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倚邦古茶山跌宕起伏的“成名路”

曾是“古六大茶山”的政治、军事、经济、交通中心的倚邦古茶山,在被遗忘、淹没多年后,在当下普洱茶的热潮中,似乎又重现昔日盛名。但倚邦那久远、厚重的历史,至今鲜为人知。

倚邦的过往

倚邦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最北部)象明乡,东接易武古茶山,南连蛮砖古茶山,西临革登古茶山。明代初期的倚邦就已茶园成片,有傣族、哈尼族、彝族、布朗族等少数民族在此居住种茶。


倚邦古茶山,为古六大茶山之一;其释名,“有茶树、水井之地”。倚邦茶山的中心大镇是倚邦街,亦称倚邦,明代称磨腊倚邦。
 
倚邦的兴衰史

清朝初中期是倚邦茶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当时,倚邦以“七子饼茶”而闻名,而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用茶,朝内每年都会入贡巨量贡茶。
 

清咸丰年间,由于受滇西战乱的影响,滇藏商道受阻,使倚邦、革登、莽枝、蛮砖等五大茶山的茶叶销路不畅,这个时候,易武的茶商却另辟蹊径,将茶叶大量销往东南亚地区。

另外,社会动荡,盗贼跋扈,茶商不敢随意进山贸易,同样导致倚邦贸易锐减,古茶园也渐渐荒芜。随着易武的兴起,倚邦的没落,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和交易中心逐渐移向易武。
 

1942年的一场战火,把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几乎吞噬了倚邦古茶山的空前繁华,从此倚邦古茶山陷入沉寂。
 
最近几年,普洱茶热让倚邦重新回到大众视野,更多外地茶商来到倚邦建厂、购茶。如今,倚邦随处可见茶庄、茶室、茶叶初制所,沉睡百年的倚邦茶山苏醒了。


倚邦茶的复兴,那些被埋藏的普洱茶文化史逐渐显现,现在为了保护古镇和古茶园,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修建了24公里的砂石路,对古镇遗留下来的石刻牌匾等遗迹进行统一管理,加强了对遗存古迹日常管理与保护,保存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品味。
 
倚邦代表性茶园

倚邦古茶山的茶园主要集中在曼松(含背阴山)、架布、曼拱、麻栗树、弥补和倚邦老街附近等。
 

现今古茶树保留较多的是麻栗树、弥补、曼拱等村寨,单是麻栗树的古茶园就有960多亩。
 
倚邦古茶山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大叶种和小叶种茶树混生。在曼拱、倚邦、麻栗树等古茶园,其中不乏小叶种古树。倚邦的小叶种与其他地区不同,并且还更优质。


此外,倚邦的小叶种的芽头较小,以此制成的普洱茶,被茶界拟称为“猫耳朵”。而名声较大的曼松茶区,因为历经破坏,古茶树存量很小,这也是曼松古树一茶难求的原因。
 
以倚邦小叶种茶制成的普洱茶,香型独特,饮一口上颚香甜感足,以果蜜香为主,花香幽然,滋味醇厚,略带苦涩,回甘生津快且持久,品饮感极为舒适。
 

倚邦古茶山沉浮千年,历经兴盛衰落,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为千年的坚持固守,才有了今天我们尝到的这杯深沉浓烈的倚邦味。
倚邦古茶山沉浮千年,历经兴盛衰落,在普洱茶发展历史上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为千年的坚持固守,才有了今天我们尝到的这杯深沉浓烈的倚邦味。(本文系说茶网原创文章,作者:小陈、说茶网思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倚邦普洱茶茶山小叶种普洱茶特点
倚邦茶山介绍
普洱贡茶之源——倚邦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古茶山(2)
茶思
2018说茶网茶山行第六站:倚邦、革登古茶山寻茶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