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材《气温与降水》的教学处理

上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气温与降水》教学处理

由由中学金昌全

体现二期课改精神的新教材已经应用多年了,在教学《气温与降水》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我国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我采取了变更教学顺序,加入必要的低难度地理知识,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一己之见,请赐教。

教材中《3.2降水分布》内容只要求学生一举专题地图读图后分析出降水的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夏季多、冬季少。”的现象,从图上信息到实际表象的分析,没有要求学生知道原因,教材编写时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问题,没有追问原因,其实在这里花一刻钟讲清“我国东部地区锋面的移动规律”作为预备知识,对后面学习“降水”和“季风”就顺理成章了,当然避免引入“锋面雨”的概念,只要讲述夏季风性质和进退规律,“夏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夏季风五月到达南岭,六月到达长江流域,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九月退到长江流域,十月份退出我国大陆”。

《降水》的教学:夏季吹偏南风,说明夏季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含水汽较多,温暖湿润。从东南首先登陆,“夏季风五月到达南岭,六月到达长江流域,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九月退到长江流域,十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南方暖湿气流控制的时间长,所以降水多,北方南湿气流控制时间短,降水时间短,所以降水少。东部地势低受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多,西部受地形影响,再说也远离海洋,“春风不度玉门关”,所以西部降水少。再结合《中国年降水量图》分析得出“东南多西北少”。就把“季风”调到了“降水分布”前面了,将“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调到了“空间分布规律”前面了,这就为后面的教学全部扫清了障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理要素整合——天气气候转)
降水分布规律有哪些?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文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今年主汛期长江流域或旱涝并存
干货 |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及其分布地区,一张表搞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