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 酥 脆的“兰花豆”

  鲍珍桂的手艺;香 酥 脆的“兰花豆”

     过去,在虹桥街头有一个卖“兰花豆”的摊,摊主叫鲍珍桂,他是一个高度近视眼,戴着一副近千度的眼镜,镜片一圈一圈的,很厚。即便戴着这么厚的眼镜,他称秤、找钞票,眼睛总是凑得很近,把钞票贴近镜片才能看得清。

    鲍珍桂讲话的声音很尖细,也许是先天性的声带毛病,六七十岁的老司伯,讲话像十几岁小孩的“嘀嘀”声。他是二村户口,在二村没有房屋,一直以来都是住在四村一带。在我小时候的印象中,一直以为他是四村人。一九九三年我当了二村的村会计后,在村里统计人口名单时,才发现鲍珍桂的户口原来是二村人,属于二村居住在外村的零散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鲍珍桂与张云雷先生的儿子张溥以及蒲岐华秋的王某等几个家庭成份高的子女们时常聚在一起,偶尔也会收听台湾的电台,被公安破获后以反革命罪,被判了几年有期徒刑。出狱之后,鲍珍桂摆了个小摊做做小生意,卖些山地南北货。他最出名的就是自炸的“兰花豆”,几分番钿一把,大人小孩都喜欢吃,我就经常买他的“兰花豆”吃,那个壳脆脆的,很香很酥脆,我会连壳吃。他的“兰花豆”也是喝酒人最喜欢的下酒菜,喝一碗温烫的老酒,嚼着“兰花豆”,真的是“牙齿根甜”,越吃越香,吃的人香,旁边闻着的人也香。鲍珍桂炸的“兰花豆”,是虹桥人比较喜欢配酒的一种下酒零食。为什么他炸的“兰花豆”比较酥脆呢?

    我当了二村村会计以后,经常有接触到他,曾经去他摊头问过老鲍,炸兰花豆有什么秘诀?他告诉我:蚕豆浸泡24小时后,用清水多冲几遍,然后沥干水分。第二步是剪蚕豆,用刀片划,划成十字花,划的深度大概占整个蚕豆长的一半就行了,是因为泡过的蚕豆里有水分,切开让水分走走,炸的时候不溅油。然后加适量的盐加点水再泡一两个小时,让蚕豆入点味。待水里的蚕豆浸起泡沫了,给蚕豆换水冲洗。冲干净以后,放菜篓里沥干水份。

开水沸了之后,倒入蚕豆焯水两分钟,将蚕豆捞出来。用清水冲一下,沥干水份,将蚕豆翻一翻,要确保将含在豆子里的水份都要沥干。

锅里倒油,待油温六成热,倒入蚕豆用文火慢慢炸,开始会有很多泡沫,这是水份没关系的,待水份挥发完了,炸至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把油沥干,倒进大盆里,趁热放入各种香料:盐,白糖,味精、五香粉,少许胡椒粉,拌匀就可以了,冷却后装袋密封,这样炸出来的“兰花豆”才会又香又酥又脆,如果胡椒粉和白糖多放点,吃起来甜甜辣辣的,恁就叫“怪味豆”。

     鲍珍桂的父亲民国时期在虹桥栏杆桥旁边的临河开了一家“鲍同春药店”,是镇上较有知名度的老字号,“鲍同春药店”在解放后的路整中被拆除。鲍珍桂在耳濡目染中也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据三村倪孟坚回忆,他的上焦热,胃寒,肠胃不好,吃了好多药都不见效,鲍珍桂给他一包药丸,吃了就有效果,他说自己挺佩服的。

    珍桂喜欢看报纸,坐在摊上闲着的时候,手里总拿着报纸看,因为高度近视,报纸离眼镜很近,他还喜欢读出声音来,让旁人也分享到报纸上的新闻。他为人处世,奉行中庸之道,很会劝人。有些邻里纠纷相辱,他总会真诚劝解双方。有时候他与老婆为一点家庭小事争执,就会喋喋不休地讲大道理,他老婆听得不耐烦了,就一把摘了他的眼镜,这时候他就没办法了,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好笑着向老婆大人求饶:“銮迎哎,手牵高来,勿恁啊,吾摸瞠人哪,你一推吾,吾就像'连娒娘的庎橱’一样翻倒,快把眼乌珠给吾”。他把眼镜当成了自己的“眼乌珠”,这是一点也没夸张的真事。

   他的脾气很好!一辈子就是炸“兰花豆”的特长,人生诸事负担为“兰花豆”忙得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花豆
休闲食品
灶蚕豆
[黄石诗群]柯秀芳的诗《兰花豆》(外二首)
蚕豆耳朵
自制兰花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