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英国史入门必读!牛津大学镇馆之宝!
爱丁堡城堡


上个月,英国女王度过了她近几年来最低调的一次生日。
 
没有华丽的阅兵,也没有按惯例鸣枪,只在温莎城堡举行了一个小小的仪式。
 
往年的女王生日庆典,巡游队伍会有超过1400名官兵,200匹骏马,400多名乐师,据说是世界上最华丽的阅兵式之一。

我一边羡慕,一边疑惑:为什么英国至今保留着王室,为什么公民愿意供养他们奢华的生活?
 
看着我好学(wu zhi)的样子,编辑小姐姐默默递来了这本《牛津英国史》
从公元前54年的罗马入侵,讲到2008年的经济衰退,两千多年波澜壮阔的英国历史,看得我热血沸腾。
 
不愧是牛津大学专家耗时40年,专为历史爱好者打造的专业级入门读物!

看完这本书,我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就找到了答案!

01
为什么要保留王室? 

近年来,王室曝出了诸多丑闻,民众抗议王室的浪潮此起彼伏。

但为什么,更多的人依然选择保留王室?

其实,王室与民众的矛盾由来已久,历史上的王室也曾多次遭遇废除危机。

但从光荣革命开始,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缓和了矛盾,也使得王室作为国家的象征一直延续至今。

虽然已经不再拥有实权,但他们仍然起到安定民心和稳定政局的作用,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02
工业革命没有用? 
我们都知道,18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这本书的作者却表示:“革命”的概念,对英国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
工业化的影响是渐进的、相对的,并没有立刻让人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直到19世纪20年代,经济学家仍在怀疑技术能否普遍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又过了30年,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工业革命确实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贸易和商品流通,让英国30%的人口居住在了城镇,并且他们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供暖设施。
 
也没有哪个欧洲国家能像英国一样,控制着如此庞大的海外市场。
 
但真正让英国脱颖而出的是在营销、技术和政府干预模式上的质变,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以为的技术进步。
03
英国脱欧早有伏笔? 
除了国家内部的各种变革,英国的对外态度也十分特别。
 
近几年的英国脱欧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地人民的激烈讨论。
 
但作者告诉我们:英国与整个西欧的割裂,早在二战期间就埋下了伏笔。

二战结束后,有人试图建立整个西欧的政治和经济联盟。
 
当时英国政府就出于各种原因持怀疑态度:英国与英联邦的联系、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英国独特的法律制度……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的英国人都认为:西欧人是难以理解的外国人,英吉利海峡两岸很少有天然的联系。
 
20世纪60年代,英国两次试图加入欧洲共同市场,但都遭到了拒绝。
 
但英国人并未感到悲伤,因为加入欧洲共同市场意味着食物价格上涨、削弱和英联邦国家的联系,以及国家主权的威胁。
 
总而言之,靠近欧洲,就是在违背清晰的国内舆论和“千年历史”感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货币战争”与英格兰银行
工业革命为啥会在西欧爆发?
西欧有哪些国家?
英国引爆工业革命的核心秘密是什么?之后世界上有些国家想要复制都失败了,是为什么?
【读书会】西欧何以成功——读范·赞登《通往工业革命的漫长道路: 全球视野下的欧洲经济,1000—1800年》
2021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