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阑珊集(补佚)实为韩嗣煌先生

前言
    阑珊集(补佚)实为韩嗣煌先生
阑珊集(补佚)实为韩嗣煌先生着「阑珊集」中之部份,不知为何未见在香港意拳学会出版之『意拳汇宗』中刊出。韩先生前后来港授拳三次,停留了一段颇长时间,亦未见将之补回,我当年在北京,曾将誊正稿件影印一份给他,或许没有带来香港。
韩嗣煌先生,河北省霸悬人,生于一九三三年,殁于二OO三年,清华大学机械硕士,曾留学欧洲。韩先生于少年期间即随王芗斋先生及姚宗勋先生学习意拳,大部份拳艺则得自姚先生。据王玉祥先生说,此阑珊集是韩先生与姚先生共同发展的,韩先生根据姚先生的拳术与拳理,做出理论推演,而姚先生又就此类理论从事实践体会,方置可否或作出修改等等。两人经常聚会讨论拳道,一个是边说边写,一个是边说边练,相互讨论,揣摩实践,然后才下结论。不单止拳理有所发展,拳术技艺亦有所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姚系意拳,故今日姚系意拳之演练,与本阑珊集之理论,如乳之入水,浑然一体即源于此。
最近我回北京,在存书旧稿中翻出我整理的稿件,对比之下,才发觉「意拳汇宗」欠缺以下部份,文字为本人抄誊于原稿纸上者。此阑珊集原稿分别得之于王玉祥先生及韩嗣煌先生,而两位先生的原稿均有脱缺,可能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寝食不安,惶恐终日,两人成份都不好,还受过抄家之累,稿件有所遗失也不一定,且原稿为简体字,中间多有删改增添穿插等,经本人校对互补重抄,大致已经还原。为使此宝贵的意拳研究文献得存完璧,故在此重新打录,并由下期开始在武林报上连载,以飨同好。
转载自【香港武林报第56期第四页】
http://www.wushuart.com.hk/wulinnews/wulinnewsf/wulinnews56.htm
论试力〈壹〉
凡在运动过程中,培养拳劲的训练统称试力。就其本质而言,乃是把相对静止状态中,求得的矛盾,转移到相对运动状态的过程之中。试力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姿态变化的过程中,求得力量谐调与运动谐调的统一,为进一步的拳劲运用打好基础。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经强调过,通过运动,也只有通过运动,才能使有效的攻击力量得到发挥。尽管这运动的幅度可以有大小之分,运动的速度存在着快慢的差别,分生运动的生理反映可以是有意识或下意识的,但运动毕竟是力量发挥的必要手段。
做为试力训练的关键,首先在于明确过程中的矛盾,并由此提出恰当的意念活动,使练拳者能够沿着正确的途径稳步提高。为此应当明确指出:
1、              在试力训练中所要求的矛盾乃是整体矛盾,但初学者可以从局部矛盾入手,以便由简而繁,由易而难。
2、              在试力训练中所要求的矛盾乃是身外矛盾,但初学者可以从自身矛盾入手。
3、              在试力训练中,要求达到运动谐调与力量谐调的统一,但初学者可以从侧重于运动谐调入手。
总之,为了达到既定的训练目标,应当遵循先难后易,由低级到高级的途径循序渐进。没有目标则方向不明,训练目的不明,无以规定正确的训练方法,有了目标也不能一步登天,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
不同拳术派别各有自己的动作练习,而大部份研究拳劲的派别,都从轻缓的动作入手,有的派别有一定的套路,有的派别则集中训练某几个姿态,这些姿态大都是战斗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或是在训练中有其特殊意义的,我们这里不准备对套路训练方法的优劣表意见,这些问题早在三十年前已有著名的武术家论过了,在此,只讨论试力训练的原则问题。
一、              轻缓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从轻缓入手,就难以细致地体察运动的整个过程,难以从神经支配方面去控制肌肉,其结果,则是在动作的起始与终结之间造成大段空白区,使练拳者永远停留在粗糙,动作幅度过大,准备动作过大的阶段。所以轻和缓乃是拳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是某些武术家凭空想象出来的。从轻和缓入手,是我国拳术训练水平发生质的实变的表露,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在运动过程中建立矛盾。
二、              对于初学者,首先应掌握平缓的变化,因而最有效的意念指导是模似水中的动作,用全身各部份去体会水的阻力,阻力本身就是矛盾的反映。放弃了这点,轻和缓就单纯变成了形式,失去了积极的,核心的东西。
三、              肢体任何一部份的动作,都要与整体在水中的运动联系起来,手的动作是手的试力。虽然在一定的运动过程中有所侧重,但最终应互相配合,形成统一的矛盾系统。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初学者可以从局部突破而后向整体发展。当矛盾建立起来时,随着矛盾的日益明确和丰富,阻力感觉会逐渐有所增强。
四、              从理论上说,在运动过程中,练拳者的肢体在任何两点之间都应力求建立矛盾,这种矛盾是通过争力体现出来的。而现代大多数练拳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侧重于手部,忽略了足部,更忽略了头部,手部是在大多数战斗过程传递力量的稍节,是把力量加给对方的前锋,当然是重要的器官。但通常力量的泉源是足部,缺乏足部与整体的矛盾联系,手就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尤其是头部,乃是谐调全身力量的重要关键,是躯干的稍节,是脊椎骨的端部,忽视这一环节,想要建立整体矛盾是不可能的,躯干的弹性及肩胯的积极作用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甚至出现种种不应有的弊病。所以在初学试力时,虽然必须从局部〈手部或足部 ─ 摩擦步〉开始,但应在局部产生阻力感后,立刻设想整体〈包括头部〉浸在水中的意念活动,才能使整体运动不被分裂不被肢解。
五、              为了求得运动的谐调,练习者可以作一些辅助动作的练习,例如脚踏在球上的滚动,手贴在光滑球面的移动等。但这一切都是辅助练习,不能误解为试力的本质要求。
六、              前辈武术家在大量实践活动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试力训练要点之一是「顺力逆行」,所谓顺力逆行是指自身的力量感觉沿着肢体运动相反的方向传导。顺力逆行的名称是民间专业武术研究者的技术术语,其由来已不可考。在以前,这只是做为一种感觉,一种训练方法提出的,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去认识,因此这一宝贵的遗产只是成为实战经验的一个片断,与试力训力的目的和全过程缺乏有机联系。实际上,「顺力逆行」做为一个概念,应当从矛盾的本质的反映,必须从这一点去出发,才能明确这种训练在试力领域的地位,并引出与之相联系的若干大问题。
其一:顺力逆行是自身矛盾的训练,它必须进一步与身外矛盾联系在一起。粗浅地说,在本身建立这种感觉以后,应当充份地把这种感觉,与运动过程的阻力密切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最大的训练效果。这就可以避免了所谓「用拙力」,即自我憋劲的流弊,使拳术界长期以来对「用力」与「合理的张紧」,这两个混淆不清的概念得到正确的划分。换句话说,不从矛盾的逐渐沉实与加强去体会合理张紧,其后果必然会盲目地,不合理地用力,造成自我「僵化」,与拳术训练目标背道而驰,有百害而无一益。
其二:「顺力逆行」使我们更一步地明确,矛盾不仅是一种呆板的状态,而且矛盾可以沿着肢体按照一定程度扩展。这种扩展本身是一种特殊过程,它是弹性与鼓荡训练的必要基础。「行」字本身象征性地「点」中了矛盾扩展过程。因而矛盾感觉虽然可以在某一瞬间在全身是一致的,但通常在运动过程中,又可以从某一部位有顺序地发展到另一部位,为拳术中的「整」提供了灵活性。也就是说,拳术的整不能单纯解释为「铁板一块」,在姿态变化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充份体现出来。同时,矛盾的扩展本身就是冲击,它使静止状态的「整」更有威力,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冲击辅以练拳者体重的动荡所产生的惯性力,使运动过程中加给对方的作用力,比之静止状态有数量级的变化。这是拳术家用力方法,与常人用力方法在本质上的重大差别之一。
七、              拳术另一长期不能澄清的问题是「断」与「连」的概念,这对练拳者来说是困惑的问题之一。其实断与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对立面,只要对其中之一个给以明确的含义,另外一方就会自然解决。那么断字是指甚么呢?从理论上严格地说,练拳在训练过程中的任何瞬间如果消失了矛盾,则我们称之为断。不幸的是,很多练拳者被这一概念所束缚,从各方面追求运动速度变圆滑,误认为这是求得不「断」的唯一途径,其结果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没有「套路格局」的套路之中,而不能自拔,让我们在下面更详尽地说明之。
人在动作时,肢体的运动范围必定是有限的,迫使肢体的运动在某些位置上改变方向。例如我们做前推动作时,达到一定位置就需将手收回,手不可能无限制地单调地推下去。在收回手的剎那间,大多数练拳者是难以处理的,往往在转折处形成「断」,有人为了避免出现断的现象,把任何动作都从形式上画成圆弧,好像不如此就不能解决「断」的问题,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看法。
在某种场合下,需要动作平滑地改变方向时,使肢体运动经过圆弧改变方向故然应当给予肯定。但实践证明,大量的打击动作都是直出直入的,在速度方向发生转折时,力量不但不「断」反而是力量发挥最高点。这种例子大概是古今中外瞩目皆见的吧!因而我们应当指出,用形式上的圆转来避免力量的间断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是当前太极拳一类拳派中重限制因素之一。我们如果抓不住试力的矛盾,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际煅炼中,可以提出较高一级的的特殊试力方法,我将另文专门讨论。
总结上述,可以看出,在拳术训练的各个阶段,随着自身与身外矛盾的不断丰富,试力动作的内容也会因之而变化。反过来,经过试力训练后,力量与运动达到新的谐调水平,又会给探索新的矛盾铺平道路。因而试力是拳术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想信通过一定的理论分析,或许能勾画出试力动作的面貌,使一些难以言传的问题得到澄清。
转载自【香港武林报第58期第四页】
http://www.wushuart.com.hk/wulinnews/wulinnewsf/wulinnews58.htm
论试力〈贰〉 拳术试力的特殊形式
〈一〉
在经过一般试力训练之后,应把试力引向更高的阶段,这就是波动形式的试力。自然界的运动物体中,其运动状态具有波动形式者比比皆是。例如水的波动起伏,柳枝在微风中的荡漾,旗帜在劲风中的抖动,游鱼水中的摇摆等等。每当我们见到这种景物的时候,大都会引起悠然自得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偶然的,实质上这是运动谐调的表达形式之一。
作为拳术训练,运动谐调是为力量谐调服务的,因为运动谐调是力量谐调的必然条件之一,是手段,是力量谐调的外部表露特征,所以任何拳术训练都不能忽视这谐调运动的问题。
练拳者在试力训练的某个阶段中,应从不同的角度去仿真物体波动过程。试看柳枝的摆动情况,柳条上的每一个点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往复运动,但我们觉不到任何一点的运动速度有生硬的改变。水波也是一样,波浪滚滚的时候,水面任何一点都有起伏,而在起伏交错的时候,却显不出丝毫的停顿,进一步来看,水波上各个点的速度,其实在任何时间都不相同,都有差异,但都是整个水面波动的一个部份,构成一个谐调的整体。作为拳术训练的某个阶段,为了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变化肢体运动的方向,须要具有波动的特征。例如当我们在试力的时候,怎么可以呆板地保持全身各点按照同一速度运动呢?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运动就变成了平移,各肢体的相对位置永远无法改变,成了一个僵化的整体,这种情形况只有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冲击,才有可能近似的出现。而作为一般的动作练习,肢体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是最普遍的,最后一般的形态。
这就是说,肢体的各个部份具有不同的速度和运动方向,并不破坏整体运动的谐调。例如我们手臂作摆动时,实际上要求各个关节〈指,腕,肘等〉都以不同的速度运动,并在不同的时间改变运动方向,不然的话,整个手臂就会木棍一样,失去了训练的价值。正如我们屡次指出的,运动谐调从属于力量谐调,因而一定的运动形态乃是一定的力量状态的外部表露。波动这种运动形态,是为力量波动服务的手段。
拳术界长期混淆不清的另一个概念,叫做力量的「放长」,很多练拳者对此感到困惑,甚至在一定的阶段内影响其力量的发挥,现在我们把这一概念从理论上加以明确。我在试力〈壹〉之一文中曾经特别提出过所谓「顺力逆行」的问题,其要害乃是矛盾有顺序的发展,这种顺序反映了矛盾在全身各部的强度并不是同时达到最高点,而是从脚部经过一定的过程传达到手部。矛盾的传递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人身各肢体,各主要关节参与力量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反映从脚到脚腕,到膝,到胯,到腰,到肩,到肘,到手腕以至到手掌的顺序,乃是常人用力与拳术家用力的基本区别之一。常人正是不能明确的掌握这一顺序,因而其躯体的若干重要关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甚而成为合理用力的干扰,把这一过程与身外矛盾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力量的「放长」,更明确的说,就是力量作用于自身以外,所以又叫做力量「放出去」。
也许有人要问,拳术力量训练的理想作用方式乃是爆炸劲,应是一触即止的,岂不与力量放长的要求背道而驰吗?的确,拳术高级训练目标,应当力求缩短力量运用的过程,以便增加打击的突然性和猛烈性,使自力的攻击更加尖锐和更加难以防止。这种力量运用实质上乃是力量的集中,它和力量放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但我们必须指明,不研究力量运用的过程,就无以体会力量的集中。我们正是为了力量的集中,才需要把过程中各个细致环节加以熟练的掌握,否则,即是在枝节的动作中,偶然摸到一鳞半爪的集中力量,也很难发展,很难提高,长期局限在一定的束缚之中。因此,力量放长的过程是基础,没有雄厚的基础,想要积累较高的上层建筑是不可能的。
波动试力的形态,正是力量放长的表现,不仅如此它能把肢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的转折,加以更完善的处理,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断」的现像,使练拳者有了必要的条件,有可能进一步学习「弹力」与「鼓荡」的训练,从这里就要跨入力量运用的领域了。
实践证明,「力量放长」包括能作为攻击手段的一种,只不过是这种手段是比较初步,比较粗糙而已。事实上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在不少研究内力的拳派套路中,还残留着波动试力的痕迹。
下面准备就波动试力的几个问题加以概述:
1、  波动试力可以不同的方向,拳术家所指的六面力,即上下前后左右,通常左右波动容易练习,前后波动较难,上下波动最难,而在一般练习中,事实上总是综合练习,只不过有所侧重而已。因此可在不同阶段,对不同的练拳者提出不同的要求。
2、  波动可以具有圆周的形式,即运动肢体的轨迹是一圆弧,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形式。波动也可以具有直线的形式,这是难度较大的一动形式,但却是最普遍,最一般的力量运用形态。
3、  波动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的,而整体的波动比局部波动复杂得多,在整体波动过程中,躯干与各肢体之间的配合是其主要问题。一般来说,躯干与各肢体的波动起伏,可以有相同的步调,但练拳者必须在步调相同的基础上,向步调不同的方向发展。才能最切实地掌握在各种条件下全局的配合与呼应,以便从应付简单的需要,发展到应付复杂的需要,使运动的变化呈现多样化,以便使到训练过程最大限度地接近实际战斗。
〈二〉
弹性训练是波动试力的后续步骤和必然发展,所谓弹性,实质上乃是矛盾状态主动和被动方面的变化。例如我们用力去压缩一个弹簧,在压缩过程中,弹簧本身始终是矛盾的被动方面,我们自身是主动方面。这时随着位移的增加,力量不断增强,当压缩到一定位置时,我们把力量变换为被动方面,随着弹簧的恢复而压力逐渐减少,这就是机械运动中的弹性过程。
在拳术训练时,不论是前推或后拉,上抬或下压,或开合,以及种种其它动作互相矛盾着的两个力量方面,被动方面在意念活动中,代替着机械运动中的弹簧,我们以手的前推或后退为例,设想在前推时受到压缩,则在达到某一位置后,受压缩的弹簧把训练者的手逐渐顶回来,这种力量训练过程就是弹性训练。
目前多数练拳者的重大缺陷之一,乃是把肢体的前进或后退割裂成两个互不联系的阶段,因此在运动方向改变时,必然形成「断」的状态,这就是缺乏弹性训练的明显不足之处。不仅如此,弹性训练和一般试力的另一本质区别,在于一般试力的矛盾感觉,就其强弱程度来说是比较均匀的,而弹性训练则永远伴随着力量强弱程度的变化,在运动方向的转变是其力量的最强点,由此在拳术者面前,将要展开崭新的一页,这就是力量的冲击。
王芗斋先生曾有一句名言叫做:「动如腾蛟挟浪奔」,浪字里面大有身份。王老又曾说:「全身无点不簧」。这些谆谆教诲,言犹在耳,而年青一代的学拳者,却大都在这一点上有所忽略,可不叹乎!
〈三〉
鼓荡乃是拳术训练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部份,是拳术家们朝夕以求的精华所在,不言而喻,它要求较为广泛的基本训练作为基础。
从拳术训练程序来看,鼓荡应是弹性训练的后继步骤,并直接与力量的运用联系在一起。由此可以概略地看出,拳术训练必然有内在的规律性,一环扣紧一环,丝毫含糊不得。近二十多年的事实证明,若干企图离开基本训练规律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偏离了拳术要求的轨道,可以认为,所谓实用的方法,「跳班」的方法等等,都己得出失败的结论。有的人即使在某一环节上摸到一鳞半爪,但若求得深造,必须反过来补修基本功课程,其花费的体力及时间的代价,远远超出循序渐进所付的劳动。作为学术研究,我们严肃的认为,在拳术训练方法上,存在着若干根本上的分歧,这是由种种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是必然的。其原因之一,正是因为我国拳术理论未曾得到应有的整理,因而不能发挥判断及预见的优越性。
至于鼓荡这种训练,姚宗勋先生曾做过极为精辟的比喻,他说:「鼓荡犹如在一个塑料袋里装着半袋水,当我们摇动袋子的时候,水在袋子里形成的鼓荡。」,这种比喻点破了鼓荡训练时练拳者应有的感觉。
从理论上看,我们把弹性训练的过程甩掉,并缩小运动的幅度,由所产生的冲突感就是鼓荡。鼓荡与弹性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力争缩小过程后的过程,是其主要的训练内容之一,前者实质上只在运动的停顿点或转折点才有突加的矛盾,而后者的矛盾却贯穿于运动的全部过程中。所以在作鼓荡动作时,除了在运动的转折点外,还要求全身高度的放松,而且从姚先生的比喻可知,小的冲突必然是有方向的,有顺序的,只不过这种冲突是在极短的过程中产生,并受到突然的截止而已,事实上当作为运动的手段时,弹性与鼓荡不能截然分开,而在训练过程中,它们却从属于不同的阶段,并有不同要求。
附带说一句,不论是弹性或鼓荡,都需要专门的训练,其共同的基础仍为站桩。但是波动的试力方法是寻求这两种力量的催化剂,是一种打开方便之门的钥匙,三者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阑珊集-----韩嗣煌 (续)
[转载]阑珊集(补佚)下???韩嗣煌
意拳矛盾在拳术训练中的地位和作用
拳劲的运用
通往力量的桥|太极拳盘架子过程,是用呼吸连接意识与动作的过程
王永祥意拳普读_武行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