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每日练 | 岩溶地貌好常见,瀑布倒流奇观现(2022届285)

2022届广东广州高三一模综合测试

码料溪位于湖北恩施石灰岩山区,流经悬崖时形成高差达数百米的瀑布。该瀑布偶尔会出现“倒流”奇观,此时位于其顶部的人们明显感受到来自瀑布的水滴。图2示意码料溪瀑布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石灰岩地区高处少见地表径流,而码料溪常年流淌于地表。这反映了码料溪

A.河床位于背斜顶部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C.河床岩石结构致密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5、瀑布“倒流”是因为

A.地形倒置

B.河流溯源侵蚀

C.人类活动

D.上升气流推动

6、瀑布“倒流”奇观出现后,山上通常会下雨,原因是

A.山顶对流增强      B.空中水量增加

C.山顶气温下降      D.冷暖气团相遇

解题思路

本题以码料溪为背景材料,以码料溪常年流淌于地表的原因、瀑布“倒流”的原因、瀑布“倒流”奇观出现后山上下雨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外力作用(水循环)、地表形态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4、石灰岩地区高处少见地表径流,而码料溪常年流淌于地表。这反映了码料溪

A.河床位于背斜顶部

B.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C.河床岩石结构致密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4、C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石灰岩是沉积岩的一种,由石灰岩(可溶性岩石)组成的地形区,极易形成喀斯特地貌。其中的石灰岩(碳酸盐岩),可以溶解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地表水易下渗,即多地下河而少地表径流。但是,码料溪常年流淌于地表,则说明河床岩石结构致密(类似页岩,可以充作隔水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故C项正确。

【继续滑动查看】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或扭曲变形(褶皱,即背斜、向斜)。其中的背斜一般向上拱起,而向斜则是向下弯曲的。由于背斜的上下部多为致密不透水的页岩等隔水层,再加上油(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背斜常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向斜的底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受侵蚀,而易沉积,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中的地底物质与外界沟通较多,不易储存油气资源。故A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码料溪位于湖北恩施石灰岩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充足(少有冰雪覆盖)。再加上该河流为地表径流,大部分时间的补给来自雨水(即中国东部河流受东亚季风的控制,流域内全年雨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雨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注意,地下水是河流较为稳定而均匀的补给来源,冬季降水稀少,部分河流几乎全靠地下水补给。故B、D二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注意,季节性积雪融水发生在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补给河湖及地下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的水量大小与积雪量及气温有关。冰川融水发生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冰川冰原等地储备的冰会遇热融化成水,补给河流及地下水。冰川融水补给较为稳定,与当年气温的高低有关。

5、瀑布“倒流”是因为

A.地形倒置

B.河流溯源侵蚀

C.人类活动

D.上升气流推动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5、D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由于地形与褶皱构造不相吻合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高中地理多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现象。但是,所谓的瀑布“倒流”,与地形倒置无关。因为倒置的是构造,而不是地形(结果)——换言之,最终呈现的“山还是山,谷还是谷”,瀑布并不会因此而“逆流而上”。故A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流水侵蚀(即水蚀)作用包括下切侵蚀(多发生在构造抬升的山区,即河流上游地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溯源侵蚀(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诸如瀑布的溯源后退)和侧向侵蚀(受横向环流的作用,弯曲河段的凹岸不断受侵蚀而崩塌,形成陡峻的河岸,多发生在河流中下游地区,常形成牛轭湖)。对于侵蚀而言,都是相对不可逆的,不会出现“偶尔'倒流’奇观”(注意“倒流”不是“倒退”,瀑布倒退则为溯源侵蚀)。故B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人类活动是不少奇观出现的原因,但这一般仅限于人为景观,而码料溪瀑布倒流属于自然景观,并非人力所为。此外,在深山峻岭之中,人为创造偶然性倒流瀑布,意义不大(数百米落差,人为难度较大,除非钱多没处使)。故C项错误。瀑布所在悬崖,壁立千仞,如若处在迎风坡(存在上升气流),则会因风(或气流)的爬升,而带动部分水汽上升,造成瀑布“倒流”现象(但这样的风不是常有,所以是偶尔呈现)。故D项正确。

6、瀑布“倒流”奇观出现后,山上通常会下雨,原因是

A.山顶对流增强      B.空中水量增加

C.山顶气温下降      D.冷暖气团相遇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6、B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结合上题结论,瀑布“倒流”是因上升气流推动而成的奇观。因此,在暖湿气流(空中水量增加)的带动下,遇冷凝结(山上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通常会下雨。山顶对流增强(类似雷暴天气,地面升温快,气流快速上升,遇冷成云致雨),或会增加山顶降水,但这却与瀑布“倒流”失去了关系,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瀑布“倒流”带来的“水”。同理,山顶气温下降是必然的(高处不胜寒),但这与瀑布“倒流”何干。故B项正确,A、C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冷暖气团相遇,容易成云致雨,这就类似锋面雨(冷暖锋等)。其中,我们以冷风为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冷在下,暖在上)的锋。冷锋过境时,如果暖空气中水汽充足,可能出现雨、雪天气(冷锋,锋后雨);如果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带来较大的风。但是,这点内容与本题不符,关系不大(山顶或者山上没有冷气团等着,故应该不会有明显的冷暖气流相遇。再者说,这里强调的是“倒流”瀑布的作用)。故D项错误。

课外链接

喀斯特(原为斯洛文尼亚西部与意大利交界处石灰岩高原的名称)地貌(又名“岩溶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以碳酸盐类岩石为主,诸如石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等)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或坍塌)、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喀斯特地貌分为喀斯特溶蚀地貌(其中多为地表喀斯特地貌,但有地下溶洞等除外)和喀斯特沉积地貌(其中多为地下喀斯特地貌,但有钙华等除外)。

前者,主要包括溶沟(地表水沿着岩石表面和裂隙流动的过程中,对岩石不断进行溶蚀、侵蚀而成的石质沟槽)和石芽(凸出与溶沟之间的石脊,如云南石林),峰林(高耸林立的可溶性岩石山峰,山坡陡峭,相对高度可超过100米,远望如林)和孤峰(多分布在岩溶平原或岩溶盆地中的孤立可溶性岩石山峰),以及溶斗(又称喀斯特漏斗,俗称“天坑”。由流水岩裂隙溶蚀而成,呈口大底小的圆锥形洼地,底部有垂直裂隙或落水洞。但如果通道遭到堵塞,则会积水成池)和地下溶洞(地下水沿岩石裂隙或落水洞向下运动时发生溶蚀,形成各种形态的管道和洞穴,并相互沟通或合并,形成相对统一的地下水位。随着地壳上升,地下水位将跟着河流下切而降低,洞穴出露)等。

后者主要包括各种形态的石钟乳(地下溶洞其顶部裂隙渗出的地下水中所含的碳酸钙,因温度升高、压力减小与水分蒸发而沉淀,形成自洞顶向下增长的石钟乳)、石笋、石柱(自石钟乳上滴落到洞底的水中所含的碳酸钙沉淀有形成自下而上的石笋,而石钟乳与石笋相接则形成石柱)和钙华(富含碳酸氢钙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溢出,导致碳酸钙沉淀,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分布,常形成钙华坝、钙化湖等,如四川黄龙的五彩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观赏石入门教程(十四)
【每日一练】0601 高二下 期末复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分类汇编专题05地表形态的塑造
高考地理 | 专题二 水体规律及地壳物质运动规律
微专题:<em>地质</em>过程
地质地貌学复习资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