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泪奔的承诺——候鸟迁徙

在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有规律、长距离地迁居活动,比如鱼的洄游、哺乳动物的迁徙以及鸟类的迁徙。

鸟类迁徙,是他们遵循大自然环境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多为季节性行为,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

有科学家认为,远在10多万年前,地球上曾出现过多次冰川期。冰川来临时,北半球广大地区冰天雪地,鸟类找不到食物,只好飞到温暖的地方。后来冰川逐渐融化,并向北方退却,许多鸟类又飞回来。由于冰川周期性的来临和退却,就形成了鸟类迁徙的习性。如果真是这样,那么鸟类的迁徒现象早在几百万年前就存在了。



还有科学家认为,鸟类迁徙的根本原因是受体内一种物质的周期性刺激而导致的。这种刺激物质可能是性激素。有时候,由于这种物质刺激导致的迁徙本能,可能超越母性的本能,因此,在这些鸟类中往往可以看到,当迁徙季节来临时,雌雄双亲便抛弃刚出生的小鸟而远走他乡。

也有的科学家用生物钟来解释鸟类迁徙现象。

现在们普遍的认为鸟类的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

这种行为在人类身上也非常常见,比如发生在上个世纪的“改革开放”,最主要的事件就是人口的大“迁徙”。又比如中国历史上的“闯关东”,也有近千万的人走到了东北三省,他们带给中国历史的作用同样不可低估。再比如春运,数亿人次的短时间迁徙行为。

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鸟类的迁徙。

迁徙与居留类型

根据鸟类迁徙的行为,可以将鸟类分成留鸟、候鸟、迷鸟三种类型。

留鸟

留鸟是说终年栖息于同一地区,不进行远距离迁徙的鸟类物种,如我们最熟悉的喜鹊、麻雀等。有些留鸟也会进行不定向和短距离的迁移,有可能是根据季节的变化在城区和郊区间来回迁移(如乌鸦;或者在高海拔和低海拔之间迁移(如雪鸡),也可能仅仅是因为随着食物状况的改变而四处游荡的“吃货”。常见的留鸟有:麻雀、乌鸦、雪鸡。

麻雀

雪鸡

候鸟: 

在春秋两个季节,沿一定路线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进行往返迁徙的鸟类称之为候鸟。根据候鸟在某一地区的停居情况,分夏候鸟、冬候鸟、旅鸟。

●夏候鸟:在某一地区,该鸟夏季来此繁殖或避暑,这种鸟就称为这一地区的夏候鸟。如家燕、黑卷尾、水雉、鹰鹃和白鹭等。

家燕

白露

●冬候鸟:冬天在这一地区越冬,而春天迁往繁殖地的鸟,在其越冬的地方就称为该地区的冬候鸟。如鸻鹬类和雁鸭类,有白额雁、小天鹅、东方白鹳、白头鹤等多种国家保护动物。

白头鹤

小天鹅

●旅鸟:某种鸟在迁徙过程中经过某一地区,它不在此地繁殖也不在此地越冬,而是短暂停留一段时间,补充好能量就继续赶路。如大滨鹬(yù)、黑翅长脚鹬、黑腹滨鹬等,还有珍稀的黑脸琵鹭。

大滨鹬

黑脸琵鹭

迷鸟

指那些在迁徙过程中由于如狂风等某种特殊环境、气候因素而偏离正常的迁徙路径,偶然到异地的鸟类个体。如埃及雁在北京只有一次纪录,属于北京地区的迷鸟。

▲埃及雁

候鸟的迁徙

不同的鸟类迁徙的时间也不相同,主要为白昼迁徙、夜间迁徙和昼夜兼程。

大型鸟类以及猛禽常常在白天迁徙,夜间休息,因为它们体形较大或性情凶猛,在白天迁徙也不惧怕天敌,而且能够借助气流节省体力;但是更多的候鸟,包括体形较小的食谷鸟类、涉禽、雁鸭类等,则多选择夜间迁徙,白天蛰伏、觅食的方式。

部分鸟类在穿越沙漠和大洋时由于没有落脚点会采取昼夜兼程的迁徙方式。

结伴迁徙及迁徙路线

自然界里的所有生物,从来不会因为为了好看、漂亮等虚荣心理,放弃对生存下去的警惕。

▲人字形

▲纵人字形

▲横人字形

▲封闭形

迁徙中的鸟一般会结成群体,在迁飞时有固定的队形,能帮助鸟群有效的利用气流,减少迁徙中的体力消耗。一般有人字形(包括纵一字和横一字形)、一字形和封闭群。

迁徙路线

●东部迁徙路线  

在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与华北东部繁殖的湿地水鸟,春、秋季节通过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南北方向的迁徙。    

 ● 西部迁徙路线  

内蒙古西部、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候鸟,秋季向南迁飞,至四川盆地西部和云贵高原越冬。新疆地区的湿地水鸟可向东南汇入该西部迁徙路线。

● 中部迁徙路线  

在内蒙古东部、中部草原,华北西部和陕西地区繁殖的候鸟,秋季进入四川盆地越冬,或继续向华中或更南的地区越冬。



 迁徙的高度

除了迁徙路线不同外,候鸟迁徙路线的长度和形状也千差万别。人们对候鸟的好奇,也常常围绕着它们能够飞多高、飞多快的问题。

候鸟中的高空飞行佼佼者,要数斑头雁等飞越珠穆朗玛峰的候鸟。它们的飞行海拔能够超过9000米。而其他候鸟迁徙时的对地高度,一般低于1000米,小型鸣禽(如柳莺等)则不超过300米。

目前已知迁飞距离最长的鸟类是北极燕鸥。这个这种候鸟每年至少飞行35000公里,仅单程就达到了17500公里。“迁徙达人”家族中的个别“极端分子”,甚至每年要迁飞50000公里的距离。而一些热带物种往返于两个栖息地之间的距离则非常短,有时仅需几公里的路程。

候鸟的迁徙速度一般指在迁徙的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经过雷达测定,大多数陆地迁飞的鸟类迁徙速度都介于30-70公里/小时,而海洋鸟类的迁徙速度相对较高。

科研人员在百慕大地区对飞越大西洋的候鸟速度进行测定的结果为平均67公里/小时。候鸟的迁徙速度主要受到风速、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顺风快而逆风慢,高温快而低温慢。因此不少鸟类选择在白天和季风季节迁徙。这在鹰、隼等猛禽类的迁徙中表现尤为明显。

迁徙的影响因素

外界生态条件的影响

气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候鸟较少而留鸟较多,而在中高纬度地区候鸟较多而留鸟较少。其主要原因低纬度地区气候变化较小,每年间各项气候指数相对稳定;而中高纬度地区季节鲜明气候变化较大。

温度:温度不仅仅影响了鸟类本身的感受同时也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当高纬度地区温度降低时,鸟类便会随之迁徙,而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中高纬度地区也会有一些区域会保持相对较高的温度,生活在这里的候鸟就有可能转变为留鸟。



日照时间:有相当一部分候鸟,每年开始迁徙时间非常稳定,据室内实验的验证,这与日照时间有关,当日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以上或以下之后,会触发鸟类体内的某种反应机制,诱发其迁徙行为

食物:食物状况是影响鸟类迁徙一个重要因素,有学者认为,由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本身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不敏感,因而温度因素对鸟类迁徙的影响主要就是通过食物来实现的,温度降低不仅食物本身的活动停止,而且鸟类的觅食活动也受到很大限制,正是这一因素迫使鸟类开始迁徙。

内在的生理原因

每到繁殖季节鸟类会出现所谓“迁徙不安”的行为,说明至少对部分物种而言,迁徙是其生命本能的一部分。

有实验证明,鸟类的一些激素的分泌与光照的长短有密切关系。光照增长,激素分泌相应增加,促使生殖腺发育、膨大,使鸟类向北迁徙;相反,就会促使鸟类向南迁徙。 

历史遗传性因素

有人认为鸟类的迁徙是一种本能,是由于历史上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如地壳的变化和冰川的消长产生的影响,迫使鸟类从原来生活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徙,在长期的历史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代代相传的迁徙的本能。 

鸟类迁徙的意义

①使鸟类始终生活在最适的气候里,并有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它们强烈的代谢。

②迁徙还能为养育后代创造最合适的条件,因为养育后代需要大量的食物。



③在北方能最大量地孵卵,季节昼长,有丰富的昆虫,亲鸟能有机会充分收集食物。

④在北方敌害较少,而且这一年一度的脆弱幼乌的出现不会促使敌害种群形成。

⑤迁徙能使活动空间大为扩展,有利于繁殖和争夺占区的行为。

⑥有利于自动平衡,能使鸟关避免气候悬殊。

⑦迁徙提供了鸟类种群向新的分布区扩散以及不同个体间接触和交配的机会,因而在进化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活动对鸟类迁徙的影响

鸟类的迁徙过程实际上是艰难而脆弱的,在迁徙之路上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和天敌的威胁,还可能由于人为的捕杀和人类设施的影响而受到大量伤害。

困难一:人为捕杀

虽然目前有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生态、保护鸟类。但是捕杀候鸟的情况还是偶有发生,而且猎杀手段极为残忍,有“天网”、毒饵、地钩等多种办法,给候鸟的生存带来很大威胁。

困难二:环境破坏

长途跋涉的候鸟在途中需要停歇、补充体力。然而当候鸟们飞越了大半个地球之后,发现原本作为停歇地或者越冬地的湿地滩涂面积变小,甚至消失殆尽。在长途跋涉后,有的候鸟可能因为找不到一处可供觅食和休憩的场所而掉落下来,力竭而死,这是在许多地方已经发生过的真实景象。



困难三:危险的城市

候鸟的迁徙路线是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修正形成的,世代传承,不会轻易改变,但随着城市的扩张,不少现代化建筑和设施出现在了候鸟的迁徙路线上,给迁徙造成了困难。

比如强光会使鸟儿暂时性的视盲,撞上建筑物导致死亡;行驶中的车辆也可能会撞上在马路中做短暂停留嬉戏的鸟儿。玻璃的存在也是候鸟的一大威胁,因为鸟儿们看不见透明的玻璃、或是把玻璃上的镜像当成实际风景,很容易撞上玻璃而死。

再比如,横挂空中的电线也会让高速飞行的鸟儿们不慎撞上,晕倒在地后被经过的车辆碾压而死。

自然界中他们的迁徙可以堪称地球上最壮观的场景,数以万计的迁徙物种中,这群来自空中的大迁徙,惊心动魄,路途充满冒险与死亡。迁徙的路途漫长,若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落脚,同类的竞争、寻找食物的困难,躲避其他动物的追杀,受当地气候的影响……说是危机四伏,一点都不为过。











大家看完了鸟类的迁徙小知识,是不是对坚强而勇敢的鸟儿们更加喜爱了呢?最后向大家推荐一部很美但也值得我们去反思的纪录片《迁徙的鸟》。

【地理试题中的鸟类迁徙】

北极燕鸥是目前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一生致力于往返南北极之间追逐夏天,下图示意北极燕鸥往返迁徙路线。读图,完成1~2题

1.北极燕鸥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不是沿原路(实线)返回,而是选择图中的“S”形(虚线)线路,合理的解释是

A.大致沿大圆飞行距离较短                   

B.大致顺地球自转方向飞行速度较快

C.大致顺地转偏向力飞行速度较快             

D.大致受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关于北极燕鸥及其迁徙的叙述,可信的是

A.北极燕鸥每年的飞行距离不超过3万千米
B.北极燕鸥从越冬地开始迁往繁殖地的时间是6月
C.运用RS技术可以全程追踪北极燕鸥的迁徙位置
D.北极燕鸥是地球上一年中经历白昼时间最长的动物之一

答案:DD

例题3:广西南宁二中、柳州高中2018届高三9月联考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摘自歌曲《鸿雁》。下图为我国某动物保护者在北京时间16:45日落时拍摄到的鸿雁迁徙途中景观。据此回答3-5题。


3.据材料推测鸿雁生长和繁殖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鸿雁大规模“北归还”的时间大约为

A.10-11月    B.1-2月

C.4-5月     D.7-8月

5.该动物保护者拍摄鸿雁迁徙景观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岭南地区―“清明时节雨纷纷”

B.新疆大漠-“繁星似玉盘”

C.北京香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D.东北平原―“烈日正当空”

答案:DCC

6.(2018年贵州凯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白鹤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常常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选择在河流、湖泊、水塘、水渠、沼泽地附近的稀疏树木上筑巢。

 


材料二  荷兰广大地区原多为沼泽地,长期以来,荷兰人民用风车排水,在海边开拓大量土地,发展现代高产农业。欧洲白鹳在荷兰的分布范围却一直不断缩小。

(1)简述欧洲白鹳回迁时,依次经过的植被类型(重复部分不用填写),并指出体现的是何种地域分异。

(2)分析①地成为欧洲白鹳越冬地的主要原因。

(3)分析荷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将大量沼泽排水改为农田,发展高产农业对荷兰欧洲白鹳种群规模的影响。

参考答案: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热带草原  热带荒漠莫  热带雨林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2)气温较高;多开阔平原和草地,有浅水湖泊、水塘、沼泽等(有稀疏树木生长的湿地);食物丰富。

(3)农田规模扩大,欧洲白鹳生存空间减小;农田施用农药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使欧洲白鹳食物来源减少;农药化肥在体内富集使欧洲白鹳死亡率增加,导致荷兰欧洲白鹳种群规模不断减少,最后绝迹。

7.(2014年全国新课标Ⅱ)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以长白山某河流作为繁殖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春季为50只左右,秋季迁徙时,数量增至200只左右。但只有近百只到达赣东北的越冬地,而第二年春季只有50余只返回繁殖地。

分析中华秋沙鸭在迁徙途中不断死亡,导致数量减少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

答案:可能原因:迁徙路上缺少湿地等休憩和觅食地,疲劳饥饿致死;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虾;人和动物猎杀等。

保护对策:在迁徙路上建设与恢复湿地,使湿地间距小于单日迁徙距离;治理水体污染;严禁猎杀;在迁徙路线上建立观测点,组织志愿者观察保护;做好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宣传工作等。

8.读“候鸟迁徙路径图”回答问题。(13分)

候鸟的迁徙通常为春秋两次,候鸟每年迁徙的时间与路径大致是不变的。

(1)为什么候鸟迁徙路径到达北半球的纬度高于南半球?为什么候鸟迁徙路径大多经过沿海和大陆架海区?请分析之。(4分)

(2)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以来,H5N1型禽流感病毒一度被控制在东南亚范围之内。随着候鸟迁徙,该病毒开始侵袭蒙古、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有人据此推测若局部地区发生某种新型禽流感将会蔓延全球。试以图为据分析这种推测是否正确。(3分)

(3)东南亚是较早发现新型禽流感感染的地区,有报道认为禽流感病毒的扩散与当地生产方式和开发有关。东南亚除水田外,还有热带雨林分布,过度开发热带雨林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试对此进行分析。(6分)

答案:

(1)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面积少(1分),南极大陆缺乏候鸟的食物(1分)。   沿海地区多湿地分布,能为候鸟提供栖息地(1分);大陆架海区鱼类多,能为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1分)。

(2)正确(1分)。  候鸟迁徙路径在北极圈附近汇聚、交叉,所以候鸟会在沿途中传播,又会在交叉处传染,然后蔓延到全球。(2分)

(3)过度开发会使热带雨林急剧减少,破坏动物栖息环境,动植物种类锐减,破坏生态多样性(2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加大水土流失、增加洪涝灾害(2分)。生态平衡的破坏存在着动物易遭受病毒感染,也极易导致病毒向人类居住地扩散,使人类造成病毒感染(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北极燕鸥是候鸟,科学家在北极燕鸥身上安置微型追踪器,通过光照长度变化,记录昼夜的长短,从而确定北极燕鸥的大致纬度位置。下图为北极燕鸥飞行路线示意图和哈瓦那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材料二:下表为北极燕鸥活动时间周期表。

 (1)在北极燕鸥迁徙途中____________节气影响其纬度位置确定,试简述原因。(2分)

(2)北极燕鸥在向北迁徙过程中顺风飞行穿越的近地面风带是______

_________,越过中美洲附近海域时,哈瓦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北极燕鸥南迁越过赤道,形成两条路线,其中与大洋洋流流向较为一致的路线是___(①或②),对应该路线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试分析栖息地北极燕鸥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3分)

答案:

(1)春分或秋分(1分)春秋分时间,昼夜等长,不同纬度日照时间长度大致相当(1分)

(2)南北球东南信风(1分)北半球西风带(1分)高温多雨(1分)纬度低,气温高,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北移,降水多(2分)。

 (3)①(1分)。增温增湿(1分)。

(4)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1分);动物栖息地生存环境恶化(1分);人类过度捕杀(1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点地理第30期】候鸟迁徙之痛背后的地理问题
[转载]鸟类迁徙的种类和路线
世界候鸟日——鸟类连接我们的世界
秋冬候鸟来,广东十佳观鸟胜地出炉
广东十佳观鸟胜地出炉 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上榜
燕子年年都要飞往南方越冬,那南方到底在哪?只能说我们格局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