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纳兰心事几曾知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卒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他的一生,细算来不过三十年光阴。
纳兰的一生,像猝然绽放的花火,粲然而夺目。然而只一瞬,便燃尽了余生。他是清初第一词人,王国维称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可那样显扬的声名,也掩不住他的黯然与凄凉。堆砌起他的光彩的是他的失意与心伤。

1  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好像上天从来不公,它给予有些人的真的太多,让他们生来就是锦衣纨绔,食甘饮醪;又拥有不可一世的才情,挥毫落纸间就名动了半个天下,一如纳兰。
 
纳兰隶属于满洲正黄旗,他的高祖金台什的妹妹被努尔哈赤纳为后妃,是皇太极的生母。金台什之孙、纳兰之父纳兰明珠康熙五年拜英武殿大学士,历任刑、兵、吏部尚书,累加太子太傅,晋太子太师、内大臣等职。他声名显赫,权倾朝野。
 
有高祖的余荫和父亲的位高权重,纳兰家顺理成章地成了天潢贵胄,纳兰的身世也足以让他和康熙称兄道弟。像乌衣巷里的旧时王谢,豪华称将相,骄奢凌五公。纳兰生命的起点,已是他人高不可攀的云端。


2  鲜衣怒马,京华年少

纳兰自幼便笃志于学,聪慧颖达。十岁时,便作《一斛珠·元夜月蚀》一词。待他长到十四岁时,已是一位“才舞象勺,已通六艺”的京华年少了。鲜衣怒马过京城,是说不尽的侧帽风流。
 
十四岁到十八岁,那或许是纳兰一生中最潇洒恣意的一段时光。其间,他结识了词家三绝之一的顾贞观,赠之《金缕曲》,诉尽了生逢知己的欢愉。他说:“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很难想象,出身高门的他全无居高临下之态,反而作此狂生语,是何等不凡的气魄。而那时的他,不过是个少年。
 
据其师徐乾学所撰《纳兰君墓志铭》云,纳兰年十七,补诸生,贡入太学,余弟立斋为祭酒,深器重之,谓余曰:“司马公贤子,非常人也。”十八岁时,纳兰就考中了顺天府乡试举人。看到这里,也许我们会以为他真得了上天的眷爱,可以顺遂地过完一生。
 
只可惜,纳兰还是迎来了人生的第一冬。十九岁的他,在会试之后适患寒疾,想要入仕,只能再等三年。他是懊丧的,你且看他的一阕《采桑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

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

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上阕写春尽花残,东风把桃花吹进了纳兰的幽窗,伴着这个伤心人共度残留的春光。下阕则以沈郎自比,病容憔悴,积郁于中。突如其来的寒疾使他的功名化为缥缈的影,伸出双手想要紧握,却只抓住了虚无。
 
失意不过是一时的,在后来的三年里,纳兰更是勤学苦读。徐乾学回忆说:“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日黎明骑马过余邸,讲论书史,日暮乃去。”他还读经史,述异闻,著《渌水亭杂识》。此外,还捐资钞刻宋元以来儒家典籍的论释,长达上千卷,合为《通志堂经解》。
 
三年后,纳兰二十二岁,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授之三等侍卫的官衔,而后逐步晋升为二等,一等。一等侍卫,相当于清朝正三品的管职,这无疑是又一次给纳兰府添上了煊赫的一笔。
 
可是纳兰心中,真的欢喜吗?纳兰或许更爱在翰林院舞文弄墨,做一位风流词客,而非随侍帝王左右。奈何,君命难违。

 伉俪情深,相知相惜

 
纳兰在年少时曾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妹,传闻她进宫成了帝王妃。纳兰与她相知,也一定盼过能与她长相厮守。只是纳兰府,她或许高攀不起,为了拆散她和纳兰才被迫进了宫。她身不由己,纳兰亦无能为力。这段情就这样草草了结了,可他们后来,一定为此流过泪,伤过心。
 
在明珠那样渴望掌权的人眼中,纳兰的婚姻只能成为巩固政治地位的手段。而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两广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总管广东和广西两省的军民政务,这一点,无疑是让卢氏成了纳兰妻子的最好选择。
 
卢氏或许并不美艳,但她一定是个温暖的姑娘。她足以把纳兰从一段伤情往事中解救出来。
 
她曾在雨中为被雨水摧折的芙蕖撑过一柄油纸伞,不顾自己淋湿的衣衫。纳兰在书房练字时恰巧看见这一幕,便问她为何如此。她说,芙蕖一岁一花期,若雨水打落了它的芳华,实在可叹可惜。
 
这样的话语,足以让心灵所有的防线溃不成军。更何况纳兰的心那样柔软,又怎会不为此动容?纳兰是惜花之人,卢氏便爱屋及乌,惜花胜于惜己,尽显对纳兰的一片痴情。她清清浅浅的音调,飘到纳兰的心头,消融了寒冷的霜雪。


4  欢情浅薄,鸳梦难成

 
卢氏所拥有的,其实并不只是温婉可人。她,亦是一位有才情的女子。她问过纳兰,世间可有一字包含着无尽的伤心,无奈或是遗憾。纳兰沉思片刻后认为世间并无此字。卢氏笑了,说这字就在纳兰的名字里,便是一“若”字。一段微不可察的对话,尽显了她的才气。
 
可是卢氏与他,终究是情深缘浅。他们相守,不过是三年光景,于纳兰而言只是吉光片羽。而余生,是诉不尽的相思苦。康熙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卢氏难产而亡。纳兰有一阕广为人知的《浣溪沙》,是悼亡,亦是叹惋。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将卢氏与他比作李清照和赵明诚,曾有过赌书泼茶之乐,却只以其为夫妻间的寻常之事,而今独立残阳,才知旧事、旧人,已成了遥不可及的念想。
 
纳兰和卢氏育有一子。可是那个孩子,只怕已是纳兰心头无法抹平的伤痛。是卢氏的离开换来了那个孩子的降临。就像心口被剜掉了一块,汩汩地流着鲜血,却无处呻吟他的痛苦。
 
哀恸无处诉,纳兰或许有一刻产生了遁世的念想。他夜宿停放卢氏灵柩的双林禅院,孤灯下执笔书一卷《金刚经》,叹自己“有发未全僧”。他已是心如死灰之人,除了蓄发之外,已与僧人无异。
 
后来,纳兰续娶了大家之女官氏。只是官氏娇横,与纳兰并无几分真情。纳兰逝世后,她也离开了纳兰府。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览尽山河,枕风宿雪

卢氏死后,纳兰随着康熙开始了漫长的随驾生涯。他多次巡视近畿和塞外,饱览了祖国山川的壮阔宏丽,也拓展了诗词境界。
 
康熙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八年间,他留下了不少境界开朗、气势恢宏的作品。《长相思》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此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云南平定,康熙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祖陵。纳兰见山海关风雪凄迷,天气苦寒,全然不似京中,便作此词抒乡情。王国维曾高度赞赏此词,认为其描写意境近乎“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千古壮观之景。
 
可是塞外纵有千种奇景,纳兰也不爱那里凉透衣衫的风雪。他唯一眷恋的,是那一次江南游。
 
康熙二十三年,纳兰随驾入江苏,到达苏州、无锡、南京等地。他告诉顾贞观:“平生师友,尽在兹邦,左提洪崖,右拍浮丘,此仆来生之夙愿,昔梦之常依者也。”
 
他写下多首《忆江南》,其中以“江南好”开头的就有十一首之多。骏马秋风塞上带给他的是聒碎的乡心,而杏花春雨江南则让他与平生知己欢聚,遍赏江南好风景。

6  江湖狂生,广结文士

纳兰虽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结交的却不是京城纨绔子弟,而是江南落魄文士。姜宸英、顾贞观、严绳荪等都是他的知交。而顾贞观,最是与他深交。
 
康熙十五年,顾贞观结识纳兰,为因顺治丁酉科场案流徙宁古塔的好友吴兆骞求援。这年冬日,顾贞观寓居京师千佛寺,冰雪中忆及吴兆骞,赋《金缕曲》二首,纳兰见之泣下,应允以五载为期,救吴兆骞入关。
 
康熙十七年,吴兆骞作《长白山赋》,洋洋洒洒数千言,词采瑰丽。此赋虽经圣祖御览,动容咨询,然有人从中作梗,召还未果。
 
康熙二十年,经纳兰、徐乾学、顾贞观等诸友戮力营救,醵金两千,赎罪放还吴兆骞。
 
如此看来,纳兰待友,亦是一片真情。他像一个不染尘世泥垢的孩子,不在意得失利益,只是为他人之情所动,便珍重地许了诺,不计前路艰难,甘愿为此奔波。
 
同年,顾贞观因母丧欲南归无锡,纳兰欲留之而不得,叹别多会少,心中难舍,便作《于中好》别之,其词如下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

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

桂花时节约重还。

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纳兰忆及与顾贞观同看雪落千山之景的欢悦,然而今后只能在孤灯下听凄凄冷雨,不禁泣下沾襟,只好期许桂花时节再相遇,诉尽别情苦。
 
试想如今,与友人分离而洒泪的人真的太少。纳兰作如是之态,已尽显了他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一滴清冷的泪里,含的是旧日相处的点滴。一段段回忆刻在脑海里,更显今日的凄凉。

7  再逢红颜,奈何缘浅

康熙二十三年,纳兰结识了一位江南才女沈宛。沈宛是一名颇有才名的艺伎,著有《选梦词》。沈宛本就倾慕于纳兰,纳兰也心悦于她。同年九月,顾贞观受纳兰之托携沈宛进京,纳兰纳其为妾。
 
只是当时,满汉不得通婚,堂堂相府也不会接纳一位风尘女子,纳兰不得以纳之为外室。他时常风尘仆仆地赶往沈宛的住处,与她匆匆一会。叹只叹东风料峭,欢情薄;良宵苦短,别离长。
 
沈宛最后,还是离开了纳兰。也许是她再也忍受不了漫漫长夜的孤寒,没有芙蓉帐、合欢被、只有孤灯一盏,寂寂地留着泪。
 
纳兰的一首《采桑子》,或许是对此事的追悔。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情爱之事,发乎于心,本无关乎对错。纳兰叹当时错,足以见得这段情中有多少阻碍与折磨。而这样的煎熬,消磨了纳兰和她对情爱的坚守。
 
到了最后,他们就算有心也是无力了。只能强颜欢笑着作别,仿佛日后还能欢会。只可惜,都是戏言。
 

8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下旬,纳兰于渌水亭会友,咏《夜合花》,而后寒疾复发,七日后溘然长逝。那一日,正是五月三十,卢氏的祭日。重泉之下,他们该相会了。
 
纳兰的一生,多情而伤情。他为情生,为情困,终为情亡。世人览尽他的一生,即使已知他的所见所遇所感,也未必能感其所感。
 
他留下了《饮水词》,是清朝词坛拔地而起的高峰,艺伎们家家争唱,却无一人知其心事。
 
纳兰心事,我亦不知。就如他自己所说那般:“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纳兰容若 | 深秋远塞若为情
“纳兰妇”沈宛:璀璨烟花后,人生皆是余烬
纳兰心事有谁知 ?而今才道当时错
天下第一情痴,他的词必读
纳兰容若:为爱而生为情死,公子心事几人知?
这些金句,读懂清代第一词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