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才女之六——左芬:后宫深院锁娥娇

中国古代才女之六——左芬:后宫深院锁娥娇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

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此盖禽兽。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左芬《啄木鸟》

不厌其多地选纳美女入宫,几乎是所有封建帝王的共同特征。历朝各代的皇宫后院中,不知有多少如花似玉的好女孩,像笼中鸟雀一般,被禁锢在高高的宫墙之内。而这其中,像武则天、慈禧太后那样的女子,能够翻云覆雨,进而以自己纤纤之手掌握整个天下的,是极为少见的。就算是生得一男半女,然后母以子贵,成为太后太妃的,亦不是人人有份。绝大多数宫中的嫔妃,在寂寂深宫中,都将自己的如花岁月白白地消耗,默默地衰老枯萎,而无人问津。

命运不是所有时候,都是有自己掌控得了的,都都属情况下,是由不得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左芬就是这样一个不幸的才女。

源兄盛名识贤妹

说到左芬,可能知之者甚少,但是若提起她的哥哥,那就“天下无人不识君”了。他就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所谓“洛阳纸贵”的成语,就是从左思的故事演变而来的。虽然左思貌丑口讷,学东西特慢,但他勤奋不懈。左思仰慕前人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便暗下决心,立志写一篇《三都赋》(当时三国归晋,三都是指魏、蜀、吴三国之都)。历时十年之久,终于写成轰动一时《三都赋》。洛阳文人竞相传阅抄写,“洛阳为之纸贵”。而左芬就是左思的妹妹。

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是时任殿中侍御史左雍的女儿。西晋女文学家,我国最早的女诗人。少好学,善缀文,名亚于思。为武帝妃嫔。今存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原有《左九嫔集》四卷,已失佚。今传有《啄木鸟》等诗。

她十八岁那一年,同龄的女孩子都已经嫁做他人妇了。她还是一个人守着闺房,心中未曾没有期待——自小颇通经史,虽不及哥哥的才情,但也是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也许因为自己的不美丽,她只好寄情于书中,自伤自唉还自叹。可按照中国“郎才女貌”的审美标准来看,哥哥左思显然要比左芬幸运得多。虽然也是相貌丑陋,但是他毕竟是个男子,哪个女孩子不希望自己有文君那样容貌嫁相如那样伟岸如山的男子。哪怕过着卖酒当垆生活,日子也会如百花盛开的春天。

无耻帝王误女才

左思名声大噪之后,左芬的诗词也流传到外边,借着哥哥出名的气氛,左芬的名声也渐渐于文学界渲染开来。当时的皇帝是一贯荒唐渔色的晋武帝司马炎,历史上最为无耻无为的帝王之一,其雄才大略远不如其祖司马懿、父司马昭等。当时三分归晋,天下一统,司马炎继承了其祖、父打下的江山,就安于享乐。司马炎不但将蜀、吴二国的后宫佳人都纳为已有,还大肆从民间选美女入宫。当时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听说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过人,便下令将她选入宫。晋武帝将左芬这样的女文人选入宫中做妃子,好像纳了一个诗人妃子,其实也是出于沽名钓誉,这样一来,仿佛自身的品位也随之提升了似的。

如果不是生在那个附庸风雅的年代,她也许会嫁一个普通的男子,和他举案齐眉,读书论诗,一生一世。泰始八年(272年),18岁的季末,她嫁入了皇宫,拜修仪,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厚厚宫墙里的生活从。后来,左芬也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群臣赞赏,被赐封为被封为贵妃,成了一个千岁娘娘,使后宫佳丽见妒。不过,那也只是司马炎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

入宫后第一次被召见那天,左芬装扮得像只春天的蝴蝶,满面是含羞的娇红。她以为从此可以与那个那个肥胖的皇帝眯着眼睛召唤自己的天子同出同宿双双飞。当她走到豪华的宴会厅才发现,她不过是一只浓妆艳抹的鸽子罢了,那些女子一个比一个娇艳,一个胜一个妖娆,杨柳依依般婀娜多姿。

左芬身入深宫,却并未得到皇帝的宠爱。其实,在当时的后宫中,就算左芬长得美如天仙,也很难得到专宠。据史书载:“(晋武帝)怠于政事,颇事游宴,选吴孙皓宫女五千入宫,掖庭殆将万人。尝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晏寝,宫人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以引帝车……”晋武帝后宫佳丽达万人,美女如云。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该临幸谁,所以常常坐上羊车,在后宫转一圈,停到哪就在哪过夜。宫人为了吸引他的羊车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撒地,羊看到绿色的叶子就进门。后宫争宠 “竞争”如此之激烈,没有那么多狡黠心眼的女孩是没有什么指望的,更何况左芬相貌一般。据《晋书》记载了左芬进宫后的生活:“姿陋无宠,以才德见礼。姿陋体羸,常居薄室”。也就是说左芬体弱多病,所以根本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在古时,有地位或特别受宠的妃子才有住好一点的房子,或者资格扩建宫舍。像左芬这样,既然得不到皇帝的宠幸,所以只能她住在“薄室”里。在宫里得不得到皇帝宠爱也是很重要的,不单是住好房子的问题,有时候宫中的太监宫女也是看人下菜碟,皇帝宠的就巴结,失宠的就欺负。

左芬虽不受宠,但还得尽到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皇帝司马炎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不定时的召见她,让她写诗作赋,高兴之给予奖赏。“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晋书》)。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或是皇上偶获方物异宝,或是哪个贵妃娘娘生日等等诸如其类,左芬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她华丽的词藻,铺张的渲染总是能让宴会更上一层楼。

事实上,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只是娶了个“女诗人”。 身为贵嫔的左芬,实际上成了司马炎宫廷御用秘书。最多也就是在宫中聚会时让她写写文章而已。就像有的人附庸风雅,购得名画古玩放在家中,其实啥也不懂,根本不知道如何赏鉴这些宝物,最多就懂得“值钱”两字而已。可惜呀,才女左芬的大好才华只是像歌女之歌、舞女之舞一样。她不多只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成为皇帝酒足饭饱之后点缀升平,显示风雅的一种摆设罢了。而每次宴后,她一个人漫步回后宫又是多少凄凉能说得尽呢?


 

烟锁重楼悲左芬

一进禁宫之后,便远离家人,就永无相见之日,这对一个自小在家中长大娇弱无依的女孩来说是何等残忍的事情。所以可想而知左芬的日子过得异常苦闷。据《红楼梦》中言:贾元春,在宫中,皇帝对她十分恩宠,她依然说宫中是个“不得见人的去处”,又在父亲隔帘问安时,忍不住含泪哽咽道:“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所以对于左芬来说,进宫给她带来的除了从此亲人永隔,再无相见之日的痛苦之外再无他物。曾经以为寻常的快乐,现在想起来是那么遥远。曾经与父母面对着面不知珍惜,现在离开却再也不能见面。悲怆的怨命运,与亲人距离若天上日月,昼夜交替更换,却不能重见。望着天边的云彩落泪,泪水哗啦啦的流下来。人之处世,可怜如此,禁宫中的左芬虽然一直企盼着叶落归根,但是却始终无法实现她的愿望,正所谓“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

左芬将自己全部的心思,都寄托在“书诗”和文词中了。日日枯灯下,读书而习文。如今已经不知道什么叫摘肺摧心的痛苦了。那个活泼可、爱文思泉涌的女子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的不过是一个整日为着皇帝的一时高兴而赋的人了。唯一想念的是自己的亲人,那一日三餐,相对而坐的家庭生活,就是最向往的幸福了。可是这高高的宫墙圈住了那个曾经心比天高的女子。所有的寂寞独坐的日子只是在诗赋、书本里消遣。

在入宫不久,司马炎为了一试左芬的文才,特意让她作一篇愁思之文。才华横溢的左芬,想起父母哥哥,儿时的幸福像匕首直直刺在心间。受命后当即写了这样一篇《离思赋》,将悲苦心情只有倾诉于诗文之中,抒发的就是自己思念亲人之情:

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而至曙。
  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日
暧而无光兮,气栗以冽清。怀愁戚之多感兮,患涕泪之自零。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巾。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
,心不自聊,泣涟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

这篇虽是无痛呻吟之作,总是要对左芬这篇辞赋虽然纯属应制之作的赋,由于时代久远,读起来颇有些生涩难懂之处,却写得极其凄楚哀婉。但其中的“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咷,心不自聊”之类的句子将人世间的愁思与别离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出,左芬才华是何等之高。深宫中的左芬看不到前面的路有丝毫光亮,她只有“仰苍天而泣血” 充满宫怨之气。在前述的双重痛苦中,左芬又增添了深切的思亲之痛。

钱钟书曾这样评价《离思赋》:“宫怨诗赋多写待临望幸之怀,如司马相如《长门赋》、唐玄宗江妃《楼东赋》等,其尤著者。左芬不以侍至尊为荣,而以隔‘至亲’为恨,可谓有志。”尽管“有志”,左芬也无力逃脱命运,也正因为“有志”,才更加痛苦。


 

诗妃寂寥状宫景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司马炎,时年36岁、称帝已经8

皇帝那日刚好选得一个美貌女子做妃子,看见左芬异常高兴,便命她当众朗诵诗一首以作纪念。她原本鲜明跳动的心,听到此言,突然一阵绞痛。“仅此而已啊!”她也是聪明之人,收敛起一霎那间的失态,朗朗然地吟诵了一首优美的诗: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秋菊,华茂青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

滔滔如水,流淌出来的却是她无限悲凉的心声。

皇上的脸上笑灿烂得像那开裂的核桃,信口道:“左爱妃聪慧,外秀内敏。朕封你为修仪!”之后,她目送着欢宴之后的皇帝,搂着那个袅娜的女子离开,女子如瀑的长发一直在她的眼前飘洒。

年约19岁的左芬被正式册封为修仪。从此,司马炎对她的才华,更为赏识。不过,在情感方面,沉浸在美女团团簇拥之中的司马炎,对相貌一般的左芬却不怎么热情。
  左芬入选嫔妃后,长居深宫,物质生活虽然十分丰富,在情感方面遭到的冷遇,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使得身处后宫的内心抑郁十分。在此情况下,因而她写诗主要是描绘宫中的凄凉生活和青春被葬送的无限悲哀。左芬写下了一首名为题咏《啄木鸟》的四言诗,十分独特。《啄木诗》是她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

啄木诗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饥则啄树。

暮则巢宿。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此盖禽兽。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皇帝听了大声赞好,“贤妃,不愧是才华卓绝,聪慧过人。”君王喝到高兴之处,高声宣布封左修仪为贵妃。她慌忙跪下谢主隆恩。喧哗过后,左芬被宫女搀扶着回到自己的陋室。看着自己满身的锦绣,和自己寂寞苍茫的容颜,潸然泪下。

《古诗记》中曾收录了左芬的这首诗。通过这首咏啄木鸟的诗,左芬将自己郁郁寡欢的情感处境,巧妙地掺和进去,读后让人颇多伤感。

全诗通俗直达,晓畅上口,明显喻示了作者对于世态人生的思索感叹。可以看出,左芬不是毫无由来地去随意写啄木鸟,而是左芬以自己对人世的目视观察,特别是入宫后的处境遭遇,“无干于人”的啄木鸟为自喻,表明自己清高不群的品格和姿态。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了宫中芸芸众生,由于荣辱观不同,从而形成了泾渭分明的境遇。

左芬深知在繁花似锦的后妃群中,特别是司马炎在被美女包围簇拥下,成天为在哪个美女房中夜宿寻欢而感到犯难。而自己长相却好比啄木鸟一样丑陋不堪,故必然不怎么招他喜爱。但即使如此,她也不企图别人青睐,只想平静地生活下去,也要清清白白地度过此生,而决不为了贪图虚荣富贵,作出有辱自己的名节受事情。实际上,这种心境,是生活在宫廷帝王阴影之下,一个精神长期受到压抑、又没有出头之日的后宫女性,对自由生活渴望,或者说对平民生活的企昐的真实写照与披露。

庭院中的那棵梧桐叶结了又落,窗前的几株梅花也是开了又谢。悠忽春去秋来。日子就在这所小院寂寞里消磨。左芬已经在这里住了20年。这20年中,她老了,身体也日渐的衰弱,连看书也不能够了,已经很少出来了。每当想起那些消耗在浮华词藻里的日子,左芬总是有些心痛。

哥哥来看她,并且写了一首词以安慰。自从进宫以来,他们再也不能自由聊天论诗,左芬心如刀割,伤心直至。骨肉各一方,孤苦伶仃独对寂寞长灯。在堂父母不能伺候,就算是每天锦衣玉食,生活又有何意思?她含泪和词:

自我去膝下。再期。邈邈浸弥远。

拜奉将何时。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不自持。何时当奉面。

娱目于书诗。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这篇是左芬《感离诗》,也写得情真意切:

公元290年,荒淫无度的司马炎在洛阳去世。291年晋朝落入他的儿媳贾南风(傻子皇帝晋惠帝的皇后)之手。贾南风控制了皇宫和朝政,西晋的宫廷中依旧充满了荒淫与奢靡,谋杀与争斗。太后杨芷(杨艳的妹妹,杨艳死时要求司马炎娶她)和服侍杨芷的宫女活活被饿死。贾南风操纵了傻子皇帝后为所欲为,秽乱宫禁。接着又害死了太子司马遹。这时宫里可谓天翻地覆,可想当时的左芬,虽然史书并无记载,但其晚景的凄凉落寞,也大致可以想象。这个时候,左芬一定被冷落到一边无人问津,默默地死去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了一块左芬的墓碑,上面的碑文也很是简略:“左棻,字兰芝,齐国临淄人,晋武帝贵人也。永康元年(300年)三月十八日薨……”

左芬就这样凄凉地死去了。中国古代,像左芬这样一入深宫,再也不得见天日的女子,实在是太多了:隋炀帝时有个美貌才女叫“侯夫人”的,宫后一辈子也没有见过隋炀帝,最后自缢身亡,只留下几首诗而已。明朝宫的女郭爱情况更为悲惨,进宫不足20天,就成为明宣宗殉葬。她临终前写了首《绝命辞》后掷笔于地,伸颈于绳中,大呼:“娘,吾去!娘,吾去……”话音未落,太监踢开垫脚的木床,她就无声地悲惨地死去了。

左芬一生的作品留传至今的,有诗、赋、颂、赞、诔等约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当时宫中举凡应制一类的文章,司马炎基本上都让她执笔。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由于她文学功底深厚,笔法细腻,感情丰富,其中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难以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

细读一下左芬的诗文,依然可以听得见像左芬这样的宫中怨女透过漫长的岁月,透出发黄的旧纸,从厚厚的宫门里发出的一声叹息。

点评:

左芬,这个敏感而多情的女诗人,只因她才情卓越,攀上其他女子奢望不到的地位。只因她容貌平平,便坠入了余生幽冷的岁月。荣华富贵,不是她的追求;清峻洁好,才是她的真谛;融融亲情,才是她企盼平凡的生活。隔着千年的车尘埃,我们仍依稀可看到那个宫禁岁月清切绵长之哀感顽艳女子,仍旧神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才绝艳录(6)左芬
她,深宫中无宠的才女。
一入宫门误终生!女诗人在深宫高墙中凋零枯萎
真正的美人,在骨不在皮
中国第一个“小秘”靠什么傍上晋武帝
女人系列:作为文学道具存在的贵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