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问题即学习问题即创新问题即发展

        问题即学习 问题即创新  问题即发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思考

                                       李启嘉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素质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级各类观摩课、示范课乃至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还没有从理念上、策略上、方法上充分重视并积极主动地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在问题意识的培养中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曾说:“什么叫学问,就是怎么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懂得去问问题,懂得怎样去掌握知识,就等于给了他一把钥匙,就能去打开各式各样的大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学会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所谓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好奇、怀疑、困惑,进而渴望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问题是启发思考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的惊奇开始的。”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知识的获取对于他才有意义。

2.问题是组织教学的纽带与归宿

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问题组织、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问题的连贯性,保证了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问题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教学的最终结果绝不是用传授知识去完全消灭问题,而是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问题,从而促使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认识向纵深发展。

3.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石

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起点的“问题教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

4.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向发现式学习方式转变;要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要凸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原因

 

有人形象地形容说:中国学生小学入学时像个“问号”,高中毕业时却成了一个“句号”。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出版社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在上课听讲遇到疑难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占2.9%。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表明,没有把握就不举手的学生更多:小学生占34.8%,初中生占48.8%,高中生占42.8%。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权威的压制

在传统教育观中,教师是真理的代表,学生掌握真理依靠教师传授。目前,许多教师和学生仍然存有这种观念,教师的权威地位无可置疑,因而,学生没有什么问题,也不敢有什么问题。学生把教师讲授的内容视为金科玉律,当作绝对真理。上课时,教师满堂灌,讲概念、讲重点、讲理论、讲事例、讲问题的标准答案,一直讲到“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学生在课堂只能也只会静听、接受、服从,即使偶尔有所怀疑和反驳,也很有可能被视为“捣乱”和“瞎说”,遭到训斥和批评。

2.应试教育的遏制

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固化的知识。在“书山题海”中,学生无暇也无力深入思考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敏感性。教师灌输教材、教案,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不给学生产生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奉行“目中无人”的教学模式,把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缺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识与策略。

3.教学方法的误导

在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支配下的课堂教学,不是鼓励学生追询“事实”、反思“现状”、质疑“真理”、挑战“权威”,而是要求学生承认“事实”、赞美“现状”、接受“真理”、维护“权威”;不是激励学生如实表达、自由选择、大胆想象、别树一帜,而是有意无意促使学生虚假包装、一味顺从、因循保守、抹灭个性。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及完美精神世界的建构,而且是对学生的批判意欲、创构激情和问题意识的一种扼杀。在课堂上,“问”的权利被教师垄断了,且教师“问”大都成了检查学生背书本、记答案的一种方式;或是用来诱导学生的思维沿着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前进的策略;或是用来制造热烈场面的手段;更有甚者,把提问当作惩罚那些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学生的杀手锏。尽管有时也出现学生向教师问问题,然而这种“问”大都是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而学生又不懂,返回向教师要“标准答案”的问。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成为必然。

4.价值取向的偏差

教育价值的功利性取向,也是学生问题意识失落的重要原因。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的素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传统教育思想支配下,从宏观上讲,整个教育过于迎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忽略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存在和需要。从微观上讲,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被异化为追求名利的手段。在传统教学中,虽然理论上说既要关注知识与技能,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还要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知识,简化为问题的标准答案;能力、技能与方法,就是解答试题的能力、技巧和方法;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则往往被忽视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是期望学生能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学生勤奋学习的目的,是希望在考试中得高分。功利化的教育关注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解答考试卷上的问题。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目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了大好机遇。广大教师应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不停探索、不懈努力。

1.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自己必须有问题意识。现实中,不少教师自己就缺乏问题意识,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教学活动中,他们人书一体,成了教材的化身,成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代言人。教师没有了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就成了奢谈。所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必须先行一步,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质疑能力,做一个“有问题”的人、有思想的人。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要纠正对学生问题意识理解的偏差。在部分教师的观念中,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启发式教学,其结果是课堂发问的泛化,不少问题根本不需要思考,有的甚至“照本宣科”就能应答自如,看起来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思维的效率极低,这实质上仍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毫无意义。只有科学地创设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不是单纯依靠教师去问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独立设问的能力和态度。

2.教师要掌握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式

①生疑—让学生产生问题

要让学生产生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增强学生怀疑意识的措施主要有:

方法生疑。能不能提出问题是有方法可言的。关于如何在貌似无疑处产生问题,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集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创造性思维发问技巧“十字口诀”,即“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假”即假设,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用人、地、事、物、时的假设发问。“列”即列举,即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越多越好。“比”即比较,即就两项或多项事物比较其异同。“替”即替代,即用其他的字词、事物、涵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除”即排除,即暂时排除原来资料或答案,鼓励学生能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念。“可”即可能,即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的了解。“想”即想象,即鼓励学生充分运用想象力观察未来的事物。“组”即组合,即提供学生一些资料(字词、事物、图形等),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六”即“六W”,即利用英文中的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作为发问的契机。“类”即类推,即将两项事物、观念或人物直接比拟,以产生新观念。

讨论生疑。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在讨论中一旦被触发,就能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甚至可以形成汹涌的创新思维浪潮。其中经常被一些企业使用的头脑风暴法是指思维高度活跃,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而产生大量创造性设想的状况,特点是让参与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在研究性学习中,其效果同样比较突出。

②求疑—让学生爱问问题

学生有了疑问,还应该使学生把问题问出来,求得答案。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问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会变得对问题麻木,不但不努力寻求“是什么”,而且也懒得思考“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问问题呢?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学生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

第一,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教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己共同探讨。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

第二,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育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自己的潜能。

③表疑—让学生善问问题

有问题但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尽管思维比较活跃,但因存在知识、经验、语言等障碍,或限于思维发展的水平,提问不得要领,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教师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法,提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提问包括知识提问、理解提问、运用提问;第二层次的提问包括分析提问、综合提问、评价提问。比之于第一层次的提问,第二层次的提问更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文字上、方法上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在思维种类上,有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等;在逻辑方法上,有比较法、统计法、优选法等。这些都是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第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霍金的大爆炸理论都源于他们的合理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开放时空,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异想天开”。

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思考带给学生幸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学生进取的人生态度,就是教给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本领。学生如果能够积极地、科学地、创新地提出问题,那就表明学生已经在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世界,他已经成为了学习、创新、发展的主人。

*本文作者系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沙洋县教科所所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 尤炜)

 

此文刊载于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国家级正式刊物《基础教育课程》(月刊)2007年第2期。并在“ 基础教育课程”网站(网站链接:http://jcjykc.cersp.com/Magazine/m200702/200702/6580.html)上全文刊登。

 

 

关于理解《数学课程标准》评价内涵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学生自编应用题”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灵动的课堂源自预设与生成的融合

问题即学习  问题即创新  问题即发展

正确把握初中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关于推进数学素质教育若干阻因的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92艾婷婷:“没问题”的大学生——缺乏提问意识和能力的表现
谈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宜兴市网上家长学校--追求简单而精彩的有效教学——读《传道——让教学更有效》有感
构建“问题”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