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吵架的父母让我一生痛苦

中国寿光网 2012-11-12 来源: 寿光日报
 
     姓名:清冰

   性别:女

   年龄:20岁

   职业:学生

    三个女儿让父母关系冷淡

    我出生在一个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的家庭,父母是农民,每天起早贪黑下地干活,生活虽不富裕但也不拮据。我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上边还有一个姐姐。

    听母亲说,父亲特别喜欢男孩,姐姐降生时,父亲甚至气得好几顿没吃饭,姐姐稍大些后便被送到了亲戚家中寄养。我的降生更让父亲恼怒,母亲说,父亲当时只看了我一眼,一句话也没说就转身下地干活去了。为了满足父亲的心意,母亲又生了第三个孩子,没想到还是个女孩。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一脸严肃,很少和我们说话。我从小就比同龄孩子成熟、懂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很小我就学着做饭、整理家务。为了讨得父亲欢心,我们姐妹总是特别听话,但这并没有改变父亲对我们的偏见,父母的关系也非常冷淡。

    好女儿照样是希望

    上学后,母亲时常告诫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我也一直很努力学习。每次放学回家,只要有空我就会抱着书本不放,因此我的成绩在班级里一直名列前茅。每次公布考试成绩的时候,是母亲最高兴的时候,她觉得,女儿给她长脸了。

    日子就这样平静的过着,父母的关系似乎也越来越和谐。我上初中时,村里的农田被收购了,家里得到了些土地补偿款,父亲用这些钱买了辆大货车,跑起了运输。这时,母亲在家当起了全职主妇,照顾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起居。期间,姐姐也回到了家中和我们一起生活。偶尔,父亲出趟远门还会给我们捎些当地的土特产。那段时间,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即便父母之间偶尔拌嘴,但在我们这些孩子的调解下,很快就没事了。

    由于学习成绩比较好,我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记得有一次,父亲对我说:“闺女也好,儿子也好,只要争气就是好孩子。家里就你最有才分,我也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你的身上了,你得上进,不要让爹娘失望。”在农村,老一辈的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觉得男孩可以养老,没有男孩似乎就没有后了,正因为如此,我变得特别要强,虽然自己是女孩,照样可以比男儿强。通过努力,我顺利考取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也完成了父母的心愿,但幸福的生活却并未继续。

    家庭战争不断

    自从父亲搞起了运输,家里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渐渐地,我们搬进了楼房,家里还买上了轿车。然而,父母吵架却越来越频繁。即便我每月只回家一次,但每次回家总能碰上父母争吵。

    记得有一次,母亲让父亲帮忙把开水倒入暖瓶中,没想到这一小小的要求却引来了父亲的强烈不满。两个人便为了谁应该往暖瓶里倒水从早上吵到晚上。类似的吵架变得越来越多,慢慢地,我开始害怕回家,害怕看到他们面红耳赤怒吼着对方。

  那天,家族里的一位堂哥结婚,父亲应邀参加婚宴。可能看到别人家的儿子娶媳妇,父亲心里有些失落。回到家后,父亲借着酒劲一脚把房门踢开,指着母亲的鼻子骂她是个丧门星,断了家里的香火。见状,我刚准备制止,结果却被父亲一块儿推到在地上。母亲见我被推倒,多年的怒气再也压制不住了,两人厮打在一起。看到这一幕,我只得冲到他们中间。我记不清到底是谁把木棍轮到了我的头上,只记得眼前一黑,鲜血顺着脸颊就淌了下来。“战争”因我的受伤而结束,母亲带我到诊所包扎后直接去了姥姥家。

    那一晚,我一夜未眠,眼泪不停地流,脑子里像放电影般闪过全家人一起走过的幸福的日子。我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因为父母,我成绩一落千丈

  即便回到学校,我心里依然记挂着他们。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对着浩瀚的夜空许愿——希望父母消除隔阂,我们一家人能重新过上幸福生活。

  可是,最终愿望也没有实现。尽管每次回家看到父母坐在一起,但两个人总是谁也不搭理谁,两张冷冷的面孔更让人不寒而栗。争吵、和好、再争吵……这样的生活成了家里的常态。我知道,以前那个充满笑声的温暖的家再也不存在了。我也知道,母亲之所以没同意离婚,是因为牵挂我们姐妹三个。

  高三那年,由于心里总想着家里的事情,上课总没办法集中精力。明明看到老师嘴巴动,却一句也听不进去。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内心感到苦闷、难过,可我却不知道向谁诉说,我开始变得自闭,只能悄悄地把心事记在日记里。高考来临了,我自然考得一塌糊涂,最终只上了个专科。

    父亲离家出走

  上大学后半年回家一次,大一暑假我还未回到家就听到了父亲离家出走的消息。我甚至还听说了父亲再次打母亲的事。

    我鼓足了勇气发短信给父亲,掏心掏肺地和父亲说了这些年的心里话,可是父亲却说我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我不懂,也不需要管。这几年,母亲对他不冷不热,甚至连他应得的生活费也不给他,他跟母亲已经不可能了。

  回到家后,却听到母亲说,父亲把家里的钱全部拿走了,而且经常一连好几天不回家。母亲问急了他就发脾气责骂她,她甚至听到了父亲和另一个女人的谈话。母亲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她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僵,为了维护这个家,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母亲跟父亲商量,只要他肯回头,其他的都不计较。可是父亲却就这样离开了······

  我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挽回这个家,也不知道事情是如何一步步变成这样的。或许父亲的改变是从家里经济条件转好的时候开始的,或许是从哥哥结婚的时候开始的,可无论如何,结局都残酷地让人无法接受。如果有选择的权利,我真希望有个温暖的家。我想,如果我结婚、有了孩子,我会好好经营一个家,绝不会离婚,不会让自己的经历重演。现在,我只是希望他们各自都能找到最好的生活。本报记者 刘敏
记者手记:

清冰说,她来倾诉的目的,就是想告诫那些那些准备离婚或者经常吵架的父母,要多为孩子想想。“你们整日争吵,甚至要离婚,或许最后你们能够解脱。可是孩子受到的伤害却永远无法弥补。父母离婚的事情,让我感到心理和性格受到严重创伤,我每天都在浑浑噩噩中入睡,却总被噩梦惊醒,我不知道噩梦何时才能结束……”

听完清冰的倾诉,笔者心里也替这个女孩难过。想对这位女孩说:父母已经习惯了他们的相处模式,本性的东西有时候很难改变。尤其是他们自己都无法理顺的感情,子女更难插手。你只能照顾好自己,努力学习,将来设法找个好的工作,等有经济能力了,更有条件帮助家人。整日的焦虑不但帮不了别人,还会耽误了自己。

笔者也忍不住想提醒那些把孩子卷入夫妻感情战争的家长,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很多家庭琐事分不清是非对错,当各自总是试图据理力争的时候,就难有家庭的和睦。吵架时更尽量避开孩子,有什么问题要等孩子离开后,再进行沟通,但千万不要冷战,因为那样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伤害,孩子会不知所措,甚至认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父母的不和,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孤僻自卑的性格。吵架后要当着孩子面和好,轻轻松松“一笑泯恩仇”,并好好安慰一下受惊孩子的情绪,并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再有针对性地加以宽慰解释。要勇于承认错误,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语言、行为、甚至连“吵架”都可能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生物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环境生活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有些创伤终身难以愈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除家庭创伤的魔咒,唯有爱
33岁女大学生啃老10年,母亲大骂其“废物一个”,将其被褥扔大街也不去工作,原因为何?
16年前,那个在高考中故意交白卷的河南女孩蒋多多,后来怎么样了
中国孩子普遍被父母打过,为什么成年后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心理创伤?
古今中外之溺爱孩子
家庭教育:二胎姐弟组合的原生家庭,姐姐心中的痛,父母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