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每日练 | 上堡梯田风光丽,坡地灌溉举世奇(2023届209)
userphoto

2023.01.07 福建

关注

广东六校联盟2022学年高三上第三次联考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2022年10月6日,江西上堡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上堡梯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花岗岩山区,属于陡坡梯田。高山地带植被特别丰富,源源不断的水流从山腰坡地渗出,山腰布置村庄,水源经利用后排入山脚梯田。

当地居民因地制宜通过筑坝、建池、竹管过水、梯田连接等方式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统。梯田冬季灌水,浸烂残留的稻梗、杂草,播种红花草等肥田植物。春耕季节,土地翻耕、插秧,田埂上种黄豆,部分水田养鱼放鸭。在此灌溉工程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森林—村庄—梯田”坡地农业系统(图左)。图右为上堡梯田景观图。

(1)简述水流源源不断从山腰坡地渗出的原因。(8分)

(2)分析梯田肥力逐年增强的原因。(8分)

(3)说明当地居民通过就地取材打造自流灌溉系统的具体措施。(6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上堡梯田为背景材料,以水流源源不断从山腰坡地渗出的原因、梯田肥力逐年增强的原因、当地居民通过就地取材打造自流灌溉系统的具体措施为切入点,考查了农业区位因素、水循环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解析及答案

(1)简述水流源源不断从山腰坡地渗出的原因。(8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森林拦截雨水和地表径流,增加下渗;(2分)土壤和植被组成天然蓄水层;(2分)花岗岩阻挡下渗,形成地下水汇流通道;(2分)在山腰部分低地地下径流出露地表源源不断渗出。(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水流源源不断从山腰坡地渗出,首先要有补给源。但是,谈到梯田水流的补给源,不能只是简单的想起降水(雨)。水流渗出,即代表水源来自土壤、地下(及植被)。根据图文材料,我们可知竹林(森林)居上,村落居中,梯田依山而建。这就是说梯田之上的植被覆盖率高,森林拦截雨水和地表径流,降水及地表水下渗量大(植物涵养水源)。

【继续滑动查看】

其次,花岗岩风化土(花岗岩山区)中粗颗粒含量多,裂隙发育,结构疏松,受水影响大,即土壤的储水量大,土壤和植被组成天然蓄水层。再次,花岗岩山体,花岗岩的岩性坚硬、致密,类似一层隔水层,既阻隔下渗,又类似地下水汇流通道。最后,在山腰部分低地地下径流出露地表源源不断渗出。

(2)分析梯田肥力逐年增强的原因。(8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等有机质随径流汇入梯田;(2分)村寨生活有机废物排放量大;(2分)鱼和鸭的粪便补充肥力;(2分)居民不断培育土壤(种植肥田植物增加肥力;浸烂残留的稻梗、杂草;种植黄豆;人工施肥等)。(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梯田是在山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耕地。上堡梯田,类似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是森林—村落—梯田—水系“四度同构”的农业文化生态系统。一块梯田,村落位于半山腰,上有森林,下有梯田、江河(水系)。因此,在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外加梯田水系之上(游)的村寨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

【继续滑动查看】

此外,“梯田冬季灌水,浸烂残留的稻梗、杂草,播种红花草等肥田植物”,即居民培育肥土(或浸泡杂草等让其发酵为肥,即为沤田;或种植肥田植物增加肥力;或直接人工施肥等)。“春耕季节,土地翻耕、插秧,田埂上种黄豆,部分水田养鱼放鸭”,黄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而鱼和鸭的粪便可以补充肥力。

(3)说明当地居民通过就地取材打造自流灌溉系统的具体措施。(6分)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答案:

花岗岩山体,石材丰富,用花岗岩石材垒筑水坝和蓄水池;(2分)当地竹林丰富,用竹筒作输水管引水;(2分)垒土筑田,梯田蓄水保水,自流灌溉。(2分)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灌溉系统,重点在于三点:动力、水源及运输路径(工具)。就地取材打造自流灌溉系统,我们只要从材料出发即可。根据材料,我们可知当地多花岗岩(石材),是较好的建材,可以拿来垒筑水坝和蓄水池;再加上梯田(垒土石筑田)本身就有保水蓄肥的作用(水源)。在梯田之上的山区,竹林(森林)覆盖率高,既是天然水库,又是运输工具的原材料地——以竹筒为输水管引水(运输路径或工具)。最后,由于梯田落差较大水流可以根据自身重力而实现自流灌溉(动力)。

课后拓展

上堡梯田位于江西赣州崇义县西北部山区,面积约有5.1万亩。梯田的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280米,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被称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上堡梯田开发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成熟于宋元时期、完善于明清时期的上堡梯田灌溉工程,既包含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系统,也包含良好的生态保护系统。

竹林居上,村落居中,梯田依山而建,落差千米,“竹林能蓄水,水能润田地,田地可产粮”。当地民众因地制宜修建了坡地配水系统,梯田由无数灌溉水系网连接,每块梯田既是一个小蓄水池,也是一个保土床,防止了水土流失。该梯田中,河面上水雾升腾,凝结成雨,落回地面,再次灌溉梯田,形成了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故乡2——6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
新化紫鹊界风光
美丽的中国梯田
什么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国家农业文化遗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一紫鹊界
两千多年水流源源不绝?解锁紫鹊界梯田的神奇生态密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