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究建立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模式(转载)

探究建立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模式(转载)

学科分类
  • 学科:不选

【摘要】:上好初中语文复习课,是巩固基础,搞好教学,迎接中考的重要前提。在初中语文复习中,复习目标是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能力训练和培养是关键。有效的复习教学模式,必须是一种师与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的结构。制定正确的复习目标是上好复习课的保障,同时要安排好复习流程,讲究复习方法。

【关键词】:复习目标  复习流程  课型设计  方法

    又到初三,复习课又开始了,可是一到复习,老师都感觉语文知识太多太杂,无从下手。其实复习教学的功能在于对已学知识和能力的检测、巩固和提高。但在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低效现象遏抑了复习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盲目引进。有的教师到了复习阶段,随意地引进各种复习资料,大量地印发给学生训练。这种复习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的盲目导致了学生的盲目,复习效果当然不会好。2.一味模拟。不少教师一进入复习教学,只是让学生做大量的模拟试卷。这种复习形式,其弊端至少有以下两点:一是反复的综合训练,长期给学生多点刺激,实际上造成每个知识点学生的印象均不深刻,导致考试点模糊;二是同一知识点反复操练,学生缺乏新鲜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降低复习效果,误入了“重负担、低质量”的怪圈。3.简单讲评。有的教师对学生复习训练的结果不予重视,不加反馈,训练题的讲评只对答案,不究过程。学生解答正确,教师便心满意足,不去追究和指导学生怎样得出这个结论,舍弃了最有价值的“怎样”(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复习教学达不到“使学生掌握规律、方法”的高度。要革除上面所列举的几种低效复习教学的弊端,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观念.

1. 目标观念。复习目标是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复习目标,其意义在于使复习工作明确方向,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克服师生复习教学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因而,目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高低就是复习效率的高低。

2.能力观念。从最近几年的语文试卷命题分析来看,都注重于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记忆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小,课本内的知识逐步向课外材料延伸。这一命题思路,引导我们复习时,要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只有培养学生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实践观念。复习教学必须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为主。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定向(给复习目标、复习任务)、释疑、讲评。把教师的“讲”压缩到最“精”的程度,学生才有可能在充分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有效的复习教学模式,必须是一种师与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传递的结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地体现。

4.反馈观念。师生活动实际上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流动过程。有了教师发出的信息,才有学生读书、思考、复习等学习活动,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生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复习教学中重视信息反馈,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

二.制定正确的复习目标:

    正确地确定复习目标,才能有效地展开复习活动。在制订复习目标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适纲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有《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又有省、市《初中毕业考试考纲》的考试目标。而考纲则是试卷命题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应用考纲,并以考试目标为凭借,精心设计复习教学的目标。2)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复习内容是复习目标的具体体现,选择复习内容要受到复习目标的制约,要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如省中考纲要中有“理解课本中作注的部分疑难词语”这一考试目标。加强针对性,就要注意“作注”和“疑难”这两个关键词。“作注”限定了词语复习的范围,“疑难”一般是指词的本义与语境中的含义不尽一致(如比喻义、引申义)和有其特定用法的词。如《海燕》中的“翡翠”(比喻义)等。筛选此类词语作为复习训练材料,增强与考试目标的对应度。二是要针对训练对象(学生)的实际。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扎实,复习训练时可以淡化,有些知识和能力学生掌握得较薄弱,必须选取相关材料进行强化训练。(3)典型性。 复习内容选材的典型性,指的是既要注意到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如语段的阅读训练,在命题时要力求考虑到结构、内容、写法、语言等多种角度。只要复习材料典型,就能“以一当十”,掌握规律,培养能力。

 

三.复习流程的安排:

     常见的语文总复习有两种方式:一是竖式复习,即按课文、单元为序进行复习。这种一篇课文、一个单元均从语音、词语、标点、修辞、语法、内容、结构、写法等展开复习的方式,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①知识点零碎,缺乏系统性;②与平时教学重复,缺乏新鲜感。二是横式复习,即按初中语文知识点为板块进行复习。这种以知识点为“链”,从课内和课外选取相关同质材料实施训练的方式,其特点是:①知识点集中,系统性强,给学生以强刺激;②这种集约式复习打破了平时的单元式教学:对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组合,学生具有新鲜感;③与《考纲》中的“考试目标”和中考试卷结构对应,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考复习阶段的训练程序可安排为以下五步:①摸底测试,即利用《考纲》中的样卷或前一年的中考试卷对学生进行初中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检测。摸底测试的目的在于:一是了解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的现状,为确定复习目标和复习重点提供有效信息;二是使学生了解中考试卷的基本结构、题型和难度。②系统复习,即根据考试的范围、要求和复习目标,按知识板块指导学生逐项对应复习。复习时,教师宜编制好相应的训练题,注意到知识的涵盖面,以提高复习的效率。③重点复习,即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某些富有能力训练价值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强化训练。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到知识的难点和学生的薄弱点。④综合练习,即将初中语文知识集约,编制训练题供学生训练。④模拟测试,根据中考试卷的结构、题型、难度,编制试卷进行模拟考试。模拟考试的目的在于:一是检验复习效果;二是为后续的复习提供校正信息,以便查漏补缺。上述的五步复习法既注意到系统复习,又突出重点复习;既有单项性训练,又有综合性训练;既有承前联系,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心理素质。

四.复习课型的设计

    复习课型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是:①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②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提高能力。

下面根据复习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种复习课的课型:

1.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复习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过程为:确立目标(教师提出本课时复习的知识要求、复习范围、达标层次以及复习方法)→提示内容(由师生共同梳理知识,分析特点,把握难点)→实践训练(学生根据训练要求,或整理训练材料,或完成教师编制的书面练习,或分组讨论相关的训练题;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信息反馈(统计完成率、正确率,追究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回授小结(分析典型错误,传授纠偏方法,归纳知识要点,预测考试题型)。这种课型设计的优点表现在:目标的体现度,主体的确保度,方法措施的有效度,教学效果的达成度。

2.作文写作训练课型。这种课型的训练程序为:提示文体特点(从各类文体的写作目的、谋篇布局、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复习,使学生明确其写法)→交代写作要求(以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依据,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以及书写、字数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出示命题(或提供材料),指导审题→列出提纲,互相交流(提纲中要求体现基本内容的结构层次)→写作训练(时间紧张,亦可口头作文)→交流评改(既可是就主要写作要求进行评改,也可是综合性的评改)。此种课型设计的优点在于:既传授写作知识,又注重实践操练;既有写前指导,又强调写后评改。

3.试卷讲评课型。这种课型的操作程序为:教师解说命题意图,评价试卷(从考试知识点、考查能力、试卷题型、难度等级以及预估分数、试卷特点等角度加以说明)→逐题讲评分析,订正错误(可由学生讲答案和解题思路、方法,教师作适当点拨启发)→教师小结考试情况,分析典型错误。试卷讲评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重视解题程序和方法的指导;二是要善于分析典型错误的原因;三是要强调答题的规范。

      优化课型设计,还必须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习惯进行分配,要根据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作出调整。

五.复习方法

    要提高效率,必须讲究复习方法。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可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1.对某些识记性的而又分布面广的知识,可“编制简明实用的图表”,使知识集中化、条理化。如“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这一知识点,可按“姓名”、“国籍”、“时代”、“主要作品”等项目分类编表格,填写复习;又如“识记课本中有注音的部分生字的读音”这一知识点,可将这些生字的读音按其音节分类编制表格。这种归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复习,能使我们对知识的“瞬间记忆”上升为比较牢固的“长效记忆”,而且,将原本分散的知识集中在一张表格上,便于后续的再复习。

2. 对某些理解、分析性的知识,可采用“比较法”进行复习和训练。某些知识之间,由于差别细微,容易混淆。这就需要对它们作细致的异同比较。如“近义词选用”,可将备选的几个近义词,从词性、词义、适用范围、感情色彩及搭配等方面加以比较,从中选出最恰当的词。又如分析句子成分,宾语和补语两种成分一般都出现在谓语之后,因此,常常容易“张冠李戴”。如果从句子的结构和词性上作一番细细的比较,就不难掌握它们的不同特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 对一些应用性的知识和阅读简答题,可采用“找规律”的方法进行复习。如“变换句式”,先要明确两种句式的不同特点,然后通过实例分析,找出变换的规律。比方说,要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就有三点要领:一是要加表示反问的语气词;二是将原句否定形式改为肯定形式,肯定形式改为否定形式;三是将句号改为问号。掌握了这些规律,自然就培养了“举一反三”的能力。思维容量大、综合性强的阅读训练,在解题上同样有规律可循。阅读简答题的一般解题程序为:审察题干,发掘提示性信息→根据命题角度,确定阅读材料→筛选相关语句,截取关键字眼→按照表述要求,加工改造形成答案。这种复习方法,将巩固知识、传授方法、提升能力有机融为一体。

如何上好复习课,是摆在每个毕业班教师面前的重大问题,只有亲身实践,不断总结,反思规律,才能教学相长,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才能使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3、《中学语文教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470)
小学语文有效复习
2010年语文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模式 - juzihongle1234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转载]小学语文复习方面的小论文
[转载]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模式初探(修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