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华说脉】浅议敛、散之脉


重要小贴士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016年第二期线下培训班已经开始报名了,将于2016年6月24日-26日举办,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培训报名】或直接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


栏目介绍
      脉诊是中医原创诊法,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山东中医药大学齐向华教授重新构架脉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微信号与齐向华教授团队,联合推出【向华说脉】专栏,介绍齐向华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本期为第19期。


⊙作者:刘艳丛,滕晶

⊙编辑:小余



敛散在传统中医领域里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而存在,随着近现代医学的发展,敛散亦作为一种脉象要素进入临床应用。


脉诊又叫切诊,是中医独具特色的一种诊察疾病的方法。关于脉诊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史记》,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脉诊一直是中医学习的难点,自古就有“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之说,齐向华教授所创的系统辨证脉学可以提高中医临床实习生临床思辨能力,使其辨证思路能够清晰的掌握获取病证信息到分析推理病证间的相互关系,达到思辨过程中的“心中易了”,从点位进行突破,由点位直至系统,最终看清整个疾病的过程,对疾病过程有整体把握,甚至于能够回归疾病发生现场,更为有效的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敛散脉象是临床常见脉象,亦为常用治疗手段,对于疾病的辨识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笔者试从敛散的脉学和临床定义以及渊源和临床意义等角度进行初步探讨。


1
敛散定义


在脉学领域,敛、散是指挠动脉血管收缩和舒张运动的态势;敛是指挠动脉搏动扩张有限而迅速回敛,挠动脉壁与周围组织间界限清晰;散是挠动脉搏动扩张有余而回敛态势不足,动脉壁与周围组织间界限不清晰;敛散可见于整体脉象,也可见于局部脉象。


在传统中医领域里,敛散亦为治疗手段,归属于中医的药性理论“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敛即收敛、固涩之意,对应“五味”中的酸味《汤液本草》曰:“酸能收也”。对酸收的认识,丁舰总结酸收具体临床表现有益阴敛营、收敛肺气、收敛固涩、收涩元气、养血涩精。郑虎占则认为收即收敛固涩。王兆香等则认为酸味药能行气滞、散结聚、利水湿,兼能祛食积;秦华珍等指出酸味药有疏肝理气、消食化积的功效。散即发散之意,对应“五味”中的辛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对辛散的认识,孙寒静认为“辛香者宣,横贯穿透,使奎塞不通宣而散之,故非此无以入络”,辛散之品不但本身可以直走通络,还兼备引经作用,可引诸药达于病所,所以辛散药具有“通络,扶正之止痛功”;唐瑞程坦认为温病用药须轻灵辛散,利用辛散轻浮升散特性,使内陷之邪由脏转腑,由里达表,亦可取法轻灵辛散以测病情,相机进取;吴深涛则指出阴虚或气阴不足的消渴病人,在秋冬交接之际外为寒燥所闭,内生郁热,或外感引动内伏之热,而致阳盛阴伤,强调祛此热宜发而不宜遏,在辨证组方时适当佐配辛散药或方剂,使郁热得以表散维护正气又不致专事苦寒而致内热冰伏,分清缓急,兼顾标本,可取良效。


2
敛散源流


脉象“敛、散”的概念出自《重订诊家直觉·二十四象会通》:“敛散,以诊气之寒热也,以两旁之边际言,非宽窄之谓也。宽窄,指脉体之大小;敛散,指脉边之清浊。故气寒雪盈,宽而亦清;气热血虚,窄而亦浊,亦非刚柔之谓也。刚柔,指脉体之硬软;敛散,指脉边之紧松。故血虚气寒,软而亦紧,血实气热,硬而亦松,脑中有脊,而两边浑浑不清也。”由此可见,敛散指的是血管收缩和扩张的势能,要与挠动脉粗细和刚柔相鉴别。


“厚而敛,弦也。浮薄而散,微也。长硬而敛,紧也。短软而散,濡也。长厚硬敛,弦牢也。长厚柔散,洪缓也”,敛是经典脉学弦脉、紧脉的重要组成要素;而散是微脉、濡脉、洪脉、缓脉的重要组成因素,现代研究证明,脉搏的压力波和振动波向外发散的趋势与周围组织对他们的传导功能有关,发散传导不及或收缩有余则敛,发散传导有余或收缩不及则散。


作为治疗手段,敛散归属于“四气五味”中的五味,最早见于《内经·摄生调食》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是谓五味……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从上可以看出,五味分别是指“酸、苦、甘、辛、咸”,并分别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


3
临床意义


3.1 辨寒热


中医基础学理论认为,寒热作为一对对立的要素“寒性收引,热则弛张”,所以人体在感受寒邪之后,全身经脉拘急,则脉管扩张不及而出现“敛”象;感受热邪后,则经脉弛张,血液中热邪时时向外透发,则脉管扩张有余而出现“散”象。


3.2 辨气之虚实


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中认为,气有统摄之功能,正气充足,统摄正常则统摄有力而脉见“敛”象;气虚乏力统摄无权则脉见“散”象,如《医灯续焰》所说“其脉弦者,弦为阴脉,敛束拘急,无抑扬鼓动之势,正阳运之不足也”,其“弦为阴脉,敛束拘急”是指脉道拘急者为敛脉“无抑扬鼓动之势,正阳运之不足也”是指阳气不足统摄无力,则“无抑扬鼓动之势”,即散脉。


3.3 辨心理状态


在心里脉象中,“敛”脉多表示心理张力较高,人在紧张、焦虑或过度关注等心理状态下,心理张力会相应增高,则在相应脉位出现敛象,或者表明有较强的心理贪念“散”则表示心理张力较低,表征此人平素性格大大咧咧、心无杂念或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等。


3.4 指导临床辨证用药


敛对应五味中的酸味,具有收敛、固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等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麻黄根固表止汗、五倍子敛肺止止咳并兼涩肠止泻、肉豆蔻涩肠止泻、覆盆子固精缩尿益肝肾、海镖峭固精止带、收敛止血等;散对应五味中的辛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临床上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多用于表证及气滞血癖之证,如麻黄发散风寒、陈皮理气健脾化痰、川芍活血行气止痛等。


4
总结


笔者从传统经典脉学及中医治疗手段入手,结合齐向华教授的系统辨证脉学,系统总结了敛散及敛散脉象的定义、源流和临床意义,对脉学理论指导和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限于本人学识浅陋,管窥之见,请诸专家指正。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01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脉诊的几个注意事项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
古脉绝学传人刘泉鹏讲述:中医脉诊
中药五味的功效:1.酸味药——收、敛;2...
「中医干货」最全的入门脉诊知识,附详细图解(建议收藏)
脉诊之秘十六条 | 决生死,测寿命,辨肿瘤
中医脉诊寸关尺分属脏器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