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每日练 | 中州三门显禹功,怀山襄陵漫天空(2022届210)

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

2021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自小浪底水库以下,黄河干流依次划分为游荡型、过渡型和弯曲型河段。为防决堤,弯曲型河段堤岸已经加固。2002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联合调控小浪底、三门峡等水库对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蓄清排浑的运作方式,在汛期之前集中泄洪排沙。一般用单位径流量的输沙量来衡量输沙效率。下图示意2000—2018年黄河入海水沙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4—16题。

14、黄河调水调沙以来

A.输沙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

B.输沙效率在初期时最高

C.径流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

D.输沙效率总体波动性上升

15、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主槽剖面形态的主要变化是

A.小浪底附近加深变窄

B.下游段加宽变浅

C.小浪底附近加深加宽

D.下游段变窄变浅

16、2016年和2017年,黄河三角洲总体上

A.岸线外扩,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

B.岸线外扩,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细

C.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细

D.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

解题思路

本题以黄河调水调沙为背景材料,以黄河调水调沙以来的相关状况、黄河主槽剖面形态的主要变化、2016年和2017年黄河三角洲情况为切入点,考查了地表形态与地质作用(流水)、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4、黄河调水调沙以来

A.输沙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

B.输沙效率在初期时最高

C.径流量越大输沙效率越高

D.输沙效率总体波动性上升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14、B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注意,含沙量与输沙量概念不同:输沙量是单位时间河流的输送泥沙量;含沙量是单位水的体积内泥沙含量。河流泥沙主要是流域地表流水侵蚀作用的产物。河流的含沙量主要取决于,流域上暴雨集中的程度、土壤结构与组成、地表切割程度、地面坡度及植被覆盖的条件。而其输沙量则与水力条件、水流结构及泥沙特性有关。

【继续滑动查看】

由此可见,输沙量越大,输沙效率不一定越高,诸如长江的年输沙量巨大,但其输沙效率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终年水量较大,全年输沙量大),故A项错误。换言之,“2002年以来,(相关部门)对黄河实施调水调沙”,再结合“2000—2018年黄河入海水沙变化情况(图)”,我们可知起初径流量小,输沙量较大(输沙效率高,这就类似用更小的水量换取较大的输沙量),但到“后期”,即使径流量较大,输沙效率却为一般,但是整体而言,输沙效率总体波动性下降(库区淤积量小,水库效率低,再加上经过连续十余年的调水调沙,下游河段淤沙减少,河床出现粗化,冲刷效率降低。此外,看不懂概念没问题,看材料的图即可)。故B项正确,C、D二项错误。

15、调水调沙期间,黄河主槽剖面形态的主要变化是

A.小浪底附近加深变窄

B.下游段加宽变浅

C.小浪底附近加深加宽

D.下游段变窄变浅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15、C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治黄百难,唯沙为首。黄河治理的关键在于河流泥沙量巨大,但其又有水沙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调水调沙(又可称作“调水冲沙”或“蓄清排浑”),就是利用(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和调度手段,目的是通过水流的冲击,减少泥沙在水库中的淤积,将水库里的泥沙和河床上的淤沙适时送入大海,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并减少河床(特别是水库附近及下游河床)的淤积,增大河流主槽的行洪能力。

【继续滑动查看】

其中,黄河小浪底和三门峡等水库附近,由于蓄水量大,且调水造(洪)峰与清水冲刷作用强(水库水面大),下蚀和侧蚀作用明显,河床主槽(横)剖面形态表现为加深加宽,故C项正确,A项错误。

汛期时,水流携沙量大,水库采取低水位运行(汛前腾空库容),以利于水流将泥沙带至坝前,通过底孔向下游排放(在汛末或汛后,水流含沙量小,开始拦蓄较清澈的来水,使库区水位上升)。因此,水库下游段水流速度较快(库区水面与下游水面存在较大落差,且在冲沙时存在天然洪峰及人为洪峰),但水量减少,因此该河段主槽(横)剖面形态的主要变化是变窄变深,故B、D二项错误。

16、2016年和2017年,黄河三角洲总体上

A.岸线外扩,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

B.岸线外扩,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细

C.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细

D.岸线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16、D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历史上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于世。由于黄河含沙量大、水量小,不足以将大量泥沙输入大海。因此,不少泥沙堆积在河口三角洲附近及其以上的河道内,日积月累,河床不断淤高,必须依靠提防加以约束,最终形成了河床高出两岸平地的“悬河”。如若发生洪水,一旦防守不力,就会造成泛滥、决口和改道。

【继续滑动查看】

注意,黄河下游的“多淤善徙”(二者有一定关联,如多淤导致善徙),一是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有关。此外,中下游(特别是入海口附近)黄河落差(即比降)极小,流速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二是跟洪涝多发关系较大。中国(中东大部)的气象灾害,大多源自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及季节变化大的特性。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降水(暴雨),易发生洪涝,再加上“多淤”的黄河河道及低平的地势,易决口改道。

【继续滑动查看】

根据材料,我们可知2016年和2017年,黄河的径流量小,且输沙量少(水量与输沙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是水量大,沙量大,这就因为水为沙粒运动载体。但是,结合所学及该题材料,水、沙二者的关系并不绝对,切勿“形而上学”片面对待)。因此,最终泥沙入海量小。

其中,受海洋风浪的影响,黄河三角洲附近(外缘)土壤受到冲刷侵蚀,成为充填物(类似风化物),黄河三角洲总体上岸线蚀退(即侵蚀倒退,三角洲面积萎缩)。在海洋潮流或潮汐(水平为潮流,垂直为潮汐)上涨时,海水携带河口(近海)泥沙不断上溯。因地势升高,流速减缓,其挟沙能力下降,泥沙逐渐沉积。但是,相对原先河口的泥沙而言,蚀退岸线附近的泥沙变粗。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课外链接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卷三(节选)

余少读《书经》:“荡荡怀山襄陵(洪水极大,漫上山地、丘陵),浩浩滔天(水势盛大若有漫天之状)”,及十余岁稍解文意,以为黄河虽大,焉能怀襄山陵,以至滔天也,当系史臣(史官)故甚其词(说话故意夸大,脱离事实)耳。后督学(清代提督学政的别称)中州(河南的古称),按部(巡视部属)陕州罢(完毕,或曰返回),亲至三门以观禹功。

山距城三十里。此三十里两面皆山,中夹一河,宽可数十丈,淜腾(义同淜滂,水声或风击物声。淜,音同烹)澎湃。至三十里将近之处,忽有一山如堵墙横截其中。禹将此山凿三洞,如城门而大,中为神门,右为人门,左为鬼门。河乃由其中奔流而下。当未凿门之先,河流如入囊中,不得出,所谓“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戽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势不得不漫左右两山而下。水自山而下,欲其不“浩浩滔天”不能也。

今神门船不敢过,人门亦不可进,盖门旁有矶(水边突出的岩石或江河当中的石滩),稍不得法,则船必触矶而败,往来者惟鬼门耳。第(但是)当其时禹如何而凿,此其所以为神功也。立三门山上遥望之,可里许(大约一里)中流有一大石如柱,河水奔激,势甚猛悍,至此触石柱分流而下,其势稍杀。此即所谓砥柱(又称“底柱”,原为三门峡东一个石岛,屹立于急流之中,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者)也。又东则至孟津矣。孟津以上有山夹河,势不得逞,是以亘古无溃决之患。下此则不可言矣(或与上文对应,意指孟津以下多平原,“亘古多溃决之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小浪底调水调沙奇观
黄河的无奈:用数十亿方河水去冲刷“地上河”,鱼类却跟着遭殃
黄河下游河道近10年的变化与前景展望
水库如何实现调水调沙?
黄河水量创新高,钓友和农民却犯愁!不能钓鱼,也无法浇地
黄河水又变清了!历史上第44次变清,“母亲河”到底经历了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