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岁战士迷路后立一等功?阴差阳错摸到越军身后,一人消灭半个连

1979年2月21日,在结束老街的战斗之后,14军40师120团5连接到命令,沿公路向南征(越南地名)进行穿插。

然而当5连接近公路东侧的78号高地的时候,突然遭到了越军的伏击,越军约一个连的兵力占据有利地形,以3面火力将5连压制在公路两侧。此时敌明我暗,我军在兵力和火力也没有优势,战局对5连非常不利。

连长陈凤禄,指导员邱型柏(后成为少将,担任过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等重要职位)迅速根据敌情做出部署:1排2班占领78号高地北侧的一个山头,3班埋伏在山脚,一来占据有利地形压制敌人火力,二来防止敌人迂回包抄;2排作为尖刀排带两个班占领78号高地正面的一个小山包,作为一个火力支撑点和立足点,为后续梯队进攻78号高地提供条件。

2排排长潘昆华接到命令后,迅速带领4班和5班从侧翼分段跃进,迅速占领了小山包。然而越军早已想到了这一点,早已将小山包上的树木植被砍了个一干二净,2排上去发现根本没有隐蔽可言。

小山包的高度要比78号高地低得多,这就导致小山包完全处于敌人的火力打击下,所以当2排刚占领小山包的瞬间,就遭到了来自78号高地敌人的集火打击,一时间伤亡比较惨重,排长潘昆华冒死观察敌人火力,不幸被一颗高射机枪子弹击中腰部,壮烈牺牲。

潘昆华牺牲前将指挥权交给了4班班长温舒利,温舒利忍着悲痛继续指挥2排战斗,一边让战士们自选地形向敌人还击,一边组织人员将伤员运送到后方。

由于地形和火力的劣势,2排被压制在山包上动弹不得,即便是匍匐前进也十分困难。但只要这个小山包还在2排手里,就能为友军进攻78号高地提供支点。

温舒利命令5班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自己带着4班移动到山包上相对隐蔽的右侧,在敌人的火力下构筑掩体,巩固阵地防止敌人反扑,牵制敌人火力,等待后续梯队反攻。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温舒利发现4班里的19岁战士岩龙不见了。

岩龙

岩龙,傣族,1978年入伍。刚入伍时普通话不是很好,但为人老实思维机敏,不仅做事勤奋,学东西还很快,所以战友们都非常喜欢他。为了能更好地交流,也是为了照顾他,连里还专门为岩龙所在的4班配了一位会傣族语的战士。

岩龙在军事训练上非常刻苦,也非常有天赋,尤其是在射击方面,7次实弹考核获得7次优秀,扔手榴弹也是“投弹能手”。参军第一年岩龙就获得了4次嘉奖,是全连的宝贝尖兵。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战士,在战场上最需要人的时候却失踪了,这让4班班长2排代理排长温舒利非常担心,一是怕这名战士受伤甚至牺牲了,倒在哪个不知道的地方;二更是怕岩龙开了小差,毕竟他才19岁。不过温舒利现在也顾不得岩龙了,只能继续指挥战斗。

在温舒利的指挥下,2排很快稳住了阵脚,构筑起工事开始对越军暴露的火力点有序还击,但是敌人的火力还是太猛了,尤其是那挺杀害排长的高射机枪,2排整体上还是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战斗本来非常胶着,然而突然之间,那挺威胁最大的高射机枪哑火了,越军阵地的火力也减弱了下来。随后越军阵地的火力突然集中向左侧的山沟,2排所在小山包的压力瞬间小了下来。

温舒利以为是其他连队的友军包抄到敌人后方去了,赶忙用步话机问了连长想知道友军的具体位置免得误伤,然而连长也很纳闷,因为附近作战的单位只有5连,而5连自己也没有多余的兵力对敌人进行包抄。

情况不明,但越军的主要火力确实被吸引到了高地东侧,连长和指导员知道这是打开局面的绝佳战机,迅速率领连队主力从东侧进攻78高地,很快将高地给拿了下来。

战斗虽然胜利结束,但连长指导员和温舒利一样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谁帮助了5连。而19岁战士岩龙带着眉飞色舞的表情归队后,大家就都明白了。

岩龙训练照

原来当时岩龙先是负责将伤员运送到后方,回来的时候刚好是班长带人转移位置的时候,本来地形不熟,敌人火力也猛,混乱中岩龙滚下了山坡。

敌人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岩龙尝试了几次都没能突破火力封锁归队,不过这时他发现78号高地左侧的山沟里没有枪声,反正现在也联系不到班长,干脆一不做二休,直接向敌人的纵深穿插。

岩龙接着山沟的植被,悄悄地往山上摸,阴差阳错摸到了越军的侧后方,也看到了2排等其他友军单位被火力压制住的情景。

岩龙很着急,但他也知道自己身处敌人后方的危险性,于是他冷静地借着植被慢慢向越军阵地靠拢,一直摸到了距离越军阵地不到一百米的位置,一个清晰的环形工事暴露在岩龙面前。

岩龙使用的是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的是苏联SKS半自动步枪,虽然火力持续性不强,但是精度非常高。

岩龙第一个瞄准的是高射机枪的主副射手,“啪,啪!”两发急射击直接将机枪打哑。由于枪声杂乱,我军和越军的武器很多都是同一制式,越军一时间并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有人,有的人甚至还坐在工事里光着膀子擦枪。

岩龙很是机敏,利用敌人的枪声掩护,又干掉了一个机枪火力点,随后又对暴露的敌人挨个点名,一连击毙了7名敌人。这时敌人再傻也意识到了自己被抄后了,但是岩龙打几枪就换一个地方,让阵地上的敌人根本不知道他们身后到底有多少人,冷枪到底从哪打出来,于是只能朝着山沟里乱打,因为他们以为只能那个方向有可能,根本没想到岩龙就潜伏在自己鼻子跟前。

岩龙就这样打了3个小时,身上带的150发子弹,最后打得就剩下25发,几乎靠他一个人就压制住了敌人一个连,如果没有岩龙,5连还不知道要花多久和多大的代价才能突破越军精心构筑的环形阵地。

战斗结束后,连里让岩龙回忆一下打死了多少敌人,岩龙一开始随口说了一个大概20多个的样子,但连里命令他要一个一个算清楚,这让岩龙为难了,于是数了一个晚上才数清楚:56个。

好家伙,56个相当于越军半个连的兵力,战友们也没质疑,一来岩龙从来不撒谎,二来78号高地的实际战果确实摆在那,整个5连都是见证人。原本连里向上级请功的时候还是准备采纳56人的战果,不过由于我军在战果统计上非常严格,尤其是击毙的战果基本都是死要见尸,或者现场有人亲眼看见能证明的。(比如鬼屯炮台之战,越军实际战死人数超过千人,但由于一些原因,战果并未被统计。)

但是岩龙是一个人在敌后作战,没人亲眼看见他杀敌,而我军占领阵地后,发现阵地上的遗骸并不多。所以最终上报战果的时候,5连最终上报的歼敌数字是22人。

团党委接到5连的报告后,立刻向师党委报告,并给岩龙申请了一等功。

关于岩龙真实的毙敌数字,其实后来也得到了友军单位的佐证。当时5连继续按计划穿插,后续的友军部队跟上占领78号高地仔细打扫战场,最后再78号高地附近的一个山洞内发现了60多具敌人尸体,显然这些尸体是敌人无法带走遗弃在这里的。

78号高地周边的战斗只有5连在打,而在争夺78号高地的战斗中,5连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被压制的劣势。占领78号高地的时候,从5连其他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也没消灭多少敌人,证明其实在占领敌军阵地之前,敌军已经溃逃,所以这60多具尸体中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岩龙击毙或击伤后不治身亡的。

也就是说,岩龙的实际战果很有可能还是大于他自己统计的56人的。所以后来官方在谈及岩龙战绩时,都采用了56人,而不是最开始上报的22人。

令人惋惜的是,4天后,岩龙在一场战斗中被越军狙击手误认为是我军指挥人员,两发子弹打穿了他的胸膛,这名19岁的英雄壮烈牺牲,而这个时候14军41师政治部刚批准了授予岩龙同志一等功的命令,战后岩龙被中央军委授予“孤胆英雄”称号。

岩龙牺牲后,他的母亲很长时间不能接受这个消息,战争结束后好几年的时间总是喜欢呆坐在家门口,只是希望能发生奇迹让岩龙回家。政府也非常关照岩龙烈士的家人,不仅派代表来看望,还给他们修了一栋新楼。

2009年岩龙母亲接受了央视的采访,采访中可以看出,岩龙母亲对自己孩子的思念从没有减少,但她也知道岩龙是为国捐躯,为她感到骄傲;同时也表达了对解放军和政府关照的感谢。

2017年,岩龙母亲因病去世,享年80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越反击战最传奇的故事:只身毙敌56人的“孤胆英雄”岩龙
越战中的孤胆英雄,125发子弹击毙56名越军,壮烈牺牲时仅19岁
岩龙:一人击毙56名越军,19岁牺牲,牺牲前最后一刻他做了什么?
战士岩龙1人击毙56人,越军诈降将他杀害!
越军指指点点,指导员当机立断,高射机枪点射,毙杀20余人
腾讯新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