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专题】甲午战争:还在研究甲午战争败因,太OUT啦

  @吾见如是

  时过两个甲子之后,关于甲午战争的败因,中国不少学者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连篇累牍继续在报纸上殇思。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不堪的一幕,大清国的败象早就明摆着,至少120年前的日本人是异常清楚的。正因为算定大清必败,日本人才胆敢以“国运相赌”,举国走上侵略扩张之路,以“蕞尔小邦”进犯“天朝上国”。

  明白当年日本人为何认定胜算在握,自然知晓大清失败的原因了,以此自省,办好我们中国的事便是。今天如果有人还在继续“潜心研究”大清战败的原因,不是耍流氓,就是太OUT啦。

  甲午战争前,日本民间学术界对华侵略的策略体系已经形成。

  幕末时期日本对外扩张理论先驱吉田松阴只活了29岁,此人武士出身,为日本指明了强国扩张之路。先“收琉球”,再伺机“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东南亚),袭印度”,就是这名兵家传人臭名昭著的主张。

  《脱亚论》作者福泽谕吉被称为“日本近代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身份是私塾先生与民间报人,如今他的肖像印在日本面额最大的纸币上。

  福泽谕吉以“大日本帝国”的优越感来看待中国,指出中国“将二千余年前尚处于未开蒙昧时代之古圣人语录,定为管束人间言行之万世不易之规则”。他认为中国已变成冥顽不灵的国家。

  德富苏峰也是个报人,对日本的国民精神影响殊深。他鼓吹“大日本膨胀论”,断言日本必须抓住机会“海外雄飞”,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德富苏峰坚定认为当时的中国必定失败,他分析中国失败关键在于“没有统一的国民精神、没有统一的军权、没有统一的财政”。

  日本民间思想家凝聚全国上下共识,使日本成为一部高效的战争机器。相对于日本启民智、开言路的做法,当时的大清国却是麻木不仁。

  资料显示,徐继畲因为撰写《瀛环志略》,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郭嵩焘介绍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使西纪程》,被列为禁书;黄遵宪刻印《日本国志》无人问津。这些觉醒者的思想被认为是“学鬼蜮伎俩,有伤国体”。

  《马关条约》谈判期间,吉田松阴的学生、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人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变或改进呢?”

  李鸿章“以一人敌一国”,在自称为“中国的德富苏峰”的梁启超看来,像伊藤博文这样的人,在日本成百上千,而“中国之才如李某者,其同辈中不得一人”。

  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抗战胜利前夕,在报上发表《日本败后我们该怎样对他》一文,强调“有一点却不可不据理力争,就是琉球这个小小的岛屿必然要归还中国”。他说,“切不可视为一个无足重轻的小岛,稍有疏忽,贻国家后日无穷之害”。

  只可惜,这个建议没有得到国民政府的重视,果真贻害无穷了。

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日本人表现的甲午战争不能仔细看
[深度]回望500年 从壬辰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启示
观“甲午海战"感怀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智利也“坑”了中国一把!
南行笔记之二|历史,会重演吗?
中国通史-甲午战争 兵败日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