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习练大成拳的感受
习练大成拳的感受
作者:吕学朋  10-07-26 来源: 【字体:
点击次数:58

    我从小喜欢武术,崇拜那些为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英雄人物。但由于家乡很少有人习练武术,所以一直没有机会正式拜师学艺。2003年下半年,我的身体出现很大问题,失眠严重,身心备受摧残,曾接受过很多治疗,但都治标不治本,一时间想起“大成拳站桩”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努力站桩,在四五年时间里,我只站了一个浑元桩,有时站着练,有时坐着练,有时边看电视边练,有时边听广播边练,时间最长一次达4个小时。渐渐地,身体上出现了良性变化。起初是打嗝、肠鸣、排气,后来手上脚上都慢慢有了明显的感觉,手指的电麻感越来越强烈,头脑越来越清晰,眼睛开始变得明亮,太阳穴也渐渐凸了起来。站桩时,从头到脚仿佛有一股暖流畅及全身,非常舒适,两肾间的命门处似有异物鼓动。如今身体似乎渐空,尤其是双臂,犹如空管,动作自然缠绵螺旋,迅捷异常,有时竟禁不住腾空跃起。此时才明白“拳打万遍,其理自现”,“拳本无法,有法也空”的道理。真正的高手都是凭借本能的反应,而大成拳之所以能够这么厉害,就是因为通过站桩恢复了人的先天本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此正是“养生是技击的基础,技击是养生的究竟”的真实写照。

  我在选杰大师“拳禅不二”理念的影响下,开始研究佛道两家的东西并开始静坐。不静坐便罢,一静坐果然“拳禅一体”。正如大师孙禄堂所言:“自己体察内外之情形,人道缩至甚小,消除百病,精神有增无减,以后静坐如此,练拳亦如此。到此方知拳术与丹道是一理也。”大师孙禄堂之所以能集形意、太极、八卦予一身,完全是“一通而百通”的原因。这与“拳成兵器就”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贵在以专,再深入探究,方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我静坐时,身心的感受是强烈的,丹气浸入双肾,两肾犹如煎汤(只有长时间持续静坐才能如此)。此时方知,为何修佛道的人一坐就能长达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夜,完全是因为此时已“欲罢不能”,变成了一种享受。王芗斋宗师也有这方面的描述:“站桩的愉快难以比喻,飘飘荡荡随他去。”综上所述,可知“拳、禅、道”是相通的。至于其实质,我觉得没有什么玄奥,无非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形式虽然五花八门,但殊途同归,练的就是“内功”,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法身”。此前曾有“三教一体”之说,在这里我要加上“拳”,即“儒、释、道、拳”四教一体,正所谓“大道相通”矣!

  我非常喜欢同有过真实练功体验的同道友人相互交流切磋。最近一两年开始站技击桩,渐渐对大成拳有了更深的领悟。在这期间我和练习散打的友人切磋过,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至此明白,功力不等于拳术,养生不等于技击。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在拳论中说得很精彩:“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有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固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

  很多人羡慕王芗斋宗师抖手放人的功夫,却很少有人真正研究过其深层原因。试看芗斋宗师描述的用功境界便可得出结论。“用功需知全身气血川流,养神敛性,通体无滞,是初步功夫;若听得全体嘶嘶有声,无论行坐一触即发,能跌入丈外,是中乘功夫;身外生气,光芒四射,如用目视人,其人如失知觉,然后渐入神话之境矣。”这些描述正是芗斋宗师的真实练功体验,也是断手的物质基础,因此才会有“搭手即飞人”的潇洒之势。

  回想自

点击次数:61
己的练功过程,刚开始时身体疼痛,难以支撑,后来逐渐适应,练至一个阶段后,身体竟完全松柔下来,还不如之前有力,那时不知如何是好,动摇了练功的信心,可是后来坚持下去,却慢慢地感觉到了似有似无、至柔至刚的力气,这时才方醒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澄甫式太极拳简介及视频
一个套路多重练法
缅怀大师风范 站桩促进健康
92岁高龄功夫宗师叶准展示咏春拳和小伙切磋,这才是功夫大师啊!
《我心目中的六位太极拳大师》系列4:汪永泉——桃李满天下的杰出教育家
为什么太极拳养生和技击功能会是一体练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