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老子 “德道”道德三

第三章        圣人之治为无为

原文:

不上贤(1),使民不争,不贵(2)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4),弱其志,强其骨(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6)不敢为也,为(7)无为(8),则无不治。

注:1贤:贤能。奸诈之人

2贵:看重,认为好。

3货:财物,不良的目标,理想,情志。

4腹:引申为肚量

5骨:骨气,不为名利所动。

6知者:认为自己高明的人

7为:因为

8无为:无所为,不强为,不妄为,不为私利。

译:不把贤能放在上面,使民众不去争名夺利,不看重难遇得到的财物和不良爱好,使民众不去做强盗,并且为所欲为,不让他们看见可以想占有就占有的东西,使心灵不至于乱了方寸,所以,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虚空谦虚自己的心灵,不断的充实自己的肚量,削弱自己的有所为的不良志趣,强化自己的骨气和定力,常常让民众也去效仿,而自认为不高明,没有太多的欲求,使那些自认为高明的不敢轻易出手,因为,无所为,不强为,不妄为就没有不能治理好的(国家)。

 

感悟:这里的贤明的君主指的是古代胸怀天下百姓,懂得包容,谦虚,禅让的君主,比如尧舜禹,而他们都是非常懂得太极,八卦,易经的人。正因为他们治理天下,无为无我,反倒成全他们的有为——为了民众,有我——圣人的千古之名,告诫统治者明白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才是最大的和谐。必须谦虚,而非狂妄,有骨气,而非贪婪,有肚量,而非狭隘,无所求,而非有为,这样就不会做出狂妄,荒唐,无聊,邪恶,可悲,可叹的选择,从而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名垂千古。

    所以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不靠打打杀杀的赶尽杀绝,而是无为而治的教化和通顺,而失败的统治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强制的镇压和统治,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主张,名誉,地位,好处,利益而否定一切,铲平一切,从而走向极端,影响民众的心智,使世界纷争和杀戮不断,因此,国家混乱的主要原因是君主的价值观的转向和有作为的出手,以及带头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圣人为何坐北朝南
6、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服从法律
《商君书》白话译文
尸子
黄石公·三略·下略(原文及译文)
《六韬》译文, 例证, 注释, 原文, 提示续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