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曾侯乙墓发现“逆天”文物,现代科技无法复制,专家:叹为观止

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一座古墓,光是棺材就重达九吨,出土的文物一个比一个惊奇。泡面、青铜器、冰箱、交响乐团,甚至还有来自古埃及的蜻蜓眼。这座墓的主人是谁?这些文物又是怎么来的?有没有可能是现代人穿越回去造出的这些奇怪的东西呢?

探索地下世界的尘封之谜,揭开历史的层层迷雾,科普古今的奇闻,今天九州秘史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座逆天古墓。

一九七八年,解放军武汉空军后勤部雷达修理所副所长陪同县文教局的副局长来到工地上。他指着一个被炸开的大石板,询问这是不是专家提及的古墓。副局长连连点头,说这下面藏着一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大墓,甚至比长沙马王堆还要大上六倍,比越王勾践的楚墓大八倍。

根据专家研究,这座墓的南北长十六点五米,东西宽二十一米,深十三米,面积为二百二十平方米。不过奇怪的是,这座墓居然没有遵循对称的习俗,相反它是不对称的。这是一座海眼墓,它所处的位置正好是云梦泽的海眼。

传说中把死者葬在大湖大泽的海眼上,墓穴就会被水浸泡,棺椁飘在水中,这样墓主人就能够通过冥河回到人间。

发掘行动迅速展开,考古队调用武汉军区的直升机飞到墓室上空,吊车也准备就绪,揭开墓室一看,果然全是水。毫无疑问,这就是一座海眼墓。看着眼前的场景,大家都觉得这座千年古墓已经被水浸泡千年,里面的文物早已腐烂,没有继续挖掘的必要。

但考古队还是决定继续挖掘,他们用起吊机把漂浮在水面上的几具棺材吊了出来,这些棺材显然都是陪葬的,棺内只有二十一具少女遗骸和一只狗的尸骨,并没有发现这座古墓的主人。

随后,考古队开始抽水,随着水位的下降,一座形似鸭子的雕像展现在世人面前,它的肚子上刻画着奇怪的图腾,好似某种乐器的使用方法。考古队继续抽着墓室里的水,墓中逐渐浮现出三根结实的木梁,神奇的是这三根木梁在水里浸泡了数千年,竟然没有丝毫变形。

在惊叹之余,专家还发现三根木梁上挂着几十个几百斤重的编钟,整整挂了几千年。有趣的是,编钟四周还悬挂着设计精湛的青铜器,其中最著名的文物就是曾侯乙编钟,这座编钟共有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这种音律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设计出来,还需要极高的数学造诣。

曾侯乙编钟中的一个编钟对应两个音调,这两个音调再按照一定的敲打顺序又可以演变成五个八度音阶和十二个半音。即使是放在现在,没有极高的音乐和数学造诣,也是没法设计出旋律如此复杂的乐器。

曾侯乙编钟至今仍是我国出土数量最多、重量最重、最完整、最华丽的编钟。其高耸而完美的“吊歌”架,再加上曾侯乙的配套编钟,完整而清晰地展现出了周代诸侯的“吊玄”体系,并与其他青铜礼器相互交织,营造出逼真的礼乐场景。

这些珍贵的音乐文物不仅包括曾侯乙编钟,还包括同时出土的编磬、琴、瑟、排箫、竹箎等共九种125件乐器。音乐学家发现,曾侯乙和钟鸣是一套完整的音乐法律体系,其中十二律及其同义词多达28条,其中大部分早已丢失。冯广生仍然惊叹:“这是一部金曲经,足以改写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世界古代音乐史。”

这一套敲击编钟的工具,简直就是一整个交响乐团。除此之外还有青铜冰箱、青铜烧烤架。当时的曾侯乙很有可能正听着交响乐,吃着烧烤,喝着冰酒,简直比神仙还要逍遥。难怪他想通过冥河回到人间,最让人好奇的还是这个泡面。

考古队本以为青铜器是靠焊接连在一起的,但是就算把铜锈剥开,也没有找到焊接点,于是就只剩下一种方法了,那就是吃蜡法。先用蜡做好一个一模一样的器具,然后在它外面做一个陶土木之后,再把它烧制成型。

蜡在这个过程中融化流出,于是里面就变成了空心的。之后往这个空间里灌入桶水,等冷却后打碎,桃木就能得到了一个完美的青铜器。这个方法在明清时期出现过,而对于两千四百年前的工人就会特别困难。除了要保证在倒入水时不会产生气泡。

还要保证能够完美脱模,当然变形和损伤也要尽量避免掉。于是专家们估计,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工匠为了一件完美的青铜器,可能做了几千几万个,甚至花了近百年的时间。

泡面形状的青铜器,两代人花了近百年才做出一件完美的成品。这座逆天古墓中还有什么能颠覆现代人认知的东西呢?就比如说这个出土的漆盒,上面印着二十八星宿。要知道在这之前,全世界说中国二十八星宿是从阿拉伯和印度传来的,因为他们的天文始终有星宿的发展历史,而我国的却是凭空出现的。

但这个西河的出现却足以说明中国比印度和阿拉伯的星秀要早很多。因为这幅看上去像是胡乱画的图,竟然对应着一个具体的时间,而且这个时间跟历史上记载的曾侯乙去世的日期非常相近。这极有可能是古人在告诉后人,曾侯乙去世的准确时间。

古人做什么事都讲究风水,下葬更是如此。首先,棺材不能是金属,不然就会困住灵魂。其次是下葬,必须规矩方正。可是曾侯乙的墓竟没有遵循,不仅用铜架子做棺材,还摆得非常倾斜,甚至有一面直接靠在了墙上。

当时一台五吨重的起重机想要吊起它,却发现根本吊不动。后来两台五吨重的起重机一起钓,还是纹丝不动,之后测出来主观净重高达九吨。这么重的棺材,古人又是怎么搬动的呢?专家们解释,正是因为古人搬运出了差错,一根绳子突然断裂,才导致棺材倾斜。

靠在墙上,他们没有办法,只好任其歪着。但有人发现,主观上画着一个窗户,象征着灵魂出入。如果按照这个倾斜的角度做延长线,可以发现正好能连接到当日天空中的天狼星。

可这种风俗出土最多的是埃及的金字塔,更让考古专家们傻眼的是,墓中出土的一百七十三颗玻璃珠子洗干净一看竟是埃及法老王最喜欢的奢侈品。

蜻蜓眼这种埃及玻璃制品是怎么出现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湖北古墓中呢?有专家猜测,也许在丝绸之路之前,还有一条玻璃之路连通中国和埃及,从中国运去丝绸换回蜻蜓眼。

而传说中的周天子拜访西王母,说不定队伍中就有他的亲戚。隋国国君曾侯乙,他送上了一车的丝绸,换回了一百七十三颗蜻蜓眼。

最终,在曾侯乙的墓中共出土了13500件文物。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两千四百年前人们的生活和文明。大量文物的出土也得以让我们窥见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俗与发展。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陶寺遗址出土逆天文物,与蚩尤和夏朝有关,西方专家认为不可能
小山包炸出一座“游泳池”,后漂出22具棺材,尸检结果令人愤怒
古墓出土4大逆天文物, 一件有108条龙, 一件现代科学无法复制
专家发掘曾侯乙墓时,因为缺少排水的经验,让一件重要文物毁掉了
全世界罕见!古墓出土“逆天”文物,现代科技尚未研制成功
巨型古墓规模堪比秦始皇陵,光青铜器就出土十余吨,多件国宝现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