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水液,为生命之本。

因而临床各科疾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肾之病理变化,从肾论治可以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内、妇、儿、骨、皮、外、五官等临床各科领域,如老年疾病,尤为常用。

本节摘要介绍从肾论治临床各科疾病的主要经验如下:

1.内科疾病章氏认为肾与命门合而为一,在内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命门之火,具温煦全身脏腑经络之重大作用,因此补肾法在内科临床运用较多。

①温肾补气:用于肾气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各脏,证见寒象者。方用金匮肾气丸,于阴中求阳。

②温肾纳气:用于肾阳不足,摄纳无权,动则喘甚,喘促日久不愈,呼多吸少者。方用金匮肾气丸加沉香、五味子、胡桃肉、补骨脂,甚者可用黑锡丹。

③温肾利水:用于肾阳不足,寒水内盛,或为水肿,或上凌心肺,喘悸不已者。方用真武汤、济生肾气丸。

④温肾固精: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软,阳痿滑精,或有早泄者。方用五子衍宗丸、还少丹。

⑤温肾补督:用于肾阳不足,督脉虚损,畏寒,腰脊尾闾冷痛,项背强曲者。方用右归丸。

⑥补火生土: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用于五更泻者。方用四神丸、实脾饮化裁。

⑦回阳救逆:用于热病大汗亡阳或命门火衰,脉微欲绝者。方用四逆汤、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

⑧引火归元:用于命门火衰,阴寒内盛之格阳、戴阳证。方用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⑨滋肾养阴: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之阴虚内热证。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丸)。

⑩滋肾降火:用于肾阴不能上承,虚火上炎者,咳呛音嘶,口舌生疮,咽喉溃疡,可用玉女煎。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烦不得卧者,方用黄连阿胶汤,滋肾水而清心火。

⑩滋肾熄风:用于温邪深陷少阴,肾液被劫,肝风内动者。方用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

⑥滋肾润肺:用于肺阴不足,下吸。肾阴,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煎熬肺阴以致肺肾阴虚者。治以滋肾润肺,金水同治,方用麦味地黄汤。

⑥滋肾填精:用于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肾虚精夺者。方用左归丸、大补阴丸。下肢痿弱不用者,可用虎潜丸。

⑩滋肾通淋:用于肾阴不足,膀胱蓄热,尿频尿灼者。方用知柏地黄汤。

⑩气阴两补:用于肾阴不足.阴损及阳,兼见脾气虚弱,头昏乏力者。方用大补元煎。

⑩阴阳两补:用于肾阴阳两虚者,症见面色眺白,畏寒肢冷,口干喜饮,大便干结者。方用地黄饮子、河车大造丸、龟鹿二仙胶等。章氏认为,由于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伤,穷必及肾,故补肾不仅用于肾虚,也用于他脏虚弱。以上补肾16法,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临证中各种慢性虚损疾病,以调理或培补肾中真阴真阳人手,只要辨证适宜,定会收到预期效果。

2.妇科疾病章氏认为,肾与妇女生理、病理有着密切关系,妇女从生到老整个生命过程,特别是月经、胎产,与肾息息相关,故傅青主有经本于肾之论。

肾精是月经和妊娠之必要物质基础,肾中精血不足是崩漏、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不孕、流产、难产等病证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妇女天癸欲绝之年,因肾气衰微亦常引起月经紊乱、情志失调等病变,所以从肾论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妇人经、带、胎、产诸病变,亦有肾中阴阳,水火偏胜偏衰程度之异,主要病证归纳为:

①肾阴不足:阴虚则阳亢,可见经水先期量少,崩漏久治不愈、不孕及妊娠子痦诸病。经水先期者,多为水亏火旺,虚热蒸迫所致,治宜滋水养阴,方用地骨皮饮、二地汤。崩漏日久,必致虚阳失潜,症见头目眩晕,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大补阴丸。婚后多年不育,经来量少,治宜滋水益精,方用养精种玉汤。妊娠子痦,乃肾水滋胞胎,不能上荣舌本,肺金失润,出现声嘶,治宜滋补肾阴,方用六味地黄汤加玄参、麦冬。肾气虚弱,不易受孕,即便得孕,亦有数坠者,名日滑胎,宜养血安胎,方用千金保孕丸。

②。肾气不固:因其不足也,可见女子二七应月经来潮,若经水不至肾气不足,影响冲任,治宜补养肾气,使天癸充盈,以疏通冲任二脉,施以河车大造丸。若产后溲频失禁者,多与肾气虚损有关,治宜温补肾气,固摄膀胱,方用金匮肾气丸合桑螵蛸散。

③肾阳不振:妇女肾阳衰弱,多见久崩、久带,若在天癸将竭之年,变证甚为复杂。久带者,带下清冷,乃肾阳不振,不能温煦下元,以致带脉失约,任脉失固,治宜温肾束带,可用补宫丸。崩漏日久,属肾阳不振,冲任虚寒,难以约制精血,治宜温肾摄血,方用鹿茸散。妇女久婚不育,兼有经水后期,小腹虚冷,治宜温补肾阳,兼调气血,方宜景岳毓麟珠。妇女七七之年,每见情绪不安,畏寒肢冷,腰痛肢酸,是肾气衰沉,命火无焰,无力温煦奇经,治宜温肾养血,助阳添精,可用右归丸。

④肾亏水泛:妇人素禀阳虚,妊娠后火不生土,脾阳不运,水湿泛溢,形成子肿。治宜温肾健卑,利湿化水,方宜济生肾气丸。

⑤肝肾阴虚:妇人由于出血过多,久病耗阴,或产育较多,或人工流产过频,可使经少经停,治宜调补肝肾,方用归芍地黄汤;或经带淋沥,肝肾受损,治宜补益肝肾,方用滋肾养肝汤加龟板、菟丝子、金樱子、阿胶、茜草等。

⑥肾虚土衰: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脾土,以致运化失职,症见经行腹泻,治宜补火生土,方用四神丸等。

3.儿科疾病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简要指出: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必得肾之温煦,方能生化无穷,但肾精必得脾土以为充养,始能源泉不竭,小儿生长发育正常,全赖脾肾相互为用。因小儿阴阳脆弱,气血未充,卫外功能未固,每易为外邪所犯,幼稚之体,易实易虚。邪气留连,则常令元气亏虚,久病及肾,则使根基失固,小儿久病未愈之证,莫不与脾肾相关,特别与肾更为密切,故治肾之法,于儿科甚为重要。章氏认为:儿科临证用药,应注意药性不能过偏,补肾之品当刚柔相济,气血相生,从而使阴阳互生则诸虚可愈小儿单纯肾虚较少见,以脾肾两虚见证居多,常见症如久泻不止,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肾。若属脾运无权,治当健脾化湿,方用七味白术散类;若谓火不生土,治当补火生土,温固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四神丸化裁。佝偻病,多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治宜补肾益脾为准则,方用六味地黄为合参苓白术散,或左归丸、右归丸化裁。遗尿,责为肾气刁己,下元虚冷,不能制约水道,治当温补肾气,固摄下元,用巩堤丸化裁。 4.署伤科疾病 肾主骨之机理,是指导临床骨折外伤疾病内治法之重要理论依据。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肾生骨髓,在体为骨。肾主骨生髓,是促进生长发育功能之重要组成部分。章氏认为:骨伤内动于肾。临证骨伤患者骨痂生长迟缓,骨节活动无力,皆因骨损伤后,肾元受伤,气血不足,筋骨失于营养导致肌筋表现瘦弱,上肢则手臂不举,下肢则步履无力。因而在治疗上必须采用补肾续骨方药以促进断端之修复,滋养肾精生新长骨,补。肾固本以强壮筋骨,同时尚辅以外用药和导引锻炼,以改善全身虚象和局部关节功能活动。常用方药有补肾壮筋汤、壮筋养血汤、健步丸等。

5.皮外科疾病 章氏认为,早在《内经》即有皮毛生肾、肾主外之论述,皮外科疾病虽大多数发生于体表之皮、肉、脉、筋、骨某一局部,但均与脏腑有关,因人身是一个完整统一之有机整体,皆能有诸内必形诸外。因而,疮疡痒痛,虽生于外,而其根源皆与内脏相关,其中尤以与肾联系最密。因肾元虚亏,骨骼空虚,皮毛疏松,使风湿热毒等外邪有可乘之机,特别是肾经本身之功能,受到一定损害时,所属器官,将会受到相应之病变。如耳为肾窍,当相火过旺,或肾经湿热上浮,耳先受累,必然产生醇耳、脓耳;另如油风脱发、斑秃等,亦多由于肾精虚亏,营血不足而致毛发病变。附骨疽、流痰、阴疽等,古人多用温经通阳法,多选用补肾、治肾之肾经药从肾论治。皮外科之常见证红斑狼疮,皮表可出现燥热皮损现象,中医称为鬼脸疮、红蝴蝶,其辨证多为。肾阴虚,热毒内盛。论治早期多滋肾养阴,清热解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银花、菊花、牛膝、茅根等;后期宜温肾通阳,解毒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黄芪、赤小豆等。总之,皮外科临床从肾辨证论治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6.五官疾病人体五官--眼、耳、鼻、喉、齿,莫不与肾密切相关。如眼本于肾,瞳仁属肾。现代医学一些眼科疾病,如中心性视网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临床辨证多为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常用方剂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等。耳为肾之外窍,肾气上奉,温养耳窍,以司听觉。因此,耳鸣、耳聋,皆由于肾气虚弱,或肝肾两虚所致。治宜补肾益聪,方用杞菊地黄丸、耳聋左慈丸。鼻为肺窍,上通于脑,脑为髓海,为肾所主。如鼻渊脑漏,流出臭浊鼻涕,为风寒入脑,郁久化热,实际与肾火上升有关,治宜滋肾降火、疏风解郁,方用滋肾丸合辛夷消风散。肾脉上贯咽喉,若肾阳虚于下,阴虚结于上,寒滞咽喉,则可见喉痹,治宜补肾壮阳、温通上下,方用金匮肾气丸。肾主骨,齿乃骨之余,故齿病多与肾有关。肾气盛衰,直接影响齿之荣枯,故牙龈肿痛治宜滋肾泻火,方用知柏地黄丸、玉女煎等。若齿牙动摇,或齿牙枯槁脱落,治宜补肾固齿,方用六味地黄丸、安肾丸、还少丹之类。 7.老年疾病章氏认为,人之衰老关键,莫不联系到肾,肾气虚亏,标志着衰老的到来。肾中元气,具有人体免疫功能,老年体弱,百病易攻,宿疾时发,疾病繁苛,其所以然,是肾中元气亏虚,免疫功能衰减所致。而老人疾病缠身,促使元气耗损,从而加速衰老死亡进程。所以,肾虚与衰老,二者紧密相连,临床上除积极预防衰老外,从肾论治老年疾病,仍属必要。如老人癃闭,以其肾气虚弱,小便不利而涓滴难下。属脾气虚者,治宜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属肾气虚者,治宜滋肾利尿,方用六味地黄汤;肾阳不足者,治宜温肾利尿,方用金匮肾气丸;老人消渴者口渴多饮,饮一溲一,治宜补肾益气,方用金匮肾气丸;老人多尿或遗尿,治宜补肾固摄,方用左归饮、桑螵蛸散、缩泉丸;老人便秘,因气虚血少,津液干涸,治宜滋肾生津通便,方用增液承气汤、麻子仁丸;老人喘咳,乃肾不纳气,治宜补肾纳气,方用麦味地黄汤、都气丸、参蛤散化裁;老人眩晕多为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治宜滋阴潜阳,方用资生清阳汤、天麻钩藤饮加减。综上所述,章氏积多年研究肾学的经验,从肾学理论至肾学临床实践,都反复证实了章氏肾学理论之实用价值。章氏指出,人是一个整体,肾亦不能孤立存在,从肾论治并不是孤立地讨论肾的问题,从肾论治诸病,也并不是单纯地从肾论治。因为,五脏六腑之间,均有联系,如心肾相交,肝肾同源,脾肾相关,金水相生,肾与膀胱相表里等均说明一肾与其他脏腑息息相关,肾病也必然多与其他脏腑病变相关,有肾病累及他脏的,也有其他脏腑疾病而与肾有关的。因此临床辨证,绝不能就肾谈肾。常见的肾病,必然要从肾论治,如水肿、淋证、癃闭、尿血、遗精、阳痿等。而非肾病也有从肾辨治而获殊效者,如哮喘、肺痨、心悸怔忡、眩晕、消渴、痿证等。所以,从肾论治绝不是单纯地从肾辨证和从肾论治,其中以谨守每一病的病因病机,切中疾病之关键为要,这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下附章氏从肾论治部分验案。 从肾论治肾炎 肾小球肾炎有急、慢性之分,慢性肾炎又有急性发作,出现肺卫症状者。章氏主张,急性期治肺,慢性期治脾肾。因为肾炎急性期,水肿较明显,发病迅速,病程短,中医称为风水,其病位在肺。病机是:水湿内伏,风邪外袭,肺主表卫1-,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气化,肺先受病则肺气失宣降之职,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于肌肤发为水肿。清·叶天士谓:邪干阳位,气!治宜及时开启上焦气分,使肺气肃降则治节令行,三焦水道通调,溺畅,肿亦消,越婢汤或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慢性期治脾肾,慢性肾炎以浮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变主要责之脾,。因为一方面脾不运化水湿,肾不能主水以致水溢经络、肌肤,水肿持续难消;另一方面,水湿浸渍,困脾伤肾使脾虚气陷,肾虚不能固摄而精微下泄,正气日益耗损,脾肾更见虚亏。此时健脾就能培土制水,输精于肾,益肾温阳就能化精为气,气行则水行,气旺才能摄精,所以慢性期扶脾固肾,势在必行,实脾饮、桂附八味丸出入。

对肾炎患者,章氏认为,小儿应治脾为主,因为,多脾虚,成人则以治肾为要,因为成人多肾虚。治脾由其生理特点所决定,小儿有如草木之方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又如旭日初升,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其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全靠后天脾胃水谷之精微得以充养,小儿往往乳食不知自节,脾胃易伤,故小儿脾常不足。而水肿之本,虽然其本在肾,但肾精未足,亦必得脾土以为充养,始能精足气旺,增强主水之职能,药力之敷布,亦藉脾胃纳运之功,方能发挥其作用,故小儿实脾则可培土强肾。

有谓:州肾之蛰藏,必藉土封。理在于此。强后天而养先天,扶正祛邪,肾病可愈,导水茯苓汤、参苓白术散主之。成人治肾因其病理病机而立法,人体在漫长的生活中,外邪之扰,药食所累,操劳伤肾,房室损精,诸脏之伤,穷必及肾,时而既久,肾元亏虚,在所难免。肾为水火之脏,藏元阴而寓元阳,肾阳蒸化水液,使水能化气,又能使气聚为水,以利水液在体内升降出入,布施排泄,从而使水液代谢通利正常。肾气内损必然导致肾失开阖,封藏失职,水液代谢失常,清浊相混而出现水肿、蛋白尿之变。

故维护肾气,加强肾脏之气化功能,是治疗肾炎的根本原则。成人治肾在于治病必求于本也,金匮肾气丸、真武汤为主化裁。章氏认为慢性肾炎,治有两难,一为正虚难复,病多反复;二为内外合邪,邪实难除。法有两则,一是扶正,二是祛邪,主张补泻互用,集于一方。因为肺、脾、肾三脏之虚,可使水液不归正化,或凝集成痰,或停蓄成水,或浊毒成瘀浊,水邪与毒瘀反过来妨碍肺、脾、肾三脏之化,有鉴于此,用药之机贵在补正必祛邪,邪祛则补药得力。

清·叶天士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利尿渗湿有助于阳气通达,脏腑功能恢复,则水湿祛而气血旺,邪有去路而正自安。又如补肾祖方六味丸常用桂附地黄丸加黄芪、牛膝温阳益气,同时并用茅根、赤小豆、薏米等专利小便之品。其中桂、附用量较小,6~89即可,取少火生气之意,使扶阳而火不升,水去而阴不伤,以泻为补,达补正之目的 肺热叶焦,发为痿。

②湿热浸淫:即《内经》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③肝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无力。但临床病因证候错综复杂,不易截然分清,如本案患者,起病于冷水浴之后,其病因无疑是四肢筋骨为冷水所浸,风寒湿内袭,以致突然运动失灵,逐步肌肉筋骨脉络萎缩瘀阻,导致肢体痿废不用。临床根据上述病因分析,辨证为病程日久,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因此,效法刘河间治。

风痱之法,应用地黄饮子,肝肾两治。本案虽非中风,然而中期曾有抽风,盖阴虚风动也,服药后阴复风熄,筋骨逐渐恢复,肌肉经脉得到濡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种痰,要用熟地黄才能消 一谈到...
近期读书医理摘抄
《长沙药解》卷一
卫主生气汤,补其脾、肾、肺、肝之气,心血生,心气亦旺
四圣心源
黄元御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小补心汤对小泻肺汤,多一化味苦味,火克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