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每日练 | 万寿锦绣温暖乡,口袋房装富贵场(2022届202)

江苏南京2022届高三年级零模考前复习

“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形象地说出了我国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特征。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多间北房在最东一间开门,房屋形似口袋;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叫作“万字炕”;烟囱安装在距墙壁半米以上的房西地面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灶屋相连。下图为满族传统民居平面示意图及其烟囱景观图。据此完成 14-16 题。

14、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A.隔热效果好

B.材料来源多

C.坚固耐侵蚀

D.建造速度快

15、“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是

A.抵御野兽侵袭

B.增加室内光照

C.冬季防风保温

D.外形奇特美观

16、“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发生火灾

B.减小施工难度

C.增强取暖效果

D.降低烟囱高度

解题思路

本题以东北“口袋房”为背景材料,以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的原因、“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4、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主要是因为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B.材料来源多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根据材料,“早期的'口袋房’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甚至墙壁也多用树干加工后排列'砌’成”,我们可知早期“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相对石材而言,树木材料来源多且轻便(东北“三山”林地广布,原料丰富。而石材开凿困难,搬运不便,建造复杂,速度慢),民居少有专业设计,故多就地取材。但是,木材燃点较低(防火安全系数低),且使用年限短(易受风雨侵蚀及虫蚁损害)。故B项正确,C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通常来说,木材相比石材隔热效果好(导热系数较小,保温功效一流,可以保证屋内“冬暖夏凉”。联想我们冬季光脚在木地板与陶瓷地板上的感观)。但是,房屋的建造与居住,并非仅靠建筑材料来保温抗寒,否则房屋无需“坐北朝南”,室内更没必要设计“万字炕”。故A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虽然,木结构房屋,建造速度较快,但这并非是“口袋房”建材以木材为主的主要原因。人们建房,除去简易住房,一般都是“不计成本”且“较长时间”去营建安乐窝,工期长短不是关键。故D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注意,在表面上看,某地房屋采用木结构建筑,仿佛相对落后一些。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地人依靠木头房屋最终得以生存,也就说明了木结构建筑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原料、造价及性能等。

15、“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主要优势是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C.冬季防风保温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传统民居的样式,多由老百姓依据自然条件,实践和摸索出来的,因此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不同地方的民居各具特色,但都能够充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早期的“口袋房”形式的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环堵萧然也”,外形条件一般,根本谈不上“奇特美观”,也难以抵御野兽侵袭(一般野兽怕火怕人,很少主动向人类住宅攻击)。故A、D二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由此可见,“口袋房”的形式,并未特别突出增加室内光照的作用(门窗多南向,窗口较小,防风保暖。早期,屋顶用桦树皮或茅草覆盖,即使是后期的瓦顶,也多采用坡屋顶或囤顶样式——坡屋顶存在一定坡度,不存雨雪,减少屋顶漏水率;囤顶抗风能力强,多采用碱性黏土修建——均未有天井建筑),虽然具备一定的冬季采光效果,但与其他“坐北朝南”民房相差无几。故B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但是,“其北屋内南、西、北三面筑有'匚’字型大土坯炕”,因为形似吉祥图案万字纹(又称“万寿锦”),故名“万字炕”。火炕的散热面积大,一方面可以保证房屋内的保暖,也可以生火做饭(进门第一个房间为厨房,炉灶可以形成一个缓冲区,减少冷空气进入内室)。此外,此类房屋墙壁很厚,房形多呈东西宽、南北窄的矩形,一方面可以在“同等房屋面积下,这种房型的外围护结构面积是最小的(平面体形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居布置充分利用面积)”,另一方面因为房屋进深不大,不会影响(冬季)采光和取暖。故C项正确。

16、“口袋房”的烟囱安装在地面上的主要原因是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A.防止发生火灾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中有一则寓言(成语),即为“曲突徙薪”,今义多指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该词汇的原义就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以免房屋失火受灾。与之同理,早期“口袋房”多为木制结构(树干、茅草等),均为易燃品,如果烟囱安装在屋内,则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再加上,火炕等燃烧排放的烟雾,存在一定的毒性,如果排风不畅(或集聚室内),不仅会让人的舒适感下降,而且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故A项正确。

【继续滑动查看】

一般来说,烟囱少有单独建在室外的,这样做增加了修建成本,也提高了施工难度(本身在室内,或是倚墙修建,可以有一定的依靠,减少工作量,降低难度),故B项错误。烟囱主要是排烟的,虽然畅通无阻的烟囱,可使得火炕燃料充分燃烧(增强取暖效果),但这只是附带效果(毕竟不少北方取暖房屋的烟囱并不“遗世独立”),故C项错误。烟囱高度,与灶台(火炕)高度及房屋形制(高度)有关,单独兴建的烟囱底部无所依靠,完全是“从头做起”,很难说可以降低烟囱高度,故D项错误。

知识链接

地域文化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其中,世界各地的民居为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因而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建筑材料的力学和美学的特点。产石地区多石构(如意大利圆锥石顶屋),产木材地区多木构(如北京故宫),产竹地区多竹楼(如西双版纳竹楼),黄土地区多土筑窑洞(如陕北窑洞)。

附录:四合院的结构

四合院的空间结构,多沿南北纵轴对称布局,由四面房屋围合成相对封闭独立的院落。正式的四合院,一户一宅,平面格局可大可小,小到只有一进,大者可达数进。我国的四合院以明清、民国时期的北京城区最为典型。其他地方的四合院,因当地的气温、日照、降水、风向等因素不同而各有特色。

一般来说,四合院坐北朝南,由北侧的正房、南侧的倒座房、东西两侧的厢房组成,大门位于宅院的东南角。宅院中部的开敞空间,是家庭成员劳作、休闲的场所,大多种植观赏性花木。依据我国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传统观念,家庭成员居住在不同的房间里,长辈居正房,晚辈住厢房,佣人住倒座房。

(以上内容摘选自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于   一

审核 | 利之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东北满族民居
在东北,如果不懂满族民居的规矩,挨揍别怪我没提醒你
满族民居——东北的“四合院”
东北满族民居文化,你了解吗?
从“口袋房”到四合院:中华民族家宅文化的映现丨中华建筑文化
满族,口袋房,万字炕,一屋三面都是火炕,这种转圈炕你见过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