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年以后才明白-Pentax就是好玩儿(第三期)转接中幅镜头
转眼竟然三期了!承蒙版主和各位朋友厚爱,让俺这个随意牢骚帖能够坚持到现在,让俺对摄影的热情能保持到如今。容俺先谢过各位。


这个帖子,从2011年4月25号谈器材发牢骚起:那是俺只有K10D+A28-135/4,到今天的K3/D800加十几只爷孙辈的镜头,三年多的时间,走马灯似地换了自己也数不清的镜头,机身从K10D到D300s,再到5D,再到D800。其间也玩过一段时间的5D2/5D3。后来发现即使有了全副,也无法割舍宾得,于是又有了K5以至K3。其实折腾的过程有两条主线,一条宾得一条尼康。佳能的5D系列虽然也伴随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什么都是缘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和摆得上台面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喜欢可以有无数个理由,放弃也可以有充分的借口。

既然是从谈器材开始,到今天似乎也该对手里的器材做一个小结。刚刚把手里的器材整理了一下,这个单子,算是到现在为止,俺最钟意的器材。至于以后如何,俺倒是希望能和自己钟意的器材“白头偕老“,但所谓”天长地久“在这个社会似乎很有讽刺的意味。今天卿卿我我,明天分道扬镳。人和人如此,人和物也一样。

虽然从器材的角度说,它们并不属于昂贵的器材,说实话俺也没玩过什么昂贵的器材,但这些器材对俺目前而言,无论从需要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都应该足矣。

1) 宾得系列:

机身:
Pentax K3
镜头:
适马DC 8-16mm/f4.5-5.6 (锐利,色彩浓郁,高反差,边角成像很好,畸变矫正的也很好。)



宾得DA* 60-250mm/f4   (f4成像柔和,适合人像,f4.5以上极其锐利,色彩浓郁,焦外好。长焦端近摄缩水。)



红字F 50mm/f1.4   (锐利!)

 Leica Elmarit-R 28/f2.8 E48    (无可挑剔的锐度反差和色彩)



2)尼康系列:
机身:
D810
镜头:
Zeiss Distagon 21mm/f2.8 (堪称这个焦距的老大。f2.8的分辨率就极好,边角也不逊色。微反差极好。抗眩光出色。色彩中性。

Pentax 645 FA 45-85mm/f4.5 (没想到这只中幅镜头在D810上表现如此之好。f5.6-16放心使用,色散很低,分辨率很好,成像极有立体感。色彩中性。45mm端表现尤其好。)
              
 Pentax 645 FA 60-160mm/f4.5 (和45-85的表现相若,在D810上表现出色。)

莱卡Elmarit-R 60mm/f2.8 Macro  (成像极为细腻,不辱莱卡大名。)




Leica Telyt-R 180/f3.4 APO (名副其实的低色散镜头,高解像力,极低色散。)




3)索尼E系列:

机身:
Sony Nex5N
镜头:
18-55/3.5-5.6 OIS: 超值的挂机头。锐度比后来的16-50好的多。



莱卡Summarex 85/f1.5 LTM  罕见的M头。人像和风景通吃。


下面简单点评一下自己近几年曾经玩过的镜头,算是对过去两年玩器材的一个小结吧。有些镜头虽然已经出了,但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怀念的。如果有机会,可能还会再买回来。

1)宾得A 28-135mm/f4:广角端分辨率较弱,但中焦至长焦段解像力很好,缩小一级更好。色彩是它的亮点,非常“宾得”。



2)腾龙SP 180mm/f2.5 LD(IF):腾龙最好的手动头。分辨率、反差、色彩、焦外无可挑剔。最近对焦距离只有1.2米,小巧,迷人的大眼睛。出了后悔的好头。


3)SP70-210mm/f3.5 Model 19AH:不错的老头,分辨率和反差都不错,机械性能优异,调焦和变焦手感极好。但在K10D上,色彩有些偏冷,紫边比较严重。



4)DA 14mm/f2.8:紫边严重,f2.8不太可用,边角成像也不好。这个镜头最好的地方是它的色彩和焦外,逆光表现也不错。



5)尼康AF-D50mm/f1.4:经典头。高反差,高解像力。和手动AI版比,焦外稍硬。不过1.8标头似乎性价比更好。当然焦外还是1.4的好。



6)尼康AF 50mm/f1.8:人类光学精华,除了焦外稍逊1.4头之外,全面抗衡甚至超过1.4头。最超值的泥头。



7)宾得F*300mm/f4.5 ED(IF),雅号:钛白金星。如果你遇到这只头,不要犹豫。只要不是坏头,那一定是好头。这个镜头的外观太漂亮了,体积太袖珍了,手感太舒服了,成像太漂亮了。



8)尼康AF-S 18-55mm f3.5-5.6G DX VR:玩尼康截幅机的,应该有这个头,就像胶片时代应该有50/1.8一样。不挑食,抗造,坏了再买一个。



9)尼康AF-S 70-300mm f4.5-5.6G IF-ED VR:和AF-S 18-55mm f3.5-5.6G DX VR配套使用,像质也匹配。70-200段要好于300端,但色彩不那么厚实,典型的“G”头风格。见仁见智。



10)Carl Zeiss Planar T* 50mm f/1.4 (C/Y):中规中矩的大光圈标头,2.8以上锐度非常高,解像力非常好。1.4焦内结像力一般。色彩比较淡雅。大光圈紫边严重。边缘有畸变。逆光表现还可以。和Nikkor AI 50mm/f1.4比,大光圈(f1.4/f2)中心分辨率和反差都不如,焦外也不如尼康。除了做工之外,这只镜头的光学表现不如Nikkor AI 50/1.4。



11) 尼康 50mm/f1.4 AI口:这个头是配FM的,非AIs。镀膜和后来的镜头很相似,但成像既有尼康的高反差又有柔和细腻的一面,色彩艳丽。焦外成像也明显好于1.8版本,也比后来的AF头要柔和。至少在俺手里的这只头,光学表现优于著名的蔡司T*50/1.4 AEJ。




12)宾得SMC K 30mm/f2.8:非常少见,非常出色的一只手动K系列老头,做工保持了早期宾得镜头的高水准,调焦手感极佳。色彩和焦外成像是它的拿手好戏。这是最有宾得味道的一个头。



13)尼康 AIs 55mm/f2.8 Micro:Nikkor镜头的代表作。锐利、色彩饱和厚重。如果你不在意调焦的速度,完全可以代替标头,成像无论分辨率、色彩、焦外都可以傲视同光圈的标头。



14)佳能 EF 50mm/f1.8:俺用的是第一代,做工明显好于被称为”小痰盂“的二代。非常优秀的标头,媲美尼康的“人精”,焦外成像还要好些。色彩好,解像力高,成像细腻。最超值的镜头之一。



15)尼康AF 35-70mm/f3.3-4.5 第一代日产:很好的镜头,全程锐度高,反差大,色彩浓郁,在D800上表现出色。



16)尼康AF 70-210mm/f4:色彩同样浓郁,锐度高,但又不失细腻。焦外成像也很好,俺觉得比小钢炮的焦外好。对焦慢了点,但也可以接受。



17) 宾得DA*16-50mm/f2.8  (宾得顶级标准变焦镜头,成像细腻,有立体感。




18)  Olympus OM 90/f2 Macro (如果你想知道锐利的镜头代表,可以试试这个,从f2一直锐下去。)

19)   Contax Carl Zeiss T* Vario-Sonnar 80-200/f4 MMJ。(击败定焦的锐度,色彩浓郁,微反差非常好,最近对焦距离1米,轻便。)



20) Leica Summicron-R 90/f2   (人像镜头的不二之选)



玩过的镜头有点儿多,以下按字母顺序排:

Canon:

EF 70-200mm/f4:非常锐利的镜头,外观/做工/体积/重量都很满意,对焦速度很快。唯一觉得有点儿遗憾的就是成像似乎有些发干。

EF20-35mm/f2.8:这是俺进的为数不多的佳能镜头中发现有大毛病的。无法对焦,光圈也无法收缩,要换整个控制电路板,不值镜头价。从此都佳能的二手镜头很受伤。最大光圈成像还不错,色彩也很饱和。

FD 80-200mm/f4L: 这又是一支进了之后才发现有霉斑的佳能镜头,自己花钱清洗了一下。在F-1n上拍过一卷出掉了。这曾经是很有名的L头,在没落的胶片机上没有感受到它的光彩。

FD 300mm/f4L:这又是一支进了之后才发现光圈不能收缩的佳能镜头。据修理的师傅说,打开这个镜头十分不易,最后几乎要放弃了。还好,最后终于打开修好了。这只镜头的体积和重量都十分可观。当然成像是不错的。可惜只在胶片机上试过,配合F-1N加马达很考验体力。随着胶片机的没落,佳能的这些曾经的名头,也都从尊贵的高处落下郁郁而终。

FD 50mm/f1.4 SSC: 非常出色的标头,色彩反差解像力都很出色。做工好于尼康的Ais标头。

FD 135mm/f3.5: 最大光圈就非常锐利,体积小巧但很重。做工极好。

EF 85mm/f1.2L: 没进过,但试过一支二手。的确是好头,f1.2成像那叫一个焦内锐利焦外柔润,色彩也好于85/1.8。如果不是觉得太重,用处不大,真想玩一玩。名不虚传。

Konica:

Konica Hexanon AR 35mm/f2: 在Nex 5N上表现出色。不仅从最大光圈开始就有很高的锐度,而且成像的立体感很好。锐而不干。

Konica Hexanon AR 85mm/f1.8:很小巧的大光圈人像头。拍过几张感觉焦外和锐度都中规中矩。现在还在手里,有时间再试试。

Konica Hexanon AR 135/f2.5:这个焦距的镜头试过不少(FD,MD/MC,AI)。这个要算最好的。好在,一是最大光圈锐度非常高,二是色彩非常饱和,三是成像层次感很好。

Minolta:

MD W Rokkor-X 24mm/f2.8: 非常有名的美家广角。只在胶片机上试过,分辨率很高,色彩饱和,畸变控制出色。

MD W Rokkor 35mm/f1.8: 同样非常有名的小广角。分辨率出色,有机会和尼康以及Konica的35/f2比较一下。

MC Rokkor 58mm/f1.2: 美家名头。出片清新锐利。焦外出色。

MD 85mm/f1.8:比Konica的那只同规格的要大,迷人的大眼睛。美家的色彩和柔和的焦外。拍人像的好头。

MD 135mm/f2.8 vs f3.5:都是体现美家风格的好头,色彩浓郁,成像细腻,反差迷人。

Nikon:

AF-S 16-35mm/f4G ED VR: 这只镜头表现最好的焦段在20-28mm,16mm段中心不错,四个角比较差,收小光圈也达不到很满意的程度。畸变不是问题,后期可以矫正,但G头的色彩总觉得比较轻浮,绝乏一种厚实的感觉。这个头用好了还是不错的。俺没用好,所以出了。




AF-D 20mm/f2.8:光学素质一般,无论是解像力、边角分辨率、逆光性能、焦外都很一般。相比而言,Ais版要好于自动版。自动版的对焦声音太大,手动对焦手感很差。

Ai-s 28mm/f2.8 (最近摄距20mm):带浮动镜头组,最大光圈成像就非常锐利。焦外好于莱卡Summicron-R 28和Zeiss Distagon 28/2。光圈收小后边角像质也不错,色散和紫边都不明显。在试过的28mm镜头里,这个镜头的综合素质绝对能排前三位。

Ai-s 35mm/f2:这只镜头的色彩非常浓郁饱满,焦外表现也很好。不是尼康标头那样的锐利,但层次表现很好,出片有立体感。阴影处的蓝调很迷人。

AI 105mm/f2.5:尼康名头。最大光圈不是特别锐利,收小一级光圈之后非常之锐,典型的尼康头的表现。焦外很好,适合人像,但对焦比较困难。

Ais 180mm/f2.8 ED:大光圈成像迷人。但高反差下的色散还是很明显,无论最大光圈锐度还是色散控制比莱卡的APO 180/3.4都有明显差距。

AF(AF-D)180mm/f2.8 EDIF:比手动Ais版体积小巧,但素质似乎更好些,色彩浓郁,焦外柔和,焦内锐利,但还是不如莱卡APO 180/3.4。无论色散控制/解像力/反差/层次过渡都比莱卡要差。

Pentax:

S-M-C Takumar 24mm/f3.5:做工精湛,对焦手感极好,成像色彩中性,锐度很高。体积较大。

SMC A 28mm/f2.8:不错的广角头,做工赶不上M/K系列,收小光圈后像质可以保证。但色彩和焦外比K30mm/2.8有差距。

SMC K 50mm/f1.4:典型的K头做工,全金属,对焦和光圈调节手感极佳。成像焦外迷人,大光圈效果出色。光圈收到f4以后非常锐利。宾家风格的好头。

SMC K 50mm/f1.2: f1.2时虚化效果强烈,但解像力和反差都比较低。从成像质量和实用的角度说,K 50/1.4更好。

Yashica:

ML 55/4 微距镜头: 这支镜头锐度没说的,调焦手感不亚于蔡斯,极其柔顺。微距无弱旅。



Sigma:

50mm/f1.4 EX DG HSM: 最大的优势:焦外迷人。最大的弱点,色彩有点问题,或者说在D800上的色彩有点偏黄,欠饱和。




120-300/f2.8 EX DG HSM (二代):好头啊。除了重点儿,没有明显弱点。二代的重量体积还比后来的好一些。成像色彩饱和,焦外柔美,全程都很锐利,对焦也很安静迅速。俺多数时间手持,但不能时间太长。




《待续》


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尼康镜头完全导购手册
[老镜新传]8 七十年代牛头
定焦头才是王道!12款经典定焦头推荐 (转)
美能达传统摄影器材漫谈
尼康镜头的种类和识别方法
尼康AIS 50mm/F1.2俱乐部 - 无忌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