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武备志》记载曾经有“坦克”,还发展出装甲部队,请问是什么武器?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字数:2346,阅读时间:约6分钟


历史提问

明朝《武备志》记载曾经有“坦克”,还发展出装甲部队,请问是什么武器?

答:在记录了明代多种“大杀器”的晚明典籍《武备志》里,对明代战车的描绘,堪称精细到绘声绘色。当代很多“军事迷”们,更因此对明代战车倾慕不已,甚至将其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装甲部队”。那真实历史上,这“大杀器”真这么强?

如果单看《武备志》的记载,战车,这传说中的“明朝版坦克”,那简直强到吓人。比如“火龙卷地飞车”“火柜攻敌车”“神火万全铁围营”等战车,不但名字听着霸气,外形也看似魔兽下凡。至于战斗力?书中的形容也是左一句“利害百倍”,右一句“万将莫挡”,满眼都是横扫千军的模样。

但明朝灭亡后,由清朝官员学者修撰的《明史》里,对这些明朝“装甲部队”,态度却是差了许多。《明史》的《兵志》里就直接说明朝战车“未尝当一敌”“亦未尝以战”。也就是说这类“明朝大杀器”别说杀敌,也实战都没怎么打过,基本就是糠心萝卜。由于《明史》传播力太强,所以好些欧美学者,也对此类观点照单全收,认为明朝的战车与战术“并没有经过实战的严格考验”。照这么看,似乎就是个废物玩意。

那哪种说法有道理呢?首先要澄清的是,所谓明朝战车“没上过战场”的观点,属于“军事盲”才容易犯的观点。实锤的史料证明,从明初朱元璋北伐元朝的战争,到明末与农民军和清军的战争,几乎大部分的重大战役里,明军都曾大量使用战车。早年的“武刚车”等装备,就是明成祖朱棣横扫漠北的利器,十五世纪起火器大量普及,火器战车也在明军中地位飙升,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样”,在不同年代里“亮相”。

 而且何止明军用战车,嘲笑明军战车“未尝当一敌”的清军,早年也是靠战车起家。八旗军队的楯车一直都是制胜法宝。特别是在《满文老档》等珍贵资料里,都常见清军战车与明军战车“对轰”的景象,两家一直很拼的,就有装甲部队。

当然,虽说“明朝战车没上过战场”不靠谱,但要说明朝战车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装甲部队”,那是更严重的不靠谱。

放在十四至十八世纪全世界范围内,不止是东亚战场,处于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尝试用战车来增强火力。在那个时代,战车就是野战里移动的堡垒,是新型枪炮发挥威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当时许多西方“火器强国”,都把大量心血用在改造战车上,比如十五世纪“胡斯战争”里的“胡斯战车”,就曾是骑兵的噩梦。奥斯曼帝国的战车,也托起了其强大的火枪射杀战术,打出了一堆胜仗。

所以,如果把明朝的“火器战车”,当做是“世界上最早的坦克”,这显然又是另一种笑话了。

但话说回来,虽然在一部《武备志》里,记载的许多战车,都只停留在设计者的书面计划里,确实没上过战车。许多传说中威力生猛强大的“大明战车”,一真打就露了馅。但明代火器战车的发展,也确实顺应了这一军事变革的潮流,在多年去粗取精的演进里,也确实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

比如明朝十六世纪火器名将俞大猷的战车部队,就曾把明军的战车理念推到新高度。俞大猷的战车部队,主要配备轻便的独轮车,十三辆战车组成一个小营,十三个小营组成一个大营。搭载轻型铳炮,配备步骑兵。作战时战车结成阵营,骑兵以战车为掩护对敌人形成包抄。嘉靖年间的安银堡大战中,五千配备这种轻型战车的明军,就将数万鞑靼军队杀得全线溃败,一口气追杀敌军上百里,打出明朝中期一场难得的大捷。

而作为俞大猷“老战友”兼“晚辈”的大英雄戚继光,在战车的使用上更是青出于蓝。北调蓟镇的戚继光,也利用战车给戚家军战术升级。每个车营配备128辆轻重战车,以偏厢车为主,每辆战车装备两门弗朗机和四支鸟铳,另外还配备火箭和大将军炮等轻重装备。作战时车营结阵,以严格的射击操典对敌密集射击,然后展开追击。正是凭着这强悍战术,镇守蓟镇多年的戚继光,令北方鞑靼各部扣关请降。

甚至,在戚继光去世后的万历朝鲜战争中,他生前苦心设计,且在明朝各镇边军大量普及的车营战术,依然在朝鲜大放异彩。著名的稷山战役里,六千明军面对数万日军,就是以类似戚家军的车营战术结阵,一口气杀得日军狼狈窜逃,彻底粉碎了当时丰臣秀吉快速拿下汉城的梦想。可以说,如果明军的部队,在明末的几十年里,还能做到这样的战术水准,明末的仗,绝不会打到这么惨。

可问题也就在这儿,“万历中兴”的多年里,明王朝文恬武嬉成风。万历晚年时查验京营的军火库,就吃惊的发现,当年俞大猷打造的车营部队,那些在安银堡痛打鞑靼的劲旅,这时竟然连战车的挡板都朽烂掉,武器更是几十年没换。萨尔浒战役时,明军调拨到前线的战车部队,好些连火器都没练过,明朝文官嘲讽他们的训练“袭其形似”。对于需要严格训练的战车部队来说,这种雷景象,已经注定了接下来的兴亡。

甚至,到了晚明的崇祯年间,明王朝更是掀起了大量制造战车的热潮,崇祯年间,许多文官脑洞大开,设计出了各种先进战车。但也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财政败坏的明王朝,根本无法将这些战车投入生产。其实生产了又怎么样?以明末名将卢象升的话说,就算宣大地区的边军,操练的时候竟然一列队就倒,全是缺衣少食的废物兵。这样的兵就算有再好的装备,又能打什么仗?

明朝的衰亡,说到底就不是武器的事儿。这么个烂透的王朝,就算真送来坦克,也是照样救不了啊。

参考资料: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装备》《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指文烽火工作室《帝国强军:中国八大古战精锐》《明帝国边防史》、陈刚俊《明代的战车与车营》、马伯庸《帝国最后的荣耀》、周维强《明代战车研究》、毅飞冲天《明清时期战车的战斗力和同时代欧洲的差距对比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朝文社】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朝文社推荐搜索
明朝
武器

往日文章精选:

《康熙王朝》里魏东亭的礼物,是一笔被大清“糟蹋”的强国财富

三国时期的中郎将是怎么回事?

有在看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的火箭: 南宋用它重创金军船队 明朝火箭载人
这种大型武器,可称古代的坦克和核弹,作战效果有多震慑?
为什么用火器的明军,最后却会输给装备原始的后金骑兵?
令明军无可奈何的,并不是满清八旗的骑射,而是这些武器装备
三百年西方百将传:第七十五集
《闪电战》帝国铁流:二战德军装甲部队铁路运输的历史考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