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是我的盟友,你是最美背锅侠 // 巨龙

你是我的盟友,你是最美背锅侠

2016-11-18 巨龙  龙语天下事


 你伤害了我,

还一笑而过

你爱的贪婪我爱的懦弱,

眼泪流过 回忆是多余的 只怪自己 爱你所有的错,

你伤害了我 还一笑而过 你爱的贪婪我爱的懦弱

眼泪流过 回忆是多余的 刻骨铭心 就这样被你一笑而过  

——那英 《一笑而过》,借来表达西方盟友关系

   基辛格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如何危险?我们看到了以前的一个个和美国作对的国家,不是挨打就是被坑;至于致命,我们看见了一个个美国的小兄弟,被剪羊毛的惨状。

 

   人们常说英美一家,英国和美国常常相提并论,不仅是因为他们深厚的历史渊源,相似的意识形态,其实还有他们在国际上的狼狈为奸。

 

   狼狈为奸,用来形容英美关系,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英国是衰败的老帝国,但是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相当老道狡猾,相当于奸猾的狈;而美国之下手凶狠残忍和不择手段,恰是蓝星之狼。

 

   当猎物充足或者一致对敌的时候,狼狈为奸,的确是优秀搭档。实力和智慧的搭配,头脑和枪的完美组合,抢劫不会那么累,分赃分得那么美。大家各出其力,各取所需,合作愉快,堪称大西洋坑货二人组(恶人组也可以说得通)。

  

   前苏联,中东地区,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老欧洲,处处都留下了英美坑别人的烙印。这一对搭档组合的黄金时代,为他们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笼罩了一层“王者无敌”的光环。

 

   但是,没有了共同的敌人,或者猎物不再丰厚。再好的搭档,再优质的合作伙伴,难免心生间隙。英美都崇尚利益至上的外交方式,都认同那一句“没有永远的敌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利益”的名言,彼此翻脸撕咬起来,那还真就是“爱恨就在一瞬间”。


 

   于是,在某年某月某一天,盟友终于撕下了友善的面孔,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可怜而又可恨的英国狈,就这样被生生地咬下了一口,鲜血淋漓,痛并痛恨着。

 

   这一口,就是英国BP公司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巨额罚款。

 


以下是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来龙去脉:

   2010年4月20日夜间,位于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大约36小时后沉入墨西哥湾,11名工作人员死亡。随后发生了严重的漏油和环境污染事件。

 

这个“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归瑞士越洋钻探公司所有,被英国石油公司租借运营,美国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则在事发前为油井管进行水泥密封操作。

 

这一平台由韩国在2001年制造,长400米,宽250米,面积相当于2个足球场,它的造价高达4.5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半潜式深海钻井台之一。(话说我们的981比这个还先进一代)

 


按照原本的设计,发生漏油事故以后,防喷阀门会关闭,以此切断油路,制止漏油。耐人寻味的是,这套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昂贵的系统,在关键的时候,防止漏油事故发生的防喷阀门,没有正常启动。

 

平台上还装备一套自动备用系统,在工人未能启动“防喷阀”时候,这套系统应该可以激活,但当时也没有发挥作用。

  

尽管事件发生以后,BP公司已经连续尝试多种紧急补漏方式,但均以失败告终。最终到8月份,两口减压井(在附近另外钻井,以降低压力)钻好以后。原油才最终停止泄漏。

 


美国参议院后来举行了相关听证会,与事件有关的英国石油公司、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美国哈利伯顿能源服务公司,这几家公司的高管在作证时都推卸责任,认为自己无过错。

 

英国石油公司将大部分责任,推给了平台的所有者瑞士越洋钻探公司,以及负责油井加固的美国哈利伯顿公司。而对自己的责任,报告的总结只有简单一句:没有正确解读油井的安全测试结果,没能“防患于未然”。

 


被泼了脏水的越洋钻探公司随即发表声明,指责BP石油在油井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作出一系列节省成本的决定,增大事故风险。

 

这起事件最终的大锅,都由BP公司来背。为什么大锅最后甩给BP来背呢?因为这口大锅,美国制造,沉重无比,其他的小公司根本就背不动。

 


这口锅有多大?2015年,美国联邦法庭新奥尔良地方庭作出裁决,认定英国石油公司在事故中有“重大疏忽”,并最终处以208亿美元(约合1322亿人民币)的罚款。

 

而到了2016年,英国《卫报》7月15日报道称,因为墨西哥漏油事故,BP将被进一步罚款约25亿美元,这笔支出会计入公司于7月26日公布的二季度财报中。截至目前,这场漏油事故为公司带来的税前总支出已经达到616亿美元,税后支出则为440亿美元。

 

BP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为亏损5.83亿美元。为了支付这些罚款,BP公司已经变卖了上百亿美元的各种资产。

 

看来,不把英国人身上的每一滴油水榨干,美国人不会善罢甘休。道理很简单,2008年以后,美国实体经济一直都不怎么样。四处剪羊毛都剪不到,逮着机会只好对盟友下死手。

 


那么,BP公司该不该被处以如此沉重的罚款?以至于公司不得不裁员10%以上,还要变卖资产。

我们来看看其他漏油事故的处罚:

  • 1999年12月,在马耳他注册的“埃里卡”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海域因遭遇风暴而断裂沉没,2万多吨重油泻入海中。最终,道达尔集团被罚款37.5万欧元。该集团和其他三名被告还向大约100名原告共支付1.92亿欧元赔偿金。

  • 美国康菲公司与中海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于2011年6月发生溢油事故。2012年4月下旬,康菲和中海油总计支付16.83亿元用以赔偿。

  • ……

要是BP和中国石油合作,在南海钻井发生这种事情,就算罚款也不至于罚到底裤都没有。

 

至于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一起严重的漏油事故,后果当然很严重。但是大自然有顽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根据网上的资料来看,只要停止漏油,一场飓风,差不多就能够把海上的浮油弄得干干净净。

 

好吧,事故已经发生了,罚款也认了。谁让BP栽在美国人手上呢?如果此事就此了结,虽然英国人一肚子的苦,就算翻页了。

 


问题是,美国人罚了BP公司巨款以后,在2016年推出了一部电影,这就是最近在院线热映的灾难大片《深海浩劫》。拍电影除了商业目的,还兼为美国洗地。

 

这部电影,取材于2010年墨西哥湾钻井平台“深海地平线”的那起事故。本着学习和探究真相的精神(其实是写完《红旗渠》文章以后,给自己的奖励),楼主跑到电影院,向美国电影人学习去了。

 


这部影片,既是一部好莱坞式的灾难大片,同时大量采用新闻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从影片本身来说,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引进到了中国以后,都走出了“黑马”票房行情。

 

喜欢看大场面的观众,绝对可以在电影院过足瘾。一个熊熊燃烧的钻井平台,差不多半个小时的火海场景,加上电影院的震撼音响,绝对满足视听享受。

 

很好的一部电影,不是吗?看完电影,再仔细回味电影中的细节,我却有细思恐极的感觉。恐的不是电影中再现的灾难,而是美国人的意识形态宣传手法,以及死不要脸的精神。

 



 

影片的前半部,铺垫很长,不厌其烦地介绍石油工人的家庭生活(温馨家庭生活和后面的灾难对比),影片中处处可见的飘扬星条旗,暗示这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

 

而钻井平台上的工作,焦点就是美国人的认真负责,对安全的重视,作为对比的是,业主一方英国BP石油公司的负责人,不仅唯利是图,不顾安全追赶进度,还压缩生产运营成本(平台上大量设备需要维修),对安全充满侥幸心理。

 



 

想要知道电影想表达什么思想吗?那就是英国石油公司BP,就是这起安全事故的全部责任人,受到巨额罚款,那是活该!

 

  

用新闻纪录片的拍摄风格,好莱坞式的震撼灾难性大片,充满人性光芒的情节设计,干的是洗地的活!

 

就算BP公司有责任,就该背负全部责任吗?韩国的制造厂家,关键设备的失效,难道没有责任?钻探公司没有责任吗?美国的安全防护公司,一点责任就没有吗?

 

美国人应该也感受到了全世界的反感和质疑。这部片子,把人性的光辉,都给了美国的那些工人和经理,把贪婪和急功近利的屎盆子,都扣在了英国人的头上。

 

美国石油钻探工人



 

只可惜,楼主早已看穿了这一切(话说楼主看电影,该多无趣)!走出电影院,一边在想,美国人这么玩,早晚全世界都不愿和他玩,英国人早早跳出来要加入亚投行,应该也是受够了这所谓的盟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类健康启示录(八):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墨西哥湾BP公司海上钻井平台井喷着火爆炸事故
中国石化新闻网
人类何时才能停止用生命换石油?
(2011-01-07) 美国调查指BP等连串错误引起墨西哥湾漏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