤中的姜寨遗址文化一期主要遗迹分布图,建立了平面坐标系,对姜寨遗址进行空间量化分析,有关基准参数说明如下:

(1)平面坐标系原点,是遗迹平面分布图上的西南角点,定义为(0,0),定义自西向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由南至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以下所述参数除特殊说明外,均指基于姜寨一期遗迹分布图而计算出的参数,与有关文献的相关参数有一定出入。

(2)遗址中心点,是五个大房屋几何中心坐标的平均值,位于平面坐标系的(89.732,89.013)点上。

(3)方位角是与Y轴正方向(正北方向)按顺时针旋转的夹角。本文研究所用的距离与方位角的计算均以遗址中心点为基准点。距离均为对象的几何中心点(重心)相对遗址中心点的距离,方位均为对象几何中心点相对遗址中心点的方位角(特别说明的除外)。

(4)本文进行空间分析采用的平面坐标系,是以遗址中心点为原点,自西向东方向为X轴正方向,由南至北方向为Y轴正方向。

(5)姜寨遗址的面积为全部发掘探方的总面积,包含三部分:14691.152(中心大发掘区)+958.100(含壕沟HG3的北部小发掘区)+722.118(Ⅱ号墓区)=16371.37平方米。

这样,姜寨遗址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参数可列表一中。

3.姜寨遗址的空间位置

表一 姜寨遗址与周围环境的空间关系参数

姜寨一名岗寨,因地势高亢,形似山岗而得名。遗址在20世纪50年代尚为高出现地面约2~3米的岗阜,60年代在平整土地中,把最高处的文化层推掉约有2米多,到1972年春考古发掘之前,这里已是落差不大的五级梯田

⑩。根据陕西省测绘局1989年出版的图名为临潼火车站1∶10000地形图,姜寨遗址1号探方T1的西南角点坐标为东经109°12′32.25″,北纬34°22′50.64″(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为416.25米(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差2.5米。

二、姜寨聚落的三环结构

世界上有许多保留氏族制度的居民,为了强调其血缘集团的牢固性和生活的集体性质,同时也是为了防务的需要,往往把整个村子的房屋围成圆形、椭圆形、半圆形乃至方形的一圈。姜寨一期的先民不仅把房屋围成近似圆形,而且把用地根据实用功能分区使用,萌发了聚落规划的思想。

姜寨一期的聚落轮廓呈椭圆形,包括居住区、陶窑区和墓葬区三个部分,居住区、陶窑区和墓葬区由壕沟分割开来。遗址东西最宽处近160米,南北最长为150米多。居住区占1.8~1.9万平方米。居住区位于中央,周围设有壕沟围护。遗址靠近临河岸边有一片不大的窑场Y,在壕沟HG2边另有两座陶窑(Y1,Y2),一座制陶作坊(F129)也近靠壕沟HG4。在村东越过壕沟,即为公共墓区。姜寨居住区的北、东、南三边有壕沟为界,范围确切。西北因有部分为现代村落所占,西南又被临河洪水冲蚀,边界不明。但从房屋的对称情况和靠近临河而余地不多来看,损坏部分的宽度恐怕不会超过10米⑫。遗址内部的中心广场,是一个大致的圆形。居住区围绕中心广场而建,外面环以壕沟,所以居住区可看作为姜寨遗址的第一层环(简称内环),壕沟与临河当然看作为姜寨遗址的第二层环,第三层环即为墓葬区,如(图一)所示。三环结构的几何参数见表二。以下给出三层环结构的聚落形态分析。

表二 姜寨聚落的三环结构参数(单位:米)

1.居住区

居住区房屋的布局是比较整齐的,其最大特点就是围成圆圈:北边的房屋门朝南开,东边的房屋门朝西开,西边和南边的房屋则分别朝东和朝北开,总之是面向中央。中央无物,只有一片4000平方米的空地。空地周围略高,向中央逐渐低平,局部地方保留着当年人们踩踏过的路土。西边有两片可能是牲畜夜宿场的地方⑬。居住区绕中心广场布置成环形,可能南部有开口,与陶窑区相联系。大房屋位于广场外围,面向广场开门。住房的环形布置,全部面向广场开门,使得约有半数住房的日照、通风条件较差。这种优先保证总体的布置,首先是以共产制经济为基础的集体生活所决定的,即使得对偶住房都直接与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有方便的联系。因此,在建筑群的面貌上,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氏族公社组织原则⑭。

居住区内部各个居住小区(房屋组),在遗址中的空间分布如(图二)所示。居住区的分布密度为:5/遗址面积16371.37=1/3274.274(个/平方米),居住区的覆盖率为:平均面积1877.365×5/16371.37=57.34%,各居住小区几何中心点到遗址中心点距离最大66.024、最小48.459米。具体空间关系参数见(表三)。

图一 姜寨一期聚落的三环结构

2.壕沟

一期壕沟共发现四条,编号为HG1、HG2、HG3、HG4。HG1位于居住区东部的T49、T4等探方内,长46米。壕沟东北西南走向,上宽下窄。南段上口宽在1.8~3.2米之间,底部宽1.2~1.3、深2~2.4米,沟壁较陡直,中段和北段两侧沟壁斜直向下,沟底有5~20厘米厚的腐殖质淤土。南端靠居住区一侧低于沟外侧80厘米,估计原来应与沟西侧高低相当,因修建F1大房屋,从此取走大量用土,从而形成外高内低的形状。修建HG1时,打破了四、五座第一期窖穴,估计HG1是居住区初具规模后才修建的。HG2位于居住区东北隅的T40、T119等探方内,南端和HG1北端相临,长48.3米以上,西北东南走向。南端被公路破坏,北端被小路及村庄所压。HG2上宽下窄,南段上口宽1.5、底宽0.6、深1米,取土破坏一部分,北段上口部已全部被取土破坏。估计HG2的深度及上口的宽度均应较上列数字为大。壕沟底部有20~28厘米的黄色淤土。HG3位于居住区北部的T173、T169探方内,东西走向,西部被破坏,东部被现代村庄所压,现存长47米。沟上宽下窄,中段上口宽2~2.5、底部宽1.1~1.24、深1.50~1.66米。底部有12~16厘米厚的黄淤土,内含木炭等物。HG2西北端及HG3东南端的延伸情况,据钻探所知,两者可以衔接,实际是互相连接的一条壕沟。HG4位于居住区南部的T294、T267等探方内,东北西南走向,其东端和HG1南端相邻,长73米。沟上宽下窄,沟壁倾斜,底部较平,东高西低,沟上口宽2~3、底宽0.5~0.52、深1.8~2.04米⑮。

表三 各居住小区的空间参数

从整个形势来看,壕沟呈半圆形环绕在居住区的北、东、南三面,西面是临河。HG3西部被现代村庄所破坏,HG4西部被临河洪水和平整土地所破坏,从其走向可能当时一直延伸到临河旁。所以HG3和HG4都应向西延伸若干米,至于西南部分则靠近河岸,可能无须再挖壕沟了。这些壕沟沟边比较整齐,走向也很规则,显然是人工挖成⑯。这些壕沟打破了部分较早的窖穴和房屋,有的被隔在沟外,但它和大部分房屋又同时代,说明壕沟是村落初具规模后挖成的。HG1与HG2之间,HG1与HG4之间互不衔接,这里当为村落向东的出入口,并有F10及F130两座小房子,可能是村落的门禁设施(哨所)。出东门可以通往墓地,乃至南山出猎,以及村东的原野从事耕种。但村落的主要出入口,估计应在西南部的临河畔上,洪水季节可搭木桥,枯水季节可踏石而过,因临河西岸有大片平坦的耕地,是先民从事农耕、放牧和采集的主要场所⑰。

壕沟显然是起着保护和防御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排水。理由分析如下:遗址的东南部与西北部跨越两个2.5米,在东西长近160米范围内,高差达5米。由于6000年的地貌剥蚀与沉积,可以推断姜寨一期原始地面的南北高差将会更大。另外,根据裴安平先生的研究,发现史前遗址中环壕聚落的壕沟主要是起排水的作用。姜寨遗址四条壕沟的排水方向有两个出口,一个是HG4沿东北西南方向排入临河,这个出口处因被现代破坏而无法证实;另一个出口是由HG2、HG3沿东南西北方向排入临河,这个出口处因被现在村落所压,尚需证实。至于HG1中排水的方向,可能向HG4和HG2两个方向排水。当在雨水不很大时,很可能不需要与HG2、HG4连通,只起保卫和防御的作用。

姜寨遗址中四条壕沟,在遗址中的分布如图二所示。壕沟的分布密度为:4/16371.37=1/4092.842(个/平方米),壕沟的覆盖率为:平均面积79.573×4/16371.37=1.94%,各条壕沟的几何中心点到遗址中心点距离最大为79.872、最小为61.822米。壕沟在遗址中的空间参数见(表四)。

3.墓葬区

姜寨一期共有墓葬365座,其中土坑墓175座,瓮棺葬190座。后者除个别为成年人二次葬外,绝大部分是埋葬早夭的婴儿。墓地分为三片。居住区正东的一片有53座土坑墓和20座瓮棺葬,东南的一片有51座土坑墓和31座瓮棺葬,这两片相距约20米。东北的一片只有53座土坑墓,同正东一片相距约40米。所有土坑墓都是长方形竖穴,其中不少因在灰土层中,墓边不甚清楚。绝大多数为仰身直肢葬,也有个别的俯身葬和二次葬。均无葬具,头朝西方,少数为北偏西。大多数墓有随葬品,包括日用陶器、生产工具和装饰品等。瓮棺葬绝大部分安排在各组房屋近旁,其中东组39座,北组31座,西北组24座,西组6座,南组36座,另有51座在村东墓地中。瓮棺葬在各组房屋附近的分布既不是高度集中的,也不是完全分散的,而是分为若干小群。这些瓮棺葬既分布在各组房屋的近旁,当然是分属于每一氏族的,而每一小群则可能属于某个家族。考虑到居住区以北的很大一片土地均已被现代村落所占,因而无法进行发掘。从墓葬分布的趋向来看,那里很可能有两片墓地⑱。根据文献⑤关于该两片墓地的说明,标识在图一中。

图二 居住区空间分布图

表四 各条壕沟的空间参数

集中的公共墓地是原始氏族社会秩序的一个表现,把死者按生前聚居的情况集中一区埋葬,在意识形态上反映了原始居民对“灵魂”或死后有知的信仰,实际上这种居住区与墓葬区隔离的划分方法,是符合卫生条件的一个重大的进步⑲。

姜寨遗址墓葬区有三个,空间分布情况如图一所示,墓葬区分布密度为:3/16371.37=1/5457.123(个/平方米),墓葬区覆盖率为:平均面积766.729×3/16371.37=14.05%,各墓葬区几何中心点到遗址中心点距离最大为119.606、最小为71.916米。各墓葬区具体的空间参数见(表五)。

表五 各墓葬区的空间参数

总之,姜寨遗址的布局结构特点是:居住区占据了壕沟以内的大部分空间;制作陶器的生产区主要分布在遗址西南部靠近临河沿岸一带;防御设施以壕沟的形式出现,环绕在居住区的周围,部分地段还有突出的哨所;埋葬区则位于居住区之外,目前已经揭露的三大片主要分布在居住区的东部和东南部。姜寨史前聚落规划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他把聚落与自然环境比较和谐地结合在了一起,如聚落址选在临河岸边,既解决了人畜用水问题,又增加了一道天然屏障,省却了不少挖沟的劳作之苦。同时,把用水量较大的制陶作坊安排在河边一带,更是出于因地制宜的考虑⑳ 。

4.内环结构的几何分析

姜寨遗址每相邻两个大房屋间距离分别为68.385、49.441、67.883、60.170、47.725米,近似为正五边形,见(图三)。从平面几何的角度分析,根据初等几何的知识得到,若使五个点(大房屋)连成的五边形的周长最小(能够保持聚落的最大程度的凝聚性和往来交互的方便性),而且使该五边形包含的内切圆(中心广场)面积最大,则该五边形必为正五边形。再考虑到姜寨一期出土的房屋墙壁的几何图案,可以说姜寨遗址的古代先民已经具有朴素的几何思想和环境优化意识。需要说明的是,F1为姜寨一期的晚期段的房屋,并考虑到F1附近有早期房屋F14、F15等存在,而建F1时很可能这几座房屋正被使用,所以F1位置的选择不会刚好在正五边形的顶点处。

图三 姜寨一期大房屋与中心地带的几何抽象

所以说,从居住区、壕沟、墓葬区的三环结构,呈近似正五边形布局的五个大房屋的排列方式以及周围生产用地的划分,反映出姜寨一期的先民朴素的规划观念,体现了整体性与安全性、实用性与审美观的完美统一。

三、姜寨遗址的广场问题

根据文献⑤中的ZHT2~ZHT7剖面图可知,该剖面为60米长(图四中A、B的距离),但地面落差达1.35米(AB水平线与探方ZHT7最北端地表的相对高差)。姜寨一期文化层的顶界(图四中C、D连线)在剖面上有48.15米长的明显的低洼地带,该低洼地带中最低一点(图四中实心三角形点)与该顶界水平线的落差为2.30米;在一期文化层的底界(即姜寨一期文化的原始居住面,见图四中E、F连线)在剖面上同样有48.15米长的低洼地带,该低洼地带中同一三角点与原始居住面的落差为1.55米。根据以上对剖面的参数分析,可推断所谓的中心广场实为一个巨大的中心洼地,而且是一个圆形的中心洼地。该洼地直径约为46.25米,在姜寨一期原始地面上,该洼地深大于1.5米;在姜寨一期文化层堆积形成后,该洼地深大于2米(相对于一期文化层的顶界而言)。以下给出分析的理由:

(1)在文献⑤中的ZHT2~ZHT7西壁剖面图上,相对于姜寨一期文化的原始底面而言,与深度为1.5米持平的最深洼地的长度为46.25米,而且在最深的地带与较高的地带变化非常明显,所以根据该剖面上该地层的变化情况至少可以推断为一沟。

(2)若推断该低洼地带为一沟,无论从该沟的成因上分析,还是从发掘的事实上分析都不能成立。从该沟的成因上分析,无非有人为挖掘和自然形成两种可能。而人为挖掘的可能有姜寨一期以后的先民挖的、姜寨一期的先民挖的。这两种可能从考古学的角度分析都是不能成立的。自然形成的可能即为原来该地带即是低洼地带。假设该剖面取了一个沟状堆积剖面,则沟的东西两侧在实际发掘工作中容易被人发现,然而文献⑤中未提,说明ZHT2~ZHT7西壁剖面不是沟的剖面。从探方发掘情况来看,该低洼地带所在的ZHT2~ZHT7等探方均为10×10米,宽度如此之大,而在每个探方内部发掘中,发掘者也没有发现该低洼地带有明显的变化。

(3)发掘者在发掘遗址中部时,全部采用的是10×10米的大探方进行挖掘,而且未说明在发掘过程中一期文化层有急剧的地层变化,仅说明在遗址中部原始地貌地势较低。

图四 探方ZHT2~ZHT7西壁剖面图

所以综合(1)~(3)的理由可以排除该低洼地带为一沟的可能。

(4)根据ZHT2~ZHT7西壁剖面图上,除耕土层和扰土层外的所有地层都呈均匀坡状堆积分析,表明该洼地经历很长时间未填满,到客省庄二期(姜寨五期)文化层形成后,该洼地才填平。

(5)最后考虑到整个遗址的房屋都远离该中心,而且成圆形分布,使得在姜寨一期的该中心地带空无一物,所以推断姜寨遗址的中心广场实为一个巨大的圆形洼地(图五中中心实线圆)。

图五中中心虚线圆为以遗址中心点为圆心,以该圆心与居住区中最近的遗迹为半径形成的圆。可以看出虚线圆与本文推断为巨型圆形洼地的实线圆有东西方向上10米的差距。本文如果有更多的遗址中部剖面图,则可以平和该差距,更精确地定位中心圆形洼地的位置。

同时,根据1∶10000的姜寨遗址地形图与探方分布图,制作出姜寨遗址的地形地势套合图,可以较精确地推算出遗址中各个探方剖面的地表高程值(见表六),再根据各个剖面上姜寨一期文化层的厚度等数据,最后可以推出姜寨一期文化层底界的高程值,即姜寨一期居住面的高程值。以下为推理分析的说明:

根据文献⑤的11幅剖面图和对该剖面图上各个文化层的关于文化类型、文化层厚度等描述信息,分析姜寨一期文化层的地层情况,汇总于表六中。同时,可知姜寨一期文化层的各个剖面两端点相对于现代地表的顶界深度、底界深度和文化层厚度情况,见表六。文献⑤中说明,T84~T106的探方位于遗址东部偏北处。这一地段原始地面地势较高,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而具体高差情况未说明。姜寨遗址于1972年4月开始正式发掘,1979年11月结束。因是已发现的重要的文化遗址,所以应得到了较好地保护,不会出现在该区域的大面积取土等人为对地形的破坏。根据1989年陕西省测绘局的1∶10000地形图资料,该遗址所在的区域在等高距为2.5米的地形图上有5米的高差变化,姜寨遗址探方T1西南角基准点的高程坐标为416.25米。

通过表六,可以看出,姜寨遗址的一期文化层的底界即原始居住面,东部、南部较高,高出中部最低点3.932米以上,有的地方高出达5.955米;西部、西北部高出中部最低点0.795米以上,有的地方高出达1.591米;北部高出中部最低点0.818米以上,有的地方达3.114米;中部南端较高,高出该剖面上的最低点1.705米。以上数据进一步说明,整个姜寨遗址的中心地带确为一个巨大的洼地。

四、主要遗迹间空间关系的分析

以下对姜寨一期文化中的主要遗迹两者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其中的方位均是竖列对象相对于横排对象的相对值,距离为两者的几何中心的相对距离。各表中第一个数据为相对距离(单位:米),第二个数据为相对方位角(单位:°)。

1.大房屋间的空间关系

通过表七可以看出,每个大房屋到其它四座大房屋的直线距离之合基本上差距不大。这样,五座大房屋呈近似正五边形的布局,可以使得每个房屋组的居民在相互交往时,可以走动的距离较少,而且走动距离都相差不大,体现出原始公社社会制度上的平等性和有组织性。

图五 推断的巨型圆形洼地

表六 姜寨一期文化层厚度表(单位:米)

表七 大房屋间的空间关系(单位:米,°)

表八 居住区和墓区的空间关系(单位:米,°)

表九 墓区与居住区的面积关系(单位:平方米)

2.居住区和墓区的空间关系

从表八可以看出,Ⅰ居住区在与三个墓区的距离中,与I墓区的距离最近。Ⅱ居住区在与三个墓区的距离中,与Ⅲ墓区的距离最近。而Ⅱ墓区与Ⅰ居住区的距离也是在五个居住区中距离最近的,见图一,所以李新伟、贾笑冰先生提出将东组(即I居住区)一分为二,分为东北组和东组,整个姜寨一期由六组构成⑳,是有一定道理的。文献㉑提出,Ⅰ、Ⅱ、Ⅲ区墓地分别对应文献⑤中的东组的南部、东组的北部,和南组(即Ⅱ居住区)。这样还需要确定其它三个墓区的位置,而根据文献⑤可以大致确定其中两片墓地的位置,见图一,所以本文推测靠近临河的西组居住区,在临河的东岸靠近西组居住区处或在临河西岸附近,很可能有一片属于西组居住区先民的墓地。

通过表九可以看出,在墓区与居住区的面积关系中,Ⅰ、Ⅱ、Ⅲ墓区与I居住区的面积比值都较小,显然东房屋组应分为两个房屋组比较合适,这样Ⅰ居住区与对应的两片墓地的面积比(1/4.007+1/3.689=0.5206),才与Ⅲ墓区与Ⅱ居住区的面积比(1/1.604=0.6234)相当。同时也看到Ⅰ、Ⅱ、Ⅲ墓区与Ⅴ居住区的面积比也较小,说明北房屋组所对应的墓区面积应较大,其具体数值要比Ⅰ、Ⅱ、Ⅲ墓区的面积都要大。

五、结论

本文运用空间分析理论,从渭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姜寨遗址的选址与空间位置等方面对姜寨遗址进行了空间分析。通过对姜寨遗址一期遗迹的空间布局的结构分析,得出了姜寨一期的聚落形态是一个三环结构,而且通过分析得知,姜寨遗址的四条壕沟的主要作用是防卫和排水。该三环结构体现了血缘集团的牢固性和生活的集体性质,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符合卫生条件等优点。该三环结构中的五座大房屋呈近似正五边形分布,它和三环结构一样反映出姜寨一期的先民具有朴素的规划观念,体现出整体性与安全性、实用性与审美观的完美统一。同时通过对姜寨一期文化层的分层、厚度等资料和对11幅剖面的对比分析,推断并分析了姜寨遗址的原中心广场为一个巨大的圆形洼地。最后给出了遗址中主要遗迹的空间分布参数和空间关系。通过对居住区与墓区空间关系的分析,本文有两点新认识:(1)靠近临河的西组居住区以西,在临河的东岸或西岸附近,很可能有一片属于西组居住区先民的墓地。(2)北组房屋(Ⅴ居住区)所对应的墓区面积应较大,其具体数值要比Ⅰ、Ⅱ、Ⅲ墓区的面积都要大。

注释:

①严文明:《聚落考古与史前社会研究》[J],《文物》1997年6期:27~35。

②⑫《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编辑组:《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③⑥⑭⑲西安半坡博物馆:《仰韶文化纵横谈》[M],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④⑦中国地图出版社:《陕西省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

⑤⑧⑩⑮⑰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潼县博物馆:《姜寨》[M],文物出版社,1988年。

⑥⑨⑪⑬⑯⑱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M],文物出版社,1989年。

⑦⑳栾丰实、方辉、靳桂云:《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M],文物出版社,2002年。

李新伟、贾笑冰:《探讨姜寨一期聚落的重新分组》[J],《考古》1995年9期:831~834。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5037743)、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0501019B)、江苏省教育厅计划先导项目(05KJD170109)。

毕硕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裴安平、闾国年(南京师范大学)

本文原载《考古与文物》 2008年第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半坡、姜寨等原始聚落遗址
朱乃诚:中国氏族聚落考古的典范——姜寨遗址发掘的主要成就与研究的反思
8000年前的古人如何生活
燕山北麓青铜文化遗存系列
【考古词条】 新石器时代 · 姜寨遗址
远古史连载31:基因证明40%的汉人都是仰韶文化时期三个人的后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