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解“中庸”思想,清晰告诉你简单的理解方法,作为中国人应该懂

我国古代智慧级的著作大多不容易理解,需要国学大师才能正确解读。历代著名学者的著作一般只是直接讲解著作内容,没有交代这本著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题西林壁》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今学者大多不经意间就中了此种毛病。拿过来《中庸》就开始解释文字,训诂。完全是碎片化的解读。读《道德经》,读《周易》,甚至读王阳明的《心学》。这种解读好处只有一个,有事儿作,可以写出汗牛充栋的著作来。其实非常简单的东西,为什么要如此添枝散叶,锦上添花。在老百姓看来,就是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中庸思想第一个明确提出的是孔子。但是这种思想源于伏羲的智慧,只是此前没有人总结出来写成著作罢了。如同老子首先提出的道德思想一样。这些思想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受到更古老的思想启发而形成的。就是说古以有之。他们把古人的思想继承下来,用新的方法升级到自己的著作中。所以,学通先哲的著作,不能一头扎进著作内容本身,要求助于著作之外,寻找到根本,才能读懂其著作。

毛泽东重视社会实践,自己到民间做社会调查。南怀瑾重视向民间学习,从民间寻找到真知。今天的学者,都高高在上,看不起民间智慧了。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中华的学问都藏在民间,不能动不动说这个失传了,那个失传了。许多学者,认为他不知道,书本上没有,就是失传了。根本就没有把民间智慧宝库放在眼里。

今天我们就说一说中庸思想的根,大家先不要反对,认真听我说完,看看是否有理,你再反驳也不迟。

现在我们很难找到教授古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学校主要教我们西方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许多大学教授也不知道我们祖先的认识论是什么?祖先的世界观是什么?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有必要知道我们祖先是怎么认识世界的,我们祖先的世界观和认识论。在清朝之前,人们都是使用我们中华文明自己拥有的知识体系来认识世界,判断是非曲直的。我们祖先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是什么样的?

先给出答案,然后再论证。我们祖先的世界观是三才,我们祖先的认识论是道。什么是三才,什么是道,今天我们不展开,简单了解。因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中庸之道。

古人用盘古开天辟地传说来形象地告诉我们。天地原本像鸡蛋,盘古睡在其间。盘古醒来,劈开鸡蛋,轻清者上升为天,重浊者下降为地。中间不轻不重的为人。这就是我们祖先在民间世代相传的关于世界的由来。

什么是三才?祖先在观察我们这个世界时认为:上为天,就是轻清者上为天;下为地,就是重浊者下为地;天地之间的为人,就是中间不轻不重的为人。这样三才的概念就形成了。天地人为三才。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三才的世界。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世界观。

而西方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为物质和意识。在西方人眼里,这个世界只有物质和意识两项。在中国人眼里,这个世界是天人地三项。

中国人的世界,多出来一个人。肯定一切,就是天;否定一切就是地。天与地是对立的。西方人的思维判断时,大脑少了一根弦。所以,西方人思想单纯,求真理,必须做正确的事。喜欢科学,做事一条道走到黑。《阴符经》曰:“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讲的就是西方人的道理。举例:原Inter总裁格鲁夫曰:“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而中国人思想复杂,求真知,不一定非要做正确的事。做错事有时候,结果可能更好。你什么都优秀,而且考试成绩第一,可能不一定录取你。

我们中国人,在对立中又多出一根弦,就是天地之间的一爻,是保持中庸之道的人。在伏羲卦中,上为天,不是人;下为地,也不是人。只有中央,所谓保持中庸的,才是人。要想做人,就不能偏离中央,必须保持中庸。

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非常具体地告诉人们,怎么做才能保持中庸,才能保证你是人。偏离向上,是天,纯阳,意味着变成无体的神仙鬼怪;偏离向下,是地,纯阴,意味着化做无脑,无智慧的物,是死尸。

现在趁热给读者顺便讲一点额外知识。我们中国人的认识论是什么?我们中国人的认识论是伏羲的道。如何搞明白什么是道?按老子《道德经》所讲的去做,这是“体”。按《周易》所讲的去做,这是“用”。中国的认识论就是以《道德经》《周易》为指导思想的体用之道。

如果学不明白《道德经》和《周易》,就索性直接学习伏羲卦符来认识天地万物。用八经卦的自由组合形成的易之序来判断是非。这种民间的简单方法。六爻卦告诉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说的绝对不是孔子的大衍之数,承乘比应和义理,也不是汉宋的象数占卜那些些复杂的理论。而使用简单的六十四卦符来判断是非曲直,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笔者一直坚持,复杂的东西,都不是易学。要坚持:“易是道,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法则。” 伏羲卦符是没有上过学的人都能学会的东西。迷恋哲学的人,学不会《周易》。西方的人最多只能学会《周易》的地道。就是实体之道,制器之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出现与变化
联说儒家、儒学、儒教
四书五经盘点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2019-5-9
以農为本,生生求得
了解儒家思想应该看那些书
四书五经经典100语录最通俗的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