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忽视的风,蕴藏有多大的“能量”?

春末,正是刮风的时候。世界各地气候、自然环境迥异,人们对“风”的认知不同,风的强弱会形成不一样的景色。江南的风可能是温和的,新疆的风可能是猛烈的,但过强、更极端的风甚至还会带来各种自然灾害...

什么是风?它从哪里来?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当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低空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循环往复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总而言之对于我国而言,东南沿海、西北内陆和内蒙古等地是我国常年风力较大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你会看到各式各样由'风'创造的地理景观。常见的风对地理景观,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地理景观方面

当风吹过地表,在对地面物质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会形成的各种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这两种统称为风成地貌。

风蚀地貌

风蚀地貌主要是风和沙流对土壤表面物质及基岩进行的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

主要有以下这几位,风蚀蘑菇和风蚀柱

风蚀洼地与风蚀谷

雅丹地貌

风积地貌

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多数情况下,风积地貌指的就是沙丘。例如熟知的新月形沙丘......

可以发现,和风有关的地貌景观多集中在西部干旱地区,且多与沙子、沙丘有关。事实上,沙丘的形成,本身就来源于风沙的运动,是风与沙的天作之合,也是一场风与沙的舞蹈。

看到这里,当你有机会走进沙漠时,可千万别说:“哇塞,好多沙子啊!”

应该这么说:“哇塞,好大一个风积地貌——新月形沙丘啊!”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9期

我国的沙漠地区,恰恰也是风力最强盛、最稳定的地区。有风才能起沙,要形成壮观的沙丘,就需要常年稳定的强风。这些强风,源源不断地把干旱区风化的砾石等颗粒搬运、分选到沙漠地区,为沙漠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源,也塑造出了千姿百态、婀娜优美的沙丘曲线景观。

线状沙丘

风成湖

严格地说,风成湖既不属于单一的风蚀地貌,也不属于单一的风积地貌。而是两者作用叠加共同而成。我国湖泊的形成主要有八种,风力作用便是其中之一。风成湖多形成在干旱地区,因沙漠中沙丘间的洼地低于潜水面,由四周沙丘汇渗流集洼地而形成。

这类风成湖泊都是些不流动的死水湖,而且面积小,在冬春季节积水,夏季虽有些降水但是超强的蒸发量还是让它干涸或成为草地。

巴丹吉林沙漠风成湖

高耸入云的“沙漠珠峰”必鲁图峰沙山,神秘莫测的鸣沙,静谧的湖泊、湿地,构成了巴丹吉林沙漠独特的迷人景观。由于这里蒸发强烈,湖泊积聚大量盐分,受湖中微生物、盐度等因素的影响,湖水变成了浓郁的玫瑰色。从高空看,就像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粉色宝石”这类湖泊被称为“玫瑰湖”。很难想象,在了无生机的沙漠深处竟有一个斑斓绚丽的玫瑰湖世界。

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红色湖泊

当地人称之为“红海子”

天气方面

除了上文介绍的因风而成的地貌、因风而成的景观之外,还有一些“奇葩”的风。例如...

在春季才经常出现的沙尘暴

我们都熟知其的危害,只要它一出现,空气质量肯定会大幅下降。但是它真的就百害而无一利吗?其实沙尘暴也有优点。

底图自中央气象台

第一沙尘暴有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沙尘粒子越微小,在空中飞行的距离就越长。沙尘暴每年把上千万吨的沙尘微粒从中国西北和蒙古国等干旱地区携出洒落到广阔的太平洋,给大洋中的生物带来一场营养丰富的盛宴、带来了海中常常缺乏的铁和磷,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的重要元素。

来自撒哈拉的沙尘正在飞跃大西洋

第二沙尘暴能净化空气,缓解酸雨。这是因为沙尘形成的气溶胶里面钙含量高,降落过程中可以吸收烟尘、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氧化硫等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此以外沙尘中丰富的碱性阳离子能有效地中和酸雨,减少酸雨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第三沙尘暴间接地促进了华北平原土壤的肥沃。每年中国西北部沙漠、戈壁的风沙漫天漫地洒过来,都要在黄土高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黄土。在沙尘自西向东的运输过程中,冬季风会加强这一趋势,而温暖湿润的夏季风却会减弱这一趋势。夏季风给华北大地、黄土高原带来丰沛的降水,这降水一方面把黄土高原上黄土侵蚀掉并带向下游华北平原,并堆积而成为肥沃的土壤;另一方面也把大量黄土带入了海洋,在海洋里沉积下来。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10期

尘卷风,它是由于地面局部增热不均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旋转对流运动。与龙卷风相比,虽然就一字之差,但两者的区别可是天壤之别,大家可别被这样小的旋风误导了,尘卷风可以卷起地面沙尘、轻小物体,直径在几米左右,持续时间较短。

龙卷风就不一样了,它是强烈雷雨云中发展出来的猛烈旋风,就像是从天上垂直下来的漏斗一样。它的直径可以达到几米至几千米,上连天,下接地,有一种“世界末日”的既视感。

尘卷风

龙卷风

当风在通过峡谷时,由于受到两侧山体阻挡的影响,在峡谷峡管区也会产生风力加大,这样的现象被称为峡管效应

峡管效应对自然面貌有很深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要数新疆的“魔鬼城”了。穿越老风口的峡管大风在下游方向雕刻出了著名的“魔鬼城”,这里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西北边缘,西北傍加依尔山,南依天山北麓,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每当大风经过这里,都会从四面八方传来不同的呼啸声音,似“魔鬼的怒吼”。

我国西部山脉众多,除了“魔鬼城”,在天山南北气流主要交汇通道之一的达坂城,因为峡管风的影响,这里有许多树木都偏向东南。峡管风之强甚至可以刮倒火车,或者使火车出轨的重大事故,十分危险。

峡管效应示意图

风的灾害

上节提到的龙卷风、沙尘暴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生命构成威胁。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由于强烈大风的力量甚至会形成自然灾害。

例如:台风

风暴潮

大风“助威”下肆虐的森林大火

寒潮天气,它从本质上说就是大量冷气流、冷风的快速移动过程。

从颜色的逐渐加深的过程

来看寒潮的推进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风的力量无穷无尽,我们在欣赏由风带来的各种地理景观的同时,也感叹道大自然的魅力。人类只有科学地、绿色地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发挥到最恰当的地方。

今年5·12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14年过去了,我们再一次缅怀逝者,也铭记危机时刻的生死救援。我们要记住那场令人悲伤和遗憾的灾难,要从灾难中重新出发,今后更要做好灾难的预防,如果灾害真的来临,也要科学自救,将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资料】

[1]沙尘暴的杰作,中国国家地理,2003年第4期

[2]沙丘曲线 西北干旱区贡献的美景,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第9期

[3]5·12 用动图了解自然灾害,中国国家地理,2019.5.1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尘暴产生的原因
这些常见的地貌景观,你真的了解吗?
云沙泱漭天光闭——谈沙尘暴形成原因与减灾
中学地理《风沙地貌》经典题目解析
高清图看火星地貌 好美啊
沙丘,一种“来自外星”的景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